《读老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151602 课程名称:读老子 英文名称:Reading Laozi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时:32学时 学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须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老子》也叫《道德经》 是绽放在中华大地的真理的玫瑰 ,她是字宙的诗 篇,生命的乐章 性灵的赋词绝句。《读老子》课程不仅是知识观念的讲授,也 不仅是思想理论的演绎,而是用灵魂状态解读《老子》五千字背后的中国上古的 大智慧,它让我们的生命能用其光复归其明。这是生命的启示录,是生命的课目, 是灵魂的旅程。两个轴心时代于今千载重逢:中华民族先秦时代的的“轴心时代” 与今日 再度相遇。《读老子》把中华文明源头的神启与智 慧连接到我们当下的生命与生活 The Laozi,also as the Tao-te Ching,is a classic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revealing the truth of life and nature.Our course,Reading Laozi focuses not only on finding a way o and thinking.but mo gre wisdom dating back to China's s remote past.The short text of 5000 words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oncept of living and is regarded always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By reach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course tries to link up the ancient theory with our current and modemn lifestyl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文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每一个民族都 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 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这是一个民族精 神的瓶泉。一个民族文化白信的基础,应该渗诱到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 深处,这对民族精神建设史至关重要的。要使这样的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 想在民族心灵深处扎下根来,就必须从原典教学抓起。我们可以设想,每一 国人在他接受教育阶段,就对包括老子在内的民族大师的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 奠定一个深厚的精神底子,以后,他无论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受益 无穷。 2.课程教学目标 1
1 《读老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151602 课程名称:读老子 英文名称: Reading Laozi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学 时: 32 学时 学 分: 2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须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老子》也叫《道德经》,是绽放在中华大地的真理的玫瑰,她是宇宙的诗 篇,生命的乐章,性灵的赋词绝句。《读老子》课程不仅是知识观念的讲授,也 不仅是思想理论的演绎,而是用灵魂状态解读《老子》五千字背后的中国上古的 大智慧,它让我们的生命能用其光复归其明。这是生命的启示录,是生命的课目, 是灵魂的旅程。两个轴心时代于今千载重逢:中华民族先秦时代的的“轴心时代” 与今日中国的“新轴心时代”再度相遇。《读老子》把中华文明源头的神启与智 慧连接到我们当下的生命与生活。 The Laozi, also as the Tao-te Ching, is a classic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revealing the truth of life and nature. Our course, Reading Laozi focuses not only on finding a way of learning and thinking, but more importantly, on exploring the great wisdom dating back to China’s remote past. The short text of 5000 words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oncept of living and is regarded always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By reach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course tries to link up the ancient theory with our current and modern lifestyl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文专业限选课。 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每一个民族都 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 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这是一个民族精 神的源泉,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应该渗透到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 深处,这对民族精神建设史至关重要的。要使这样的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 想在民族心灵深处扎下根来,就必须从原典教学抓起。我们可以设想,每一个中 国人在他接受教育阶段,就对包括老子在内的民族大师的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 奠定一个深厚的精神底子,以后,他无论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受益 无穷。 2.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重在原典阅读与生命感悟,由学生自读、自悟到师生共读、共悟,一 起击进老子的思想与生合世界 综合以上说明可归纳本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定位如下: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 的生命课目 我们要共同来学习你生命自身的生命课目,是要航向生命内宇宙的灵魂的旅 程,在“反者道之动”的心灵归元的过程中,去揭露你自己灵魂的秘密名字,懂 得回来寻访你自己 (2)“以观生观,以象生象”的无限启迪 在“以观生观, 以 生象 续中擦出启迪生命意义的火花。