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5.0.1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Surgical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8学分 学时:11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92学时、实验14学时,教学见习6学时。(见教学要求)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80%。 平时成绩(自学内容演示、考勤),占10%。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占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护理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 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结石、功能障碍等 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其范畴是在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对该课程的 整体学习能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在病房、手术室对各类外科病人,根据病人身心健康需求、 社会家庭文化需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Swgical Nurs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which studies how to implement the holistic nursing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 and focuses o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trauma,infection,tumor,deformity,deformity,obstruction,calculus and dysfunction,etc.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medical model and modern nursing concepts including Patient-Centered Nursing,the nurs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the surgical nursing comprehensively in the course and apply the nursing procedures into the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in the wards or operating rooms,cooperating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tients'body-mind and family-social culture. ·111·
·111·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5.0.1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Surgical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8 学分 学时:112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92 学时、实验 14 学时,教学见习 6 学时。(见教学要求)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 80%。 平时成绩(自学内容演示、考勤),占 10%。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占 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护理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 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结石、功能障碍等 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其范畴是在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对该课程的 整体学习能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在病房、手术室对各类外科病人,根据病人身心健康需求、 社会家庭文化需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Surgical Nurs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which studies how to implement the holistic nursing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 and focuses o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trauma, infection, tumor, deformity, deformity, obstruction, calculus and dysfunction, etc.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medical model and modern nursing concepts including Patient-Centered Nursing, the nurs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the surgical nursing comprehensively in the course and apply the nursing procedures into the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in the wards or operating rooms, cooperating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tients’ body-mind and family-social culture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本课程属于临床专业护理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进入临床前准备。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常见外科疾病,掌握其护理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11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92学时,实验14学时,教学见习6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范畴、进展。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外科护理学的范畴、进展。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人体体液的分布、水的平衡、电解质代谢、体液与渗透压的调节、酸碱 平衡的调节。 2.水电解质失衡:熟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了解常见水钠 代谢紊乱的病因。掌握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 症的概念。了解钾代谢紊乱的病因。掌握钾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酸碱失衡:了解常见酸碱失衡的种类和病因。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原则。熟悉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护理:了解体液失衡的评估内容和主要护理诊断。掌握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 2.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病因。 3.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5.钾代谢紊乱的病因。 6.钾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112·
·112· 大纲内容: 一、前 言 【课程目的】 本课程属于临床专业护理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进入临床前准备。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常见外科疾病,掌握其护理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 112 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 92 学时,实验 14 学时,教学见习 6 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范畴、进展。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外科护理学的范畴、进展。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人体体液的分布、水的平衡、电解质代谢、体液与渗透压的调节、酸碱 平衡的调节。 2.水电解质失衡:熟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了解常见水钠 代谢紊乱的病因。掌握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 症的概念。了解钾代谢紊乱的病因。掌握钾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酸碱失衡:了解常见酸碱失衡的种类和病因。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原则。熟悉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护理:了解体液失衡的评估内容和主要护理诊断。掌握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 2.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病因。 3.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5.钾代谢紊乱的病因。 6.钾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7.酸碱失衡:常见酸碱失衡的种类和病因。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代 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8.体液失衡的评估内容和主要护理诊断。 9.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熟悉休克的概念、分类。了解休克的微循环变化。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掌 握休克的处理原则。 2.低血容量性休克: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概念、分类。熟悉失血性休克及损伤性休 克的处理原则。 3.感染性休克:熟悉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 4.休克的护理:熟悉休克病人的评估内容。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5.休克的监护(DVD) 【教学内容】 1.概述:休克的概念、分类。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概念、分类。失血性休克及损伤性休克的处 理原则。 3.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 4.休克的护理:休克病人的评估内容、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麻醉学的工作范畴、熟悉临床麻醉分类。 2.全身麻醉:了解吸入麻醉常用麻醉药,熟悉吸入麻醉的实施。了解静脉麻醉常用麻 醉药,熟悉常用静脉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3.椎管内麻醉: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了解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平 面的因素。熟悉硬脊膜外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了解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 4.局部麻醉:熟悉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局部麻醉方法。掌握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5.气管内插管术:了解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了解麻醉期间病人的监测项目。 ·113·
