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高2018届高三下5月预测模拟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 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 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 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 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 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 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 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 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 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 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 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 “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 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 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 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 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 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 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 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 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 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 耗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 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 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 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 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重庆市江津区高 2018 届高三下 5 月预测模拟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 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 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 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 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 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 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 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 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 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 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 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 “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 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 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 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 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 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 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 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 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 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 耗。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 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 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 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 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 鞭辟入里。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 服 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 规律。 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 论题集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 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 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 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 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 见了。[来源:学#科#网] ③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 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 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 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 县挂 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 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 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 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 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 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 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 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 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 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 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 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 鞭辟入里。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 服。 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 规律。 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 论题集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 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 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 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 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 见了。[来源:学#科#网] ③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 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 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 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 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 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 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 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 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 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 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 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 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 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 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 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
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 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③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 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 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 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 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 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 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 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 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 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 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 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 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 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 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 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 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 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 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 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 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 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①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 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 地方官员。 B.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一年辛勤劳作之 后的轻松。 C.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 们与闲话… D.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 积极变化 5.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 答。(5分) 6.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 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③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 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 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 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 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 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 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 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 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 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 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 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 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 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 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 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 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 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 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 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 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 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⑪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 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02 月 24 日第 12 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 地方官员。 B. 第④段划 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年辛勤劳作之 后的轻松。 C. 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 们与闲话…… D.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 积极变化。 5.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 答。(5 分) 6.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今天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 体的环境之中。不过,近年来随着儿童用网上网的普及,由于不当使用、缺乏教 育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前段时间引爆网上的杭州四年级小 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等,都成社会焦点话题。 为了实地了解当下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和遇到的安全问题。今年,来 自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组成网络安全调研小分队,去到多家学校进行主题 调研。儿童代表们在调研后,发布《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网络安全你我有责。让我们全社会共同携手,一起构建更加安全、文明 的网络空间。同时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约定好,集聚网上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二 100.0 90.0% 30.0% 20.0% 在社交在自己研究过在网络安装Ap在自己的在手机及时更 媒体上的社交阿络游上主动的时候社交媒体或 新手机 和您的媒体账戏攻略加过网限创软账号(朋电脑下或电脑 偶像或号(如微 友或Q件读取友圈、微载安装里的杀 明星交博、美 群、微您的联博、QQ 自己喜毒软件 流过拍等软 信群或络人与间上发布欢的游 件)上拥 其他社信息等分享自己戏、视 有粉丝 权限个人的照频和音 片、视频 或者观点 图:14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三 在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 状况研究报告揭示不少最新情况 本次调研显示,有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 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已达到31.9%。7 岁的儿童中,23.5%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半个小时。24.2%曾研究过网络游戏攻 略;61.0%在手机或平板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8.9%的 7岁儿童开始主动加网友、q群。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调研显示:3岁就已经开始使用 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的儿童使用微信。在12岁拥 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超过一半 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4~9岁 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38.0%,超过QQ
材料一: 今天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 体的环境之中。不过,近年来随着儿童用网上网的普及,由于不当使用、缺乏教 育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前段时间引爆网上的杭州四年级小 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等,都成社会焦点话题。 为了实地了解当下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和遇到的安全问题。今年,来 自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组成网络安全调研小分队,去到多家学校进行主题 调研。儿童代表们在调研后,发布《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网络安全你我有责。让我们全社会共同携手,一起构建更加安全、文明 的网络空间。同时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约定好,集聚网上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二: 图:14 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三: 在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 状况研究报告揭示不少最新情况。 本次调研显示,有超过 23%的学龄前儿童(3~6 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 间在 30 分钟以上,5 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 30 分钟的儿童已达到 31.9%。7 岁的儿童中,23.5%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半个小时。24.2%曾研究过网络游戏攻 略;61.0%在手机或平板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8.9%的 7 岁儿童开始主动加网友、qq 群。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调研显示:3 岁就已经开始使用 QQ 和微信,到了 7 岁,9.9%的儿童使用 QQ,15%的儿童使用微信。在 12 岁拥 有 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超过一半。 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4~9 岁 微信比 QQ 拥有更多的接触。9 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 38.0%,超过 QQ
的31.2%接触率。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52.9%,正式超过微信47.1%, 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四: 应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界形成合力。”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在论坛上呼吁,学校应 该将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 育。随机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输或劝阻,效果恐怕不理想。在儿童“触网”低龄化 的新形势下,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即使在幼儿 园、学前班阶段,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和教育“标配”。这不仅是形势和责任所 需,更是社会和家庭的呼唤 现在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需 要家长引导。”张海波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 的“数字轨迹”,及时教育。其次,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 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 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 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摘编自“华龙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 环境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 B.材料二的图表信息显示,在8种网络行为上,14岁的孩子在与其父母的对比 中,总体来看,超越了家长 C.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的重要原因,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D.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显示,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高于QQ的接触率,但10 岁时的Q接触率高于微信的接触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经过调研发布了《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B.从材料二来看,在14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中,儿童的表现每一项都 遥遥领先,特别是“研究过网络游戏”这一项,相差悬殊。 C.材料三列举大量数据,准确具体的揭示了广东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总体 来看,儿童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令人担忧 D.从材料三中调査的具体数据来看,7岁儿童接触网络比例最高,范围最广, 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数据最详 E.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不强。在孩子成长的关键 阶段,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不能缺失。 9.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的 31.2%接触率。10 岁时,QQ 接触率达到 52.9%,正式超过微信 47.1%, 自此之后,QQ 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四: “应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界形成合力。”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在论坛上呼吁,学校应 该将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 育。随机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输或劝阻,效果恐怕不理想。在儿童“触网”低龄化 的新形势下,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即使在幼儿 园、学前班阶段,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和教育“标配”。这不仅是形势和责任所 需,更是社会和家庭的呼唤。 “现在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需 要家长引导。 ”张海波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 的“数字轨迹”,及时教育。其次,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 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 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 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摘编自“华龙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今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 环境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 B.材料二的图表信息显示,在 8 种网络行为上,14 岁的孩子在与其父母的对比 中,总体来看,超越了家长。 C.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的重要原因,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D.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显示,9 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高于 Q Q 的接触率,但 10 岁时的 QQ 接触率高于微信的接触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经过调研发布了《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B.从材料二来看,在 14 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中,儿童的表现每一项都 遥遥领先,特别是“研究过网络游戏”这一项,相差悬殊。 C.材料三列举大量数据,准确具体的揭示了广东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总体 来看,儿童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令人担忧。 D.从材料三中调查的具体数据来看,7 岁儿童接触网络比例最高,范围最广, 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数据最详。 E.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不强。在孩子成长的关键 阶段,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不能缺失。 9.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