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2013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顾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 2013 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 后 90 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
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 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 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 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 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 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 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 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 “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 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 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 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 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 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 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1),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 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 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 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
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 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 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 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 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 2005 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 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 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 “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 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 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 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 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 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 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1),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 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 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 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
死。”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 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 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煕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 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 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 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 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 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 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 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1)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ABCD5 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存中命乃寝 寝:停止。 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疾革,草遗奏言 革:痊愈。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6A 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刘珙治盜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 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 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 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 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 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 国报仇雪恨。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 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5分)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5分)
死。”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 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 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 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 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 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 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 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 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 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1)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 存中命乃寝 寝:停止。 C. 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 疾革,草遗奏言 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 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 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 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 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 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 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 国报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 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5 分)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边愁 崔湜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ei):枯 萎 8.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 调歌头》) (2)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 (屈原《离骚》)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 内外之分, 斯已 矣 (庄子《逍遥游》)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 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 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 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边 愁 崔 湜 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 萎。 8.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 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 调歌头》) (2)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 兮, 。(屈原《离骚》)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 内外之分, ,斯已 矣。 (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放 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 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 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 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 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 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 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一一运气 不济一一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 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 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 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 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 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 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 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 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 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 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 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 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 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 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 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 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 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 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 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 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 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 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 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 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 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 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 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 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 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 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 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 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 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 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 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 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 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 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