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0级高三(上)期末测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 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1l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 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是 A.告罄(qing)蚍蜉(p1) 喝闷酒 men 箪食壶浆(si) B.蛊惑(gu) 薄弱(bao) 孺子牛 颠三倒四(ddo) C.贾祸(g) 倘徉( chang) 亲家公(qing) 海深仇(xue) D.睥睨(pi) 丧钟(sang) 光溜溜 (1i) 踽踽独行(j)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是 A.蝉连 寥廓 声色俱励 不蔓不枝 褊狭 慰籍 大才小用 鞭辟入理 C.成见 犄角 弥天大谎 骨鲠在喉 D.辞赋 国是 学负五车 毛骨悚然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为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首先瞻望 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和世界。 B.中国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 动机,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中国正在崛起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 2010 级高三(上)期末测试 语 文 试 题 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10 题为选择题,30 分; 第 11 至 22 题为非选择题,120 分。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 2.答第 1 至 10 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 1l 至 22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 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是 ( ) A.告罄(qìng)蚍蜉(pí) 喝闷酒 (mèn) 箪食壶浆(sì) B.蛊惑(gǔ) 薄弱(báo) 孺子牛 (rú) 颠三倒四(dào) C.贾祸(gǔ) 倘徉(cháng) 亲家公(qìng) 血 海深仇(xuè) D.睥睨(pì) 丧钟(sāng) 光溜溜 (1iǖ) 踽踽独行(j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蝉连 寥廓 声色俱励 不蔓不枝 B.褊狭 慰籍 大才小用 鞭辟入理 C.成见 犄角 弥天大谎 骨鲠在喉 D.辞赋 国是 学负五车 毛骨悚然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为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首先瞻望 一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和世界。 B.中国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 动机,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中国正在崛起
C.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对城市、对工业固然重要,但受危害最 严重的,恐怕是我们的农业和农村,所以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农业的生态安全。 D.单墅吝婴孕茎变的,2009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显示:在公共交往方面,北京市民彼此宽容、相互帮助已蔚然成风 4.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 是 A.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 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B.田野躺在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 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 C.近日某媒体刊发报道称,天津市明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 功一种可有效抑制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面世。 D.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的纱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和灰黑 的混合品,落在她的前额,就好像是些神秘的文字。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科学家已经发现如何“读取”人的思想的途径一一通过扫描大脑活动,再现人们 眼前的甚至记忆中的景象。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把人们观察或回忆时所激发的大脑 活动转化为粗略的图像。这项突破可能大有用处。例如,通过把人的思想图像化, 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便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警察则可以通过恢复目击 者的记忆来确定罪犯。然而,这项突破还可能开启一个新的“老大哥”时代,类 似于好莱坞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想像的那样:当局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个人 的思想。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名神经学家杰克·加仑特和西本新次(音)去年设法 把大脑中视觉皮层的活动与人所看到的静态图像结合起来。上周,他们向前迈进 了一步,他们发现,“解读,,动态景象在脑中产生的信号是有可能的。在一项 实验中,加仑特和西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两名受试者观看 视频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利用一个电脑程序来寻找视频中图形、颜色和活动的构 成与受试者视觉皮层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再现出 受试者所看到的景象 加仑特说:“利用类似的装置,你可以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过去,当你看到什 么事情,想对人描述的时候,必须用语言形容或画出来,而这样做表达得并不是 很清楚。现在,你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把图像传给别人。这项技术或许对艺术家有 用,也可以用来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 目前,大脑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研究人员还利用扫描技术测量学术能力,检测阿 尔茨海默氏症的旱期症状以及其它病变;甚至可以预计到一个人即将作出的决 定,而这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做决定。 上述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具有争议的结果。在英国,大脑fMRI扫描技术被卖 给了联合利华和麦当劳等跨国公司,用于研究我们对品牌的潜意识反应。在美国, 安全机构正在利用脑部扫描仪审问犯人,而美国的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据说正在研究远距离扫描大脑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在机场等敏感地点,个人的 想法和焦虑在他们未知的情况下就可以被检测到
C.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对城市、对工业固然重要,但受危害最 严重的,恐怕是我们的农业和农村,所以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农业的生态安全。 D.单墅吝婴孕茎变的,2009 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显示:在公共交往方面,北京市民彼此宽容、相互帮助已蔚然成风 4.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 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B.田野躺在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 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 C.近日某媒体刊发报道称,天津市明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 功一种可有效抑制甲型 HINI 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面世。 D.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的纱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和灰黑 的混合品,落在她的前额,就好像是些神秘的文字。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科学家已经发现如何“读取”人的思想的途径——通过扫描大脑活动,再现人们 眼前的甚至记忆中的景象。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把人们观察或回忆时所激发的大脑 活动转化为粗略的图像。这项突破可能大有用处。例如,通过把人的思想图像化, 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便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警察则可以通过恢复目击 者的记忆来确定罪犯。然而,这项突破还可能开启一个新的“老大哥”时代,类 似于好莱坞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想像的那样:当局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个人 的思想。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名神经学家杰克·加仑特和西本新次(音)去年设法 把大脑中视觉皮层的活动与人所看到的静态图像结合起来。上周,他们向前迈进 了一步,他们发现,“解读,,动态景象在脑中产生的信号是有可能的。在一项 实验中,加仑特和西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两名受试者观看 视频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利用一个电脑程序来寻找视频中图形、颜色和活动的构 成与受试者视觉皮层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再现出 受试者所看到的景象。 加仑特说:“利用类似的装置,你可以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过去,当你看到什 么事情,想对人描述的时候,必须用语言形容或画出来,而这样做表达得并不是 很清楚。现在,你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把图像传给别人。这项技术或许对艺术家有 用,也可以用来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 目前,大脑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研究人员还利用扫描技术测量学术能力,检测阿 尔茨海默氏症的旱期症状以及其它病变;甚至可以预计到一个人即将作出的决 定,而这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做决定。 上述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具有争议的结果。在英国,大脑 fMRI 扫描技术被卖 给了联合利华和麦当劳等跨国公司,用于研究我们对品牌的潜意识反应。在美国, 安全机构正在利用脑部扫描仪审问犯人,而美国的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据说正在研究远距离扫描大脑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在机场等敏感地点,个人的 想法和焦虑在他们未知的情况下就可以被检测到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家拉塞尔·福斯特说,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伦理难题。 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 坏事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9.11.3) 5.下列关于“‘读取’人的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科学家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活动,可以把人们眼前所见甚至已经 逝去但存在于记忆中的景象再现出来 B.研究人员通过获取人们观察或回忆时的大脑活动信号,再借助 定的技术将其转化为图像 C.