中 田真正深邃的文明,携带着多少神奇无比的奥秘,这些奥秘多么能滋润人类因物 化、个人主义化、功利化而枯竭、疏离的荒漠性灵。 (3)“用其光,复归其明”的生命智慧 以“用其光,复归其明”的生命智慧,开读我们自身生命课目的册页叶篇。 (4)“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意 “治大国如烹小鲜”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智与实践 3.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有效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不仅能 够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子思想的智慧魅力,而且还能坚定他们的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自己的选择和理想信念,在传承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 还要在 学中适 地融入优秀传 文化教有 人格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 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老子天下第一”:中国的老子与老子的中国 (一)目的与要求 主要了解老子思想的文化渊源及其影响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老子:轴心时代的精神奠基者 、不见首尾的神龙 一传述中的老子生平及其画像 老子的“老” “大”、 “难” 历史悠久、影响远大、义蕴深奥 第二节老子的思想文化渊源 《易经》思想 二、史官文化 三、兵家传统 四、原始道家 五、氏族遗 第三节老子思想的逻辑构成 《老子》的文本结构: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 二、老子思想的逻辑结构:“道”与“德”之关系 第四节绽放在中华大地的真理的玫瑰:《老子》、《易经》、《论语》 三朵真理的玫瑰: 《论语》 《老子》、 《易经》 《老子》:中国人生命的圣绍 第五节老子与道家哲学 一、老子与庄子哲学
2 本课程重在原典阅读与生命感悟,由学生自读、自悟到师生共读、共悟,一 起走进老子的思想与生命世界。 综合以上说明可归纳本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定位如下: (1)“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的生命课目 我们要共同来学习你生命自身的生命课目,是要航向生命内宇宙的灵魂的旅 程,在“反者道之动”的心灵归元的过程中,去揭露你自己灵魂的秘密名字,懂 得回来寻访你自己。 (2)“以观生观,以象生象”的无限启迪 在“以观生观,以象生象”,相互嫁接连续中擦出启迪生命意义的火花。中 国真正深邃的文明,携带着多少神奇无比的奥秘,这些奥秘多么能滋润人类因物 化、个人主义化、功利化而枯竭、疏离的荒漠性灵。 (3)“用其光,复归其明”的生命智慧 以“用其光,复归其明”的生命智慧,开读我们自身生命课目的册页叶篇。 (4)“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 “治大国如烹小鲜”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实践 3. 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有效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不仅能 够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子思想的智慧魅力,而且还能坚定他们的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自己的选择和理想信念,在传承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 还要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格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 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老子天下第一”:中国的老子与老子的中国 (一)目的与要求 主要了解老子思想的文化渊源及其影响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老子:轴心时代的精神奠基者 一 、不见首尾的神龙——传述中的老子生平及其画像 二、老子的“老”、“大”、“难”——历史悠久、影响远大、义蕴深奥 第二节 老子的思想文化渊源 一、《易经》思想 二、史官文化 三、兵家传统 四、原始道家 五、氏族遗风 第三节 老子思想的逻辑构成 一、《老子》的文本结构: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 二、老子思想的逻辑结构:“道”与“德”之关系 第四节 绽放在中华大地的真理的玫瑰:《老子》、《易经》、《论语》 一、三朵真理的玫瑰:《论语》、《老子》、《易经》 二、《老子》:中国人生命的圣经 第五节 老子与道家哲学 一、老子与庄子哲学
二、老子与黄老之学 三、老子与魏晋玄学 四、薪尽而火传 第六节老子对后世的影响 ·、从先素、汉唐盛世看老子对政治的景影时 (1)老庄对先秦政治的影响 (2)老子思相与文母之治 (3)老子思相与贞观之治 (4)老子思想与开元之治 (5)对老子思想的错误运用 二、老子对儒家的影响 (1)对孔子的形陶 (2)对孟子的号形自 (3)对朱熹的影 第七节老子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二、辩证的睿智 三、古典人道主义 五、无为主 六、老子思想与文化自信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老子思想的逻辑构成,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3.问题与应用:老子的当代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老子思想与文化自信 课后参阅老子生平有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讲主要由教师讲授。 第二讲“道可道,非常道”:“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道”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道论:老子思想的本体论 “道”概念的本体抽象历程 二、超越字宙生成论 三、老子之“道”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 一、思相与方法 否定性方法及其音义 第三节 有 无模 一、以反求正 二、肯定与否定 三、有无模式
