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 组织中的某些成员, 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 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 或者由于性格、业余爱好和感情比较相投, 平时相处中会形成一些被小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 守的行为规则, 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 的非正式组织。 任何组织,不论规模多大,都可能有非正式组织存在
21 • 六、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 – 组织中的某些成员, • 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 • 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 • 或者由于性格、业余爱好和感情比较相投, – 平时相处中会形成一些被小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 守的行为规则, 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 的非正式组织。 – 任何组织,不论规模多大,都可能有非正式组织存在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比较 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正规性; 3)稳定性; 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22 •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比较 • 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 1)目的性; – 2)正规性; – 3)稳定性; • 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自发性、 – 2) 内聚性、 – 3) 不稳定性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 积极作用: 1)心理满足,创造和诸、融洽的人际关系 ·2)提高员工合作精神; 3)最终改变正式组织工作情况。 消极作用: ·1)其目标若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极为不利; ·2)可能会束缚其成员个人发展; 3)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进程,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
23 •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 – 积极作用: • 1)心理满足,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 2)提高员工合作精神; • 3)最终改变正式组织工作情况。 – 消极作用: • 1)其目标若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极为不利; • 2)可能会束缚其成员个人发展; • 3) 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进程,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
对待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管理者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缔态度,应该对 它加以妥善管理。 方面,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 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立、宜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 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作出积极的贡献。 24
24 • 对待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 管理者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缔态度,应该对 它加以妥善管理。 • 一方面,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 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 •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 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匚直线制 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事业部制 矩阵制 集团控股型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结构
25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直线制 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事业部制 矩阵制 集团控股型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