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确定大脑中视觉皮层与人眼中静 态图像、动态景象的关联 D.通过一种技术把人的思想图像化,突破了原来必须靠语言和绘 画来交流思想的局限。 6.对于“读取人的思想”这一突破的用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警方可借此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来更快更准地确定罪 犯 B.安全机构可借此审问犯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C.借此帮助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与他人进行交流 D.在机场等敏感地点,可用来代替现有的扫描技术,使安全检査 更加有效。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是 A.科学家可以成功“读取”人的思想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有隐私。 B.科学家可以通过fMI,获取“5·12”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带 亲身经历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干预他们的心理提供可能 C.成功“读取”人的思想不但可为安防、医学、艺术领域带来极 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D.通过扫描大脑活动而获取人的思想会带来伦理难题,而这是所 有的科学技术都会面临的困境。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 借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土 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一一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日: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 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 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家拉塞尔·福斯特说,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伦理难题。 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 坏事。”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9.11.3) 5.下列关于“‘读取’人的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科学家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活动,可以把人们眼前所见甚至已经 逝去但存在于记忆中的景象再现出来。 B.研究人员通过获取人们观察或回忆时的大脑活动信号,再借助 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化为图像。 C.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确定大脑中视觉皮层与人眼中静 态图像、动态景象的关联。 D.通过一种技术把人的思想图像化,突破了原来必须靠语言和绘 画来交流思想的局限。 6.对于“读取人的思想”这一突破的用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警方可借此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来更快更准地确定罪 犯。 B.安全机构可借此审问犯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C.借此帮助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与他人进行交流。 D.在机场等敏感地点,可用来代替现有的扫描技术,使安全检查 更加有效。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是 ( ) A.科学家可以成功“读取”人的思想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有隐私。 B.科学家可以通过 fMRI,获取“5·12”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带 亲身经历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干预他们的心理提供可能。 C.成功“读取”人的思想不但可为安防、医学、艺术领域带来极 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D.通过扫描大脑活动而获取人的思想会带来伦理难题,而这是所 有的科学技术都会面临的困境。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8~1 0 题。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 偝 ①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 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日: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 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 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日:文久而 息,节族久而绝。故日: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 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审周道, 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 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 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 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 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 绝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注】①借(bei):背向 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 ③文:礼仪制度。 ④族:音z如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 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为下则好非其 上 非:责怪 B.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 粲:明白 C.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D.欲知亿万,则审一 审:审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法后王”理由的一组 是 ①乡则不若,倩则谩之 ②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③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 ④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⑤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⑥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A.③⑤⑥ B.④②③ C.②④⑤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 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 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 系的能力
辨莫大于分②,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日:文③久而 息,节族④久而绝。故日: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 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⑤;欲审周道, 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 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 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 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 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 绝。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注】①偝(bèi):背向。 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 ③文:礼仪制度。 ④族:音 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 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为下则好非其 上 非:责怪 B.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 粲:明白 C.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D.欲知亿万,则审一 二 审:审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法后王”理由的一组 是 ( ) ①乡则不若,偝则谩之 ②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③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 ④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⑤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⑥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A.③⑤⑥ B.④②③ C.②④⑤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 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 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 系的能力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 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 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2)翻译:(8分) ①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4分 文 ②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4分) 文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此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时谪居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治所 在今广西宜山) (1)本词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主要 是 和 和 在对比。(2分) 2)《两宋词选释》中,俞陛云评价此词“绝无怨尤之语”,你赞成他的 说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分)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 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 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用斜线(/)断句。(2 分)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2)翻译:(8 分) ①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4 分) 译 文: ②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4 分) 译 文: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 分)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此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时谪居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治所 在今广西宜山)。 (1)本词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主要 是 和 、和 在对比。(2 分) (2)《两宋词选释》中,俞陛云评价此词“绝无怨尤之语”,你赞成他的 说法吗?请说明理由。(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