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附中 高2011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11年3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第1至1⑩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 12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Ⅱ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 第I卷(共3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款识(zhi)度长挈大 叨(tao)光 气量褊狭 B.籼米(xian)佣金(yong)创伤( chuang)快怏不乐(ydng) C.蹩脚(I 炭排放 强人所难(qing)通货膨涨 D.骠勇(pido)提供(gong) 风靡(mi) 老羞成怒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箭在弦上,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表关 切和忧虑 B.作者本身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从而对原作品也有着较强的艺术感受力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个别领导千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不但烫手, 而且玩火者必自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的亚马逊公司已经停止广受争议的维基解密网站提供网络服务 器支持,维基解密只得再次将其网站托管给瑞士的一家服务商一一班霍夫公司 B.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 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 C.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是希 望和自由的化身,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D.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也就没有赤壁 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17岁就应征入伍,参加了玉树大地震的抗震抢险工作,立过二等功,退伍后分
西南师大附中 高 2011 级第六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2011 年 3 月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第 1 至 10 题为选择题,30 分;第 11 至 22 题为非选择题, 120 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第 1 至 10 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 11 至 22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 I、II 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 第Ⅰ卷(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款识.(zhì) 度长挈大 叨.(tāo)光 气量褊狭 B.籼.米(xiān) 佣.金(yōng) 创.伤(chuāng) 怏.怏不乐(yàng) C.蹩.脚(bié) 炭排放 强.人所难(qiǎng) 通货膨涨 D.骠.勇(piào) 提供.(gōng) 风靡.(mǐ) 老羞成怒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箭在弦上 ....,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表关 切和忧虑。 B.作者本身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从而..对原作品也有着较强的艺术感受力。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 ....,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不但烫手, 而且玩火者必自焚。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的亚马逊公司已经停止广受争议的维基解密网站提供网络服务 器支持,维基解密只得再次将其网站托管给瑞士的一家服务商——班霍夫公司。 B.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 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 C.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是希 望和自由的化身,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D.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也就没有赤壁 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 17 岁就应征入伍,参加了玉树大地震的抗震抢险工作,立过二等功,退伍后分
到我们工厂保卫科:对他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么多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 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证明这些真理 (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而喻的。(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 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 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 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 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观,转 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 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不实,无-不静。然而,建筑师 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聿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 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 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 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 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黃叶树”与“灲下白头人”,这是两组 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 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起,不加任冋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读, 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 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 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 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 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 一台空一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 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 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 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 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 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 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 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 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5.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 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
到我们工厂保卫科;对他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么多。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 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证明这些真理 (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而喻的。(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 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 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 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 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 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 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 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 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 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 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 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 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 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 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 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 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 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 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 —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 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 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 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 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 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 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 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 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5. 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 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
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 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6.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 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 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 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 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 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 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 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 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亲政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 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 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 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 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內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岀而 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 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 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 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 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 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 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闊,鲜或窥焉。故上下 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晩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 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
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 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6.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 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 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 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 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 7.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 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 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 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 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亲 政 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 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 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 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 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 视朝,退适.路寝①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 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 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 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 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 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 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 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 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
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 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 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①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 适: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 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恨:遗憾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中叶,皇帝不过问政事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 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 度,以致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 君臣当面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 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第Ⅲ卷(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4分) (2)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3分) (3)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
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 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 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①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 适: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 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恨:遗憾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明朝中叶,皇帝不过问政事,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 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 度,以致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 君臣当面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 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第 II 卷(共 120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1.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③,天涯踏尽红尘。依然笑作舂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云微月。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改火:指一年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 分) (2)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 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诗人对酒总是情有独钟。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来描绘赏月吟诗的情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携幼 入室, 表达回家后的闲适:柳永《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带着一点凄清:李清照《声声慢》中“ 怎敌 他、晚来风急?”则更显愁苦 (2)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3)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创作了剧本《 》,“他人即地狱”是其中的 著名台词。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4-17题 山外有山天外天 林斤澜 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 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高颧,宽肩膀,两眼闪闪,独腿。据说是冯玉祥的老 兵,抗日拼大刀丢掉一条腿。厨下堂上,都是退伍军人,都是北国口音,都有见过世面的气 派。 ②流亡学生到学校二三天,就在温泉游泳池打了一架,把老板打到水沟里动弹不得,看 门]的扫地的当下住手,哈腰央告,这才让老板顺沟溜走,得胜收兵。 ③老板额角有暗红胎记一大块,袍哥中称三爷陈大疤。 ④起因是一个东北学生跑来告诉,只因无票进门“小事”,受了干预之气。论流亡,东 北资格最老,不过这一位却口讷体弱,只有回到学校里吞吞吐吐的份儿。大家刚来,素不相 识,不过“同是天涯流亡人”,当以义气为重。几个东北学生振臂一呼,义无反顾,蜂拥跟 上,到位就开打。陈大疤闻声出来,当门一站,还没有及时“拿言语”,一个老东北军子弟 把“来将通名”都省略掉了,箭步挥拳 ⑤须知袍哥打架,“拿言语”是大关节,言来语去,倒把两手“反剪”起来,那就只见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云微月。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改火:指一年。 (1)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 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古代诗人对酒总是情有独钟。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来描绘赏月吟诗的情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携幼 入室,________________”表达回家后的闲适;柳永《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带着一点凄清;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怎敌 他、晚来风急?”则更显愁苦。 (2) 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________________。 (3)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创作了剧本《________________》,“他人即地狱”是其中的 著名台词。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 14—17 题。 山外有山天外天 林斤澜 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 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高颧,宽肩膀,两眼闪闪,独腿。据说是冯玉祥的老 兵,抗日拼大刀丢掉一条腿。厨下堂上,都是退伍军人,都是北国口音,都有见过世面的气 派。 ②流亡学生到学校二三天,就在温泉游泳池打了一架,把老板打到水沟里动弹不得,看 门的扫地的当下住手,哈腰央告,这才让老板顺沟溜走,得胜收兵。 ③老板额角有暗红胎记一大块,袍哥中称三爷陈大疤。 ④起因是一个东北学生跑来告诉,只因无票进门“小事”,受了干预之气。论流亡,东 北资格最老,不过这一位却口讷体弱,只有回到学校里吞吞吐吐的份儿。大家刚来,素不相 识,不过“同是天涯流亡人”,当以义气为重。几个东北学生振臂一呼,义无反顾,蜂拥跟 上,到位就开打。陈大疤闻声出来,当门一站,还没有及时“拿言语”,一个老东北军子弟, 把“来将通名”都省略掉了,箭步挥拳…… ⑤须知袍哥打架,“拿言语”是大关节,言来语去,倒把两手“反剪”起来,那就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