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2011年10月) 第I卷(选择题36分)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u) 轧帐(zha) 莘莘学子 (shen 开花结果(jie) B.觐见(jin) 抚恤(xue) 缒城而出 (zhui 罪行累累(1ei) C.氛围(fen) 耒耜(16i) 牝鸡司晨 (pin) 居心叵测(p6) D.黥面(qing) 萎靡(mi) 提纲挈领 琅琅上口(1a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靛青箴言生杀予夺前倨后恭 B.槁素澹 然嫉恶如仇乌烟瘴气 C.针灸徇情暴戾恣睢卷帙浩繁 D.龃龉市 侩诘屈聱牙鸢飞鱼跃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志士仁人总会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 骄傲。 B.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C.福尔摩斯在办案时十分细心,能够管窥蠡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 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D.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武警官兵的再三请求,才使他决定放弃被洪水淹没的家园,最后不舍的 登上了救援冲锋舟。 B.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废旧卫星伤及人类是过虑的想法,但专业人士很难精确估 算这颗失控卫星将于何时何地撞向地球也是事实。 C.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硏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 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 D.如果一个人在品德上有问题,那么才能即使很出众,也是要不得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B.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 合和谐一一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迷惘,面对这片绿菌场,不知道是该继续呐 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在2011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遭“萝卜丝”的九阴黑骨 掌暗算,与金牌擦肩而过,翔迷们遗憾声一片。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加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 (2011 年 10 月) 第 I 卷(选择题 36 分)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ú) 轧帐(zhá) 莘莘学子 (shēn ) 开花结果(jiē) B.觐见(jìn) 抚恤(xuè) 缒城而出 (zhuì) 罪行累累(léi) C.氛围(fēn) 耒耜(lěi) 牝鸡司晨 (pìn) 居心叵测(pǒ) D.黥面(qíng) 萎靡(mǐ) 提纲挈领 (qiè) 琅琅上口(lǎ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靛青 箴言 生杀予夺 前倨后恭 B.槁素 澹 然 嫉恶如仇 乌烟瘴气 C.针灸 徇情 暴戾恣睢 卷帙浩繁 D.龃龉 市 侩 诘屈聱牙 鸢飞鱼跃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志士仁人总会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 骄傲。 B.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C.福尔摩斯在办案时十分细心,能够管窥蠡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 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D.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武警官兵的再三请求,才使他决定放弃被洪水淹没的家园,最后不舍的 登上了救援冲锋舟。 B.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废旧卫星伤及人类是过虑的想法,但专业人士很难精确估 算这颗失控卫星将于何时何地撞向地球也是事实。 C.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 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 D.如果一个人在品德上有问题,那么才能即使很出众,也是要不得的。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 ”的文章。 B.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 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迷惘,面对这片绿菌场,不知道是该继续呐 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在 2011 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10 米栏决赛中,刘翔遭“萝卜丝”的九阴黑骨 掌暗算,与金牌擦肩而过,翔迷们遗憾声一片。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加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 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 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 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 边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 庞③尘 竟然忘记了凡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 ③① D.①③②④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 以厘清的一大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 影片公映需要菅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随着媒 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 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 自己的话语权。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 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在影评专业人众多 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 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 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 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 德烈·巴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候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 的影评文章,为《四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20世纪最伟大的 电影运动之 法国新浪潮”运动。上个世纪60——70年代,善辩又善评 的宝琳·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 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 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 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 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 的地位。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 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一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 制作体系中的地位。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极》到电视专题节目, 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 篇约3000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他 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 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 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 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 边,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 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 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 ③① D.①③②④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 以厘清的一大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 影片公映需要营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随着媒 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 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 自己的话语权。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 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 20 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 31 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在影评专业人众多 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 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 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 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 50 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 德烈·巴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候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 的影评文章,为《四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 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上个世纪 60——70 年代,善辩又善评 的宝琳· 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 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 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 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 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 的地位。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 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 制作体系中的地位。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极》到电视专题节目,一 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 篇约 3000 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他 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 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 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 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 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 流失;3D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 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致 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 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选自《文汇报》) 7.下列关于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的原因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步伐加快,影片公映注重的是营销,原先为艺术 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 B.随着媒体功能扩大以及互联网优势发展,在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的竞争和排 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C.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对所观赏的电影,他们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D.当今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专业影评、媒体 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8.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 容的一项是( A.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 “法国新浪潮”运动出现在上个世纪50 年代的法国。 B.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 起死回生。 C.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 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 新片的“佳评”。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今,要想扩大艺术电影的空间并赢回其观众,还需要专业影评对影片制作 商业化和娱乐化加剧的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研究。 B.如今,许多制片方苦诉电影拍摄成本高昂,这与追求明星效应带来的后果关 系密切。 C.当前,专业影评将有助于经受变革缓慢发展的世界电影解决各种“瓶颈”问 题 D.目前,观众审视“好影片”的凭据越来越单一,这和3D电影的泛滥不无关系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 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 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 至孝所感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 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 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 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 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 流失;3D 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 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 致 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 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选自《文汇报》) 7. 下列关于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的原因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步伐加快,影片公映注重的是营销,原先为艺术 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 B.随着媒体功能扩大以及互联网优势发展,在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的竞争和排 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C.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对所观赏的电影,他们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D.当今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专业影评、媒体 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8. 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 容的一项是( ) A.20 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出现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 B.上个世纪 60~70 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 起死回生。 C.近 20 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 全美国仅有 31 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 新片的“佳评”。 9.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要想扩大艺术电影的空间并赢回其观众,还需要专业影评对影片制作 商业化和娱乐化加剧的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研究。 B.如今,许多制片方苦诉电影拍摄成本高昂,这与追求明星效应带来的后果关 系密切。 C.当前,专业影评将有助于经受变革缓慢发展的世界电影解决各种“瓶颈”问 题。 D.目前,观众审视“好影片”的凭据越来越单一,这和 3D 电影的泛滥不无关系。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 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 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 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 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 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 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 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 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 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 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剌史。彦光曰:“臣 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 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奷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 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由是人情险波,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 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 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 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丛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 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 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 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母忧去职忧:父母的丧 事 未几,起令视 事视事:治事,任职 C.于是人皆克励克:能 够 D.彦光弗之 罪,将至州学将:将要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竟坐免竟无语凝 噎 B.以为至 孝所感引以为流觞曲水 C.无复衣冠之望彦光弗之罪 D.以功授开 府、阳城县公设以草具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 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 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 职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 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 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 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 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 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 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 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 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 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 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 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 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 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 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 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 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 事 B.未几,起令视 事 视事:治事,任职 C.于是人皆克励 克:能 够 D.彦光弗之 罪 ,将至州学 将:将要 11.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竟坐免 竟无语凝 噎 B.以为至 孝所感 引以为流觞曲水 C.无复衣冠之望 彦光弗之罪 D.以功授开 府、阳城县公 设以草具 1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 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 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 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 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 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 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第Ⅱ卷(114分) 四、(25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 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4分) (2)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4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 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 矣 (节选自《孟子》)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寒[注](陈与义) 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 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分)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4 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不如登高之博 见也。(荀子《劝学》) 天下云集响 应 (贾谊《过秦论》) 所以兴怀,其致 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 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 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 够自励,风 气大为改观。 第Ⅱ卷 (114 分) 四、(25 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 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 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 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 矣。 (节选自《孟子》)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 分) 春 寒[注](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 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 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 分) (1) ,不如登高之博 见也。(荀子《劝学》) (2) 天下云集响 应, 。(贾谊《过秦论》) (3) ,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