3 二、老子与黄老之学 三、老子与魏晋玄学 四、薪尽而火传 第六节 老子对后世的影响 一、从先秦、汉唐盛世看老子对政治的影响 (1)老庄对先秦政治的影响 (2)老子思想与文景之治 (3)老子思想与贞观之治 (4)老子思想与开元之治 (5)对老子思想的错误运用 二、老子对儒家的影响 (1)对孔子的影响 (2)对孟子的影响 (3)对朱熹的影响 第七节 老子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二、辩证的睿智 三、古典人道主义 四、批判现实主义 五、无为主义 六、老子思想与文化自信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老子思想的逻辑构成,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3.问题与应用:老子的当代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老子思想与文化自信 课后参阅老子生平有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讲主要由教师讲授。 第二讲 “道可道,非常道”:“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道”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论:老子思想的本体论 一、“道”概念的本体抽象历程 二、超越宇宙生成论 三、老子之“道”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 一、思想与方法 二、否定性方法及其意义 第三节 有无模式 一、以反求正 二、肯定与否定 三、有无模式
第四节本末一体的形上学理论 一、本末一体 一、以无为本 三、天人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道”的基本概念 3.问题与应用: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三)思若与实戰 为什么说老子的道既是哲学,也包含着信仰? (四)教学方} 与手段 学生自读、老师带读,共同讨论体悟。 第三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否定的辩证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否定辩证法及其启示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与“道” 一、否定运动 二、复归运动 第三节尚同防变 尚同的矛盾观 二、防变的发展观 第四节“弱者道之用 一、柔弱胜刚强 第四节关清的辩法 辩 法的建构方法 、 直观体恬 二、类比外推 第六节 物极必反 老子的辨证智慧 、有与无辨证智 有用与无用辨证智慧 、福祸相依辨证智慧 四、成败相间辨证智三 五、欲取先与辨证智慧 六、欲强就弱辨证智慧 盛极即衰辩证智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否定的辩证法,辩证法的建构法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老子喜欢反着说话? (三)思考与实践 1.从具体的个案研究出发,思考老子否定辩证法的思想智慧。 2.思考逆向切入的处世方法对你的影响
4 第四节 本末一体的形上学理论 一、本末一体 二、以无为本 三、天人合一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道”的基本概念 3.问题与应用: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三)思考与实践 为什么说老子的道既是哲学,也包含着信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自读、老师带读,共同讨论体悟。 第三讲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否定的辩证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否定辩证法及其启示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玄”与“道”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一、否定运动 二、复归运动 第三节 尚同防变 一、尚同的矛盾观 二、防变的发展观 第四节“弱者道之用” 一、柔弱胜刚强 二、消极的辩证法 第四节 关于辩证法的建构方法 一、 直观体悟 二、类比外推 第六节 物极必反——老子的辨证智慧 一、有与无辨证智慧 二、有用与无用辨证智慧 三、福祸相依辨证智慧 四、成败相间辨证智慧 五、欲取先与辨证智慧 六、欲强就弱辨证智慧 七 盛极即衰辩证智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否定的辩证法,辩证法的建构法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老子喜欢反着说话? (三)思考与实践 1.从具体的个案研究出发,思考老子否定辩证法的思想智慧。 2.思考逆向切入的处世方法对你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读教师讲读,课堂讨论 2.课外进行个案搜集研究 第四讲“无为”与“自然”: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无为三义 一、“无为”即“自然” 、“无为”即“无事” “无为”即“善为” 第二节无为思想三辨 一、所谓“人君南面术 二、所谓“愚民哲学 三、老学与黄老之学 第三节批判哲学 一、反权威与不合作 、社会批判系统的创立 三、从内圣开不出外王 第四节 于为之为 -老子的处世智慧 一、大智若愚处世智慧 二、防患未然处世智 、其终如始处世智悬 四、为大于细处世智慧 五、不争之争处世智慧 知雄守雌处世智慧 委曲求全处世智 八、虚怀若谷处世智慧 九、与人为善处世智慧 十、功成弗居处世智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无为”的含义。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说老子思想里“无为”是关键?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 “无为之为” 的处世智慧? (三)思考与实践 “治大国如烹小鲜”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 (四)教学方法与手 1.学生自读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阅读有关文献
5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读教师讲读,课堂讨论。 2.课外进行个案搜集研究。 第四讲 “无为”与“自然”: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无为三义 一、“无为”即“自然” 二、“无为”即“无事” 三、“无为”即“善为” 第二节 无为思想三辨 一、所谓“人君南面术” 二、所谓“愚民哲学” 三、老学与黄老之学 第三节 批判哲学 一、反权威与不合作 二、社会批判系统的创立 三、从内圣开不出外王 第四节 无为之为——老子的处世智慧 一、大智若愚处世智慧 二、防患未然处世智慧 三、慎终如始处世智慧 四、为大于细处世智慧 五、不争之争处世智慧 六、知雄守雌处世智慧 七、委曲求全处世智慧 八、虚怀若谷处世智慧 九、与人为善处世智慧 十、功成弗居处世智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无为”的含义。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说老子思想里“无为”是关键?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 “无为之为”的处世智慧? (三)思考与实践 “治大国如烹小鲜”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读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阅读有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