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禾稿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编号:v230508授课学期:第六学期11级药学授课班级:霍文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
1 讲 稿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课程编号: y230508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 11 级药学 任课教师: 霍文 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
首页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14周,第_26讲次摘要第十八章药物制剂的分析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节、药物制剂类型及分析特点第二节、片剂分析第三节、注射剂分析第四节、复方制剂分析【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熟悉复方制剂分析;了解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难点】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重点】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药物以制剂形式供临床使用,故药物制剂分析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药物制剂的分析”。写出章节的题目,参照讲稿列出标题;根据需要在每个标题下适当写出需解释的内容或强调重点、难点等。【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一节药物制剂类型及分析特点一、药物制剂类型各国药典均收载了多种类型的药物制剂。其中,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和半固体制剂等被ChP2010、EP7、USP32-NF27和JP15共同收载。二、制剂分析的特点1.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乃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2.制剂分析的特点:(1)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过的检验项目,没有必要在去重复,如需进行杂质检查。这些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2)制剂分析中,需做制剂的常规检查。(3)药物制剂组成较为复杂,在设计和选定分析方法时,除了要考虑分析方法的定量限选择性、准确度等性能指标外,还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含量的多少以及剂型、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程度而定。与原料药相比,由于药物制剂组成复杂(含有活性成分及辅料)、2
2 首页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14 周,第 26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八章 药物制剂的分析 第一节、 药物制剂类型及分析特点 第二节、片剂分析 第三节、注射剂分析 第四节、复方制剂分析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熟悉复方制剂分析; 了解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难 点】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 【重 点】片剂分析和注射剂分析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药物以制剂形式供临床使用,故药物制剂分析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板书“药物制剂的分析”。写出章节的题目,参照讲稿列出标题;根据需要在每个标 题下适当写出需解释的内容或强调重点、难点等。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药物制剂类型及分析特点 一、药物制剂类型 各国药典均收载了多种类型的药物制剂。其中,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和半固体制 剂等被 ChP2010、EP7、USP32-NF27 和 JP15 共同收载。 二、制剂分析的特点 1.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乃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 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 2.制剂分析的特点: (1)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过的检验项目,没有必要在去重复,如需 进行杂质检查。这些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2)制剂分析中,需做制剂的常规检查。 (3)药物制剂组成较为复杂,在设计和选定分析方法时,除了要考虑分析方法的定量限、 选择性、准确度等性能指标外,还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含量的多少以及剂型、赋形剂、 附加剂的影响程度而定。与原料药相比,由于药物制剂组成复杂(含有活性成分及辅料)
药物含量低、须进行剂型检查等原因,药物制剂分析通常比原料药分析困难。不同类型的药物制剂,其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指标、分析方法及样品预处理方法也常常不同,(一)药物制剂性状分析的特点药物制剂的性状分析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多方面体现药品的质量。在药品的使用环节,药物制剂的性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药物制剂鉴别的特点1.药物制剂的鉴别方法通常以相应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为基础。2.由于药物制剂均采用经鉴别且符合规定的原料药为活性成分。3.药物制剂的辅料常常干扰药物的鉴别,须排除干扰后进行,或取消该鉴别试验,也可改用其他方法(多改为分离分析方法)。4.辅料不干扰药物的鉴别时,可直接采用原料药的鉴别试验鉴别药物制剂。(三)药物制剂检查的特点1.杂质检查:①制剂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原料药未控制的)杂质;②制剂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增加的(原料药已控制的)杂质。2.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为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均一性、有效性和安全性,ChP2010规定了不同剂型的剂型检查与安全性检查。(四)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多与相应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药物制剂的辅料常常干扰药物的含量测定,故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须采用过滤、提取、色谱分离等方法排除干扰后再进行,或改用选择性更强的分析方法(如HPLC法)。当药物制剂的辅料不干扰药物的含量测定时,可直接采用相应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含量。第二节片剂分析一、性状ChP2010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此外,片剂还应符合正文各品种项下的性状描述。二、鉴别试验鉴别片剂时,各国药典一般采用过滤、离心、提取等操作排除辅料干扰,再依据药3
