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3.意外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掌握: 1.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2.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3.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 4.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教学内容】 1.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2.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3.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4.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5.意外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6.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7.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8.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 9.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散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个案分析。 第十一章临床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了解: 1.人格测验量表。 2.临床评定量表。 3.常用心理测验的类别。 4.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熟悉: 1.心理测验的定义。 2.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3.临床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掌握: 1.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2.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3.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16·
·16· 2.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3.意外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掌握: 1.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2.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3.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 4.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教学内容】 1.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2.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3.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4.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5.意外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6.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7.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8.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 9.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个案分析。 第十一章 临床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了解 : 1.人格测验量表。 2.临床评定量表。 3.常用心理测验的类别。 4.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熟悉: 1.心理测验的定义。 2.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3.临床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掌握: 1.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2.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3.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1.心理测验的定义。 2.常用心理测验的类别。 3.人格测验量表。 4.临床评定量表。 5.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6,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7.临床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8.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9.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10.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个案学习,或学生自学。 第十二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目的要求】 了解: 1.心理治疗的概念及意义。 2.心理咨询的概念及意义。 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技巧。 熟悉: 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2.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掌握: 1.心理治疗的原则。 2.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3.心理咨询的形式与原则。 【教学内容】 1.心理治疗的概念及意义。 2.心理咨询的概念及意义。 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技巧。 4.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5.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6.心理治疗的原则。 7.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17·
·17 · 【教学内容 】 1.心理测验的定义。 2.常用心理测验的类别。 3.人格测验量表。 4.临床评定量表。 5.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6.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7.临床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8.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9.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10.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个案学习,或学生自学。 第十二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目的要求】 了解 : 1.心理治疗的概念及意义。 2.心理咨询的概念及意义。 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技巧。 熟悉: 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2.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掌握: 1.心理治疗的原则。 2.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3.心理咨询的形式与原则。 【教学内容】 1.心理治疗的概念及意义。 2.心理咨询的概念及意义。 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技巧。 4.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5.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6.心理治疗的原则。 7.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8.心理咨询的形式与原则。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 第十三章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 【目的要求】 了解: 1.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心理护理的实践范围。 熟悉: 1.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2.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3.心理护理的主要功能。 掌握: 1.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2.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教学内容】 1.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2.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3.心理护理的主要功能。 4.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心理护理的实践范围。 6.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7.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实践】 分组讨论、学习、完成小组报告。 ·18·
·18· 8.心理咨询的形式与原则。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 【目的要求】 了解: 1.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心理护理的实践范围。 熟悉: 1.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2.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3.心理护理的主要功能。 掌握: 1.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2.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教学内容】 1.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2.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3.心理护理的主要功能。 4.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心理护理的实践范围。 6.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7.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实践】 分组讨论、学习、完成小组报告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 心理过程 2 第三章个性 2 第四章应激与健康 3 第五章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4 第六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管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 第八章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第九章患者心理的共性规律 3 1 第十章不同患者群体的心理反应特性 2 第十一章临床心理评估 2 第十二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十三章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 3 合计 24 4 四、大纲使用说明 1.该大纲适用于护理本科学生。 2.讲课原则上按照大纲编排的顺序讲授,但可根据临床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稍作 ·19·
·19·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心理过程 第三章 个性 第四章 应激与健康 第五章 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章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管理 第七章 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 第八章 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第九章 患者心理的共性规律 第十章 不同患者群体的心理反应特性 第十一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十二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 2 2 2 3 4 3 2 2 4 1 3 合计 24 4 四、大纲使用说明 1.该大纲适用于护理本科学生。 2.讲课原则上按照大纲编排的顺序讲授,但可根据临床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稍作
调整。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要教材: 《护理心理学》,刘晓虹主编,上海科技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医学心理学》,姜乾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压力与健康》,Phil1ip.Rice著,石林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健康心理学》,顾瑜琪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2.0.1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Fundamental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10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14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2学时,实验88学时。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4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 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 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 ·20·
·20· 调整。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要教材: 《护理心理学》,刘晓虹主编,上海科技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医学心理学》,姜乾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压力与健康》,Phillip .Rice 著,石林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健康心理学》,顾瑜琪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2.0.1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Fundamental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10 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140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52 学时,实验 88 学时。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 4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 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 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