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试题库 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_申路,通常由_申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 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 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_传递_、变換_、_存储和处理_。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二而_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多元和复 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_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_电容元件。 4、由_理想申路_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_电路模型_,这类电路只 适用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_稳恒直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 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 流被称为_正弦交流,电 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_两点电位的差值 7、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电动势_,它只存在于电源_内部,其参考方向 规定由电源正极高_电位指向_电源负极低电位,与电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_,其单位有焦耳和度:;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 功率_,其单位有_瓦特和千瓦。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关联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 向称为非关联方向。 ll、欧姆_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KC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 汇集的所有支路申流,的约束关系,KⅥ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_元亻 上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_电压值恒定,输出的_申流值_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 想电流源输出的_电流值恒定,输出的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3、电阻均为99的△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_39。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Ⅰs=20A,内阻R= 1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_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_电 内阻等于_负载 获得的最大功率Pn=U324R
1 第1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 0.5 分,较难填空每空 1 分)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 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电子技术的电 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变换 、 存储 和 处理 。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 单一 而 确切 ,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 多元 和 复杂 。 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4、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 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稳恒直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 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交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 流被称为 正弦交流 电。 6、 电压 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两点电位 的差值。 7、 电位 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 电动势 ,它只存在于 电源 内部,其参考方向 规定由 电源正极高 电位指向 电源负极低 电位,与 电源端电压 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 ,其单位有 焦耳 和 度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 功率 ,其单位有 瓦特 和 千瓦 。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 向称为 非关联 方向。 11、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 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 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 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3、电阻均为 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 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 I S = 20 A,内阻 Ri = 1 Ω。 1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对臂电阻的乘积 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 源内阻 等于 负载电阻 ,获得的最大功率 Pmin = US 2 /4R0
16、如果受控源所在电路没有独立源存在时,它仅仅是一个无源元件,而当它的控制 量不为零时,它相当于一个电源。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 意把控制量的支路消除掉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 2、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一样。 (V) 4、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5、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6、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7、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8、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V) 9、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10、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 l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12、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13、直流电桥可用来较准确地测量电阻。 (√) 1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 15、受控源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独立源完全相同 16、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B)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B) A、6V B 3、当电阻R上的、1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B) Ri B、u=-R 4、一电阻R上l、1参考方向不一致,令l=-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A) B、-200g C、±2009 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B) A、10V B、20V C、30V
2 16、如果受控源所在电路没有独立源存在时,它仅仅是一个 无源 元件,而当它的控制 量不为零时,它相当于一个 电源 。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 意把 控制量 的支路消除掉。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 1 分) 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 ∨ ) 2、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 × )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一样。 ( ∨ ) 4、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 ) 5、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 ) 6、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 ) 7、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 ∨ ) 8、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 ) 9、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 ) 10、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 ∨ )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 ) 12、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 × ) 13、直流电桥可用来较准确地测量电阻。 ( ∨ ) 1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 × ) 15、受控源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独立源完全相同。 ( × ) 16、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 ( ×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 2 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 a、b 两点,电压 Uab=10V,a 点电位为 Va=4V,则 b 点电位 Vb 为( B ) A、6V B、-6V C、14V 3、当电阻 R 上的 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u = Ri B、u = −Ri C、u = R i 4、一电阻 R 上 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 u =-10V,消耗功率为 0.5W,则电阻 R 为( A ) A、200Ω B、-200Ω C、±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 60V,则 U1 的大小为( B ) A、10V B、20V C、30V