·113· 7.酸碱失衡:常见酸碱失衡的种类和病因。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代 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8.体液失衡的评估内容和主要护理诊断。 9.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熟悉休克的概念、分类。了解休克的微循环变化。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掌 握休克的处理原则。 2.低血容量性休克: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概念、分类。熟悉失血性休克及损伤性休 克的处理原则。 3.感染性休克:熟悉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 4.休克的护理:熟悉休克病人的评估内容。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5.休克的监护(DVD) 【教学内容】 1.概述:休克的概念、分类。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概念、分类。失血性休克及损伤性休克的处 理原则。 3.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 4.休克的护理:休克病人的评估内容、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麻醉学的工作范畴、熟悉临床麻醉分类。 2.全身麻醉:了解吸入麻醉常用麻醉药,熟悉吸入麻醉的实施。了解静脉麻醉常用麻 醉药,熟悉常用静脉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3.椎管内麻醉: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了解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平 面的因素。熟悉硬脊膜外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了解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 4.局部麻醉:熟悉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局部麻醉方法。掌握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5.气管内插管术:了解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了解麻醉期间病人的监测项目
6.围麻醉期监护:了解麻醉前的准备及术前用药。熟悉手术中常用体位。熟悉麻醉后 苏醒期间的护理。 7.术后镇痛管理:了解术后镇痛方法,熟悉术后镇痛并发症、防治及护理。 8.护理:熟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分类。 2.吸入麻醉常用麻醉药、吸入麻醉的实施。静脉麻醉常用麻醉药、常用静脉麻醉。 3.蛛网膜下腔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因素,硬脊膜外阻 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 4.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局部麻醉方法,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5.气管内插管术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麻醉期间病人的监测项目。 6.麻醉前的准备及术前用药、手术中常用体位。麻醉后苏醒期间的护理。 7.术后镇痛方法,术后镇痛的并发症、防治及护理。 8.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重症病人的监护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ICU设置、仪器设备、人员结构及收治对象。 2.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熟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数,掌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静脉 置管的护理,了解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的监测。 3.氧治疗:熟悉氧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掌握氧治疗的护理要点。 4.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熟悉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掌握人工气道及机械 通气的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ICU设置、仪器设备、人员结构及收治对象。 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数,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静脉置管的护理,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 的监测。 3.氧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氧治疗的护理要点。 4.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114-
·114· 6.围麻醉期监护:了解麻醉前的准备及术前用药。熟悉手术中常用体位。熟悉麻醉后 苏醒期间的护理。 7.术后镇痛管理:了解术后镇痛方法,熟悉术后镇痛并发症、防治及护理。 8.护理:熟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分类。 2.吸入麻醉常用麻醉药、吸入麻醉的实施。静脉麻醉常用麻醉药、常用静脉麻醉。 3.蛛网膜下腔阻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因素,硬脊膜外阻 滞分类及常用麻醉药,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 4.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局部麻醉方法,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5.气管内插管术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麻醉期间病人的监测项目。 6.麻醉前的准备及术前用药、手术中常用体位。麻醉后苏醒期间的护理。 7.术后镇痛方法,术后镇痛的并发症、防治及护理。 8.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 ICU 设置、仪器设备、人员结构及收治对象。 2.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熟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数,掌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静脉 置管的护理,了解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的监测。 3.氧治疗:熟悉氧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掌握氧治疗的护理要点。 4.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熟悉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掌握人工气道及机械 通气的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ICU 设置、仪器设备、人员结构及收治对象。 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数,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静脉置管的护理,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 的监测。 3.氧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氧治疗的护理要点。 4.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掌握术后并发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术前准备及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提问。 【实验内容】 手术区皮肤准备 第七章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及手术室管理。环境和物品准备 2.物品准备及无菌处理:熟悉手术室常见的布类用品、敷料类、器械类、缝线及缝针 以及引流物等。 3,手术人员的准备:掌握手术人员准备 4.病人的准备:熟悉病人一般准备、手术区皮肤消毒。掌握病人手术体位及手术区 铺单法。 5,手术配合:熟悉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主要工作职责。 6.手术中的无菌原则: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内容】 1.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及手术室管理。环境和物品准备 2.手术室常见的布类用品、敷料类、器械类、缝线及缝针以及引流物等。 3.手术人员的准备。 4.病人一般准备、手术体位、手术区皮肤消毒及手术区铺单法。 5.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主要工作职责。 6.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见习。 ·115
·115·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掌握术后并发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术前准备及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提问。 【实验内容】 手术区皮肤准备 第七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的要求】 1.概述: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及手术室管理。环境和物品准备 2.物品准备及无菌处理:熟悉手术室常见的布类用品、敷料类、器械类、缝线及缝针 以及引流物等。 3.手术人员的准备:掌握手术人员准备 4.病人的准备:熟悉病人一般准备、手术区皮肤消毒。掌握病人手术体位及手术区 铺单法。 5.手术配合:熟悉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主要工作职责。 6.手术中的无菌原则: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内容】 1.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及手术室管理。环境和物品准备 2.手术室常见的布类用品、敷料类、器械类、缝线及缝针以及引流物等。 3.手术人员的准备。 4.病人一般准备、手术体位、手术区皮肤消毒及手术区铺单法。 5.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主要工作职责。 6.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