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1.寄生性是致病性的基础 2.寄生性本身不能决定致病特点 3.寄生能力不能决定致病能力 4.寄生能力与寄主范围
1. 寄生性是致病性的基础 2. 寄生性本身不能决定致病特点 3. 寄生能力不能决定致病能力 4. 寄生能力与寄主范围 三、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四、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和致病性分化: 寄生专化性:病原物对寄主范围的选择性 ·变种(variety,var.)或专化型(forma speciales,f.sp.):病原物的种下,具有 相同的科或属水平上的寄主范围的群体 ·生理小种:能够侵染相同植物的种或品种的 病原物的群体
寄生专化性:病原物对寄主范围的选择性 • 变种(variety, var.) 或专化型(forma speciales, f.sp.):病原物的种下,具有 相同的科或属水平上的寄主范围的群体 • 生理小种:能够侵染相同植物的种或品种的 病原物的群体 四、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和致病性分化:
·禾本科:黑麦属燕麦属 小麦属 ·禾本科柄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三 个专化型: -P graminis f.sp.tritici(小麦) -P.graminis f.sp.secalis (黑麦) -P.graminis f.sp.avenae (燕麦)
• 禾本科:黑麦属 燕麦属 小麦属 • 禾本科柄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三 个专化型: –P. graminis f.sp. tritici (小麦) –P. graminis f.sp. secalis (黑麦) –P. graminis f.sp. avenae (燕麦)
·小麦专化型(P.graminis f.sp.tritici). 不同的菌系对小麦的不同品种的毒力差异:生理小种 利用鉴别寄主鉴定出条锈32个生理小种(2005 年),条中32在云南、四川、陕西和甘肃出现频 率74.29%、57.30%、50.00%、29.97%。 垄南和川西北是我国新小种的策源地
• 小麦专化型(P. graminisf.sp. tritici ): 不同的菌系对小麦的不同品种的毒力差异:生理小种 利用鉴别寄主鉴定出条锈32个生理小种(2005 年),条中32在云南、四川、陕西和甘肃出现频 率74.29%、57.30%、50.00%、29.97%。 垄南和川西北是我国新小种的策源地
第三节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一、夺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寄生性种子植物 二、机械作用: –真菌子实体使植物表皮破裂 – 输导组织的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