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 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 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 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 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缺”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0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 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 诗的关键
20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 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 诗的关键
附录: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 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 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 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 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 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 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
附录: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 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 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 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 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 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 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