6、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9,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C) A、全是109 B、两个309一个909 C、全是909 7、电阻是(C)元件,电感是(B)的元件,电容是(A)的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B、储存磁场能量C、耗能 8、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C) A、负载电阻增大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9、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B)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0、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B)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四、简答题(建议每小题3~5分) 1、在8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4号灯不亮外其它7个灯都亮。当把4号灯从灯座上 取下后,剩下7个灯仍亮,问电路中有何故障?为什么? 答:电路中发生了4号灯短路故障,当它短路时,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因此放上和取下 对电路不发生影响。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 答:不能,因为这两个白炽灯的灯丝电阻不同,瓦数大的灯电阻小分压少,不能正常工 作,瓦数小的灯电阻大分压多易烧。 3、电桥电路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当电桥平衡时,它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 为什么? 答: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桥支路电流为零可拿掉,因此四个桥臂具有了串、 并联关系,是简单电路,如果电桥电路不平衡,则为复杂电路。 4、直流电、脉动直流电、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吝: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脉动直流电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方向不随时 间变化: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 5、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大约是多少? 答: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约为50%。 6、电路等效变换时,电压为零的支路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电路等效变换时,电压为零的支路不可以去掉。因为短路相当于短接,要用一根短 接线代替。 7、在电路等效变换过程中,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
3 6、已知接成 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 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C ) A、全是 10Ω B、两个 30Ω一个 90Ω C、全是 90Ω 7、电阻是( C )元件,电感是( B )的元件,电容是( A )的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8、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9、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0、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B )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四、简答题(建议每小题 3~5 分) 1、在 8 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 4 号灯不亮外其它 7 个灯都亮。当把 4 号灯从灯座上 取下后,剩下 7 个灯仍亮,问电路中有何故障?为什么? 答:电路中发生了 4 号灯短路故障,当它短路时,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因此放上和取下 对电路不发生影响。 2、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 答:不能,因为这两个白炽灯的灯丝电阻不同,瓦数大的灯电阻小分压少,不能正常工 作,瓦数小的灯电阻大分压多易烧。 3、电桥电路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当电桥平衡时,它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 为什么? 答: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桥支路电流为零可拿掉,因此四个桥臂具有了串、 并联关系,是简单电路,如果电桥电路不平衡,则为复杂电路。 4、直流电、脉动直流电、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脉动直流电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方向不随时 间变化;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 5、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大约是多少? 答: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约为 50%。 6、电路等效变换时,电压为零的支路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电路等效变换时,电压为零的支路不可以去掉。因为短路相当于短接,要用一根短 接线代替。 7、在电路等效变换过程中,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
答:在电路等效变换的过程中,受控电压源的控制量为零时相当于短路:受控电流源控 制量为零时相当于开路。当控制量不为零时,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无原则上区别,只 是要注意在对电路化简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含有控制量的支路消除掉。 8、工程实际应用中,利用平衡电桥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工程实际应用中,利用平衡电桥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电阻,电桥平衡的条件是对臂 电阻的乘积相等 9、试述“电路等效”的概念 答:两个电路等效,是指其对端口以外的部分作用效果相同 10、试述参考方向中的“正、负”,“加、减”,“相反、相同”等名词的概念。 答:“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某电量为正值还是为负值:“加、减”是指方程式各 量前面的加、减号:“相反、相同”则指电压和电流方向是非关联还是关联。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3V,求R。(29) 4KQ 2KQ 1 Q ImA 2K Q 图1.5.1 图1.52 2、图1.5.2所示电路,已知Us=3V,Is=2A,求UAB和l。(3V、5A) 3、图1.53所示电路,负载电阻R1可以任意改变,问R等于多大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 率,并求出最大功率P1max(29) 4、图1.54所示电路中,求2A电流源之发出功率。(-16/3W) 39 图1.5.3 图1.5.4
4 答:在电路等效变换的过程中,受控电压源的控制量为零时相当于短路;受控电流源控 制量为零时相当于开路。当控制量不为零时,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无原则上区别,只 是要注意在对电路化简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含有控制量的支路消除掉。 8、工程实际应用中,利用平衡电桥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工程实际应用中,利用平衡电桥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电阻,电桥平衡的条件是对臂 电阻的乘积相等。 9、试述“电路等效”的概念。 答:两个电路等效,是指其对端口以外的部分作用效果相同。 10、试述参考方向中的“正、负”,“加、减”,“相反、相同”等名词的概念。 答:“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某电量为正值还是为负值;“加、减”是指方程式各 量前面的加、减号;“相反、相同”则指电压和电流方向是非关联还是关联。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 6~12 分范围) 1、图 1.5.1 所示电路,已知 U=3V,求 R。(2Ω) 2、图 1.5.2 所示电路,已知 US=3V,IS=2A,求 UAB和 I。(3V、5A) 3、图 1.5.3 所示电路,负载电阻 RL 可以任意改变,问 RL 等于多大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 率,并求出最大功率 PLmax。(2Ω) 4、图 1.5.4 所示电路中,求 2A 电流源之发出功率。(-16/3W) 1mA 2KΩ + 10V - 4KΩ + R U - 2KΩ 图 1.5.1 I + 6V - 2I 3Ω RL 图 1.5.3 2A 4Ω + - U 4U + - 图 1.5.4 I - US + IS 2Ω 1Ω A B 图 1.5.2
5、电路如图1.5.5所示,求10V电压源 发出的功率 (-35W) 09 10v A 图1.5.5 6、分别计算S打开与闭合时图156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S打开:A-10.5VB 75VS闭合:A0V,B1.6V) 2K Q 4KQ 26KQ 1509凵1509 图1.5.6 图1.57 7、试求图1.5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AB。(1509) 第2章试题库 、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凡是用电阻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可以求解的电路统称为_简单电路,若用上述方法 不能直接求解的电路,则称为复杂电路。 2、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KCL定律和KVL定律求解电路的方 法,称为_支路申流法。 3、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回路数较少时,应用_回路_电流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 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_假想的_回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_KⅥL定律求 解电路的方法 4、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结点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 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_客观存在的_结点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KCL定律 和_欧姆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5、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只需对电路列写_1个方程式,方程式的 般表达式为V1= ∑Us/R 1/R 称作弥尔曼定理
5 5、电路如图 1.5.5 所示,求 10V 电压源 发出的功率。 (-35W) 6、分别计算 S 打开与闭合时图 1.5.6 电路中 A、B 两点的电位。(S 打开:A-10.5V,B -7.5V S 闭合:A 0V,B 1.6V) 7、试求图 1.5.7 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 RAB。(150Ω) 第2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 0.5 分,较难填空每空 1 分) 1、凡是用电阻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可以求解的电路统称为 简单 电路,若用上述方法 不能直接求解的电路,则称为 复杂 电路。 2、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和 KVL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 法,称为 支路电流 法。 3、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回路数较少时,应用 回路 电流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 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假想 的 回路 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VL 定律求 解电路的方法。 4、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 结点 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 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客观存在 的 结点 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 和 欧姆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5、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 结点电压 法只需对电路列写 1 个方程式,方程式的 一般表达式为 = R U R V S 1/ / 1 ,称作 弥尔曼 定理。 10V 1A 2Ω 4A 10Ω 3Ω 6V 8Ω + - + - 图 1.5.5 2KΩ S A 4KΩ 26KΩ -12V B +12V 图 1.5.6 150Ω 150Ω 150Ω 150Ω 150Ω A B 图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