3 药物含量低、须进行剂型检查等原因,药物制剂分析通常比原料药分析困难。不同类型 的药物制剂,其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指标、分析方法及样品预处理方法也常常不同。 (一)药物制剂性状分析的特点 药物制剂的性状分析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 多方面体现药品的质量。在药品的使用环节,药物制剂的性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二)药物制剂鉴别的特点 1.药物制剂的鉴别方法通常以相应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为基础。 2.由于药物制剂均采用经鉴别且符合规定的原料药为活性成分。 3.药物制剂的辅料常常干扰药物的鉴别, 须排除干扰后进行,或取消该鉴别试验,也 可改用其他方法(多改为分离分析方法)。 4.辅料不干扰药物的鉴别时,可直接采用原料药的鉴别试验鉴别药物制剂。 (三)药物制剂检查的特点 1. 杂质检查:①制剂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原料药未控制的)杂质;②制剂制 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增加的(原料药已控制的)杂质。 2. 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为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均一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ChP2010 规定了不同剂型的剂型检查与安全性检查。 (四)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 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多与相应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 药物制剂的辅料常常干扰药物的含量测定,故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须采用过滤、提 取、色谱分离等方法排除干扰后再进行,或改用选择性更强的分析方法(如 HPLC 法)。 当药物制剂的辅料不干扰药物的含量测定时,可直接采用相应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 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含量。 第二节 片剂分析 一、性状 ChP2010 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此外,片剂还应符合正文各品种项下的性状描述。 二、鉴别试验 鉴别片剂时,各国药典一般采用过滤、离心、提取等操作排除辅料干扰,再依据药
物的性质,参考相应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从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及其他方法中选用2~4种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鉴别试验。三、剂型检查ChP2010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口服普通片应进行两项常规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当主药与片剂辅料的混合不均匀时,应以含量均匀度检查替代重量差异检查:当片剂中的主药水溶性差时,应以溶出度测定替代崩解时限检查。1.常规检查法:重量差异的检查崩解时限的检查重量差异: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崩解时限: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丙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2.含量均匀度的检查含量均匀度:指小剂量片剂、膜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等制剂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3.溶出度溶出度: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4.释放度检查第一法:用于缓释和控释制剂的测定。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第三法:用于透皮贴剂。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四、含量测定片剂在制剂过程中常加入稀释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辅料。这些辅料常干扰片剂的含量测定,需通过预处理排除干扰。1.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含有糖类稀释剂的片剂含量时,不应使用高锰酸钾法、溴酸钾法等以强氧化性物质为滴定剂的容量分析方法:2.应采用阴性对照品(空白辅料)进行阴性对照试验,若阴性对照品消耗滴定剂,须改用其他方法测定。X
4 物的性质,参考相应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从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及其他方法中选用 2~4 种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鉴别试验。 三、剂型检查 ChP2010 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口服普通片应进行两项常 规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 当主药与片剂辅料的混合不均匀时,应以含量均匀度检查替代重量差异检查;当片剂 中的主药水溶性差时,应以溶出度测定替代崩解时限检查。 1.常规检查法:重量差异的检查 崩解时限的检查 重量差异: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崩解时限: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 粒丙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2.含量均匀度的检查 含量均匀度:指小剂量片剂、膜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等制剂每片(个)含 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3.溶出度 溶出度: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4.释放度检查 第一法:用于缓释和控释制剂的测定。 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 第三法:用于透皮贴剂。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 四、含量测定 片剂在制剂过程中常加入稀释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辅料。这些 辅料常干扰片剂的含量测定,需通过预处理排除干扰。 1.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含有糖类稀释剂的片剂含量时,不应使用高锰酸钾法、溴酸钾 法等以强氧化性物质为滴定剂的容量分析方法; 2. 应采用阴性对照品(空白辅料)进行阴性对照试验,若阴性对照品消耗滴定剂,须改用其 他方法测定
片剂中常见赋形剂的干扰及其排除1.糖类:赋形剂中含有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它们水解后均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为醛糖,具有还原性,干扰氧化还原法,因此,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药物时,应考虑到其干扰。2.硬脂酸镁:(1)对配位滴定法的干扰与排除:Mg干扰配位法,使测定结果偏高,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或掩蔽剂可排除其干扰。(2)对非水滴定法的干扰:硬脂酸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一般排除的方法有:提取分离法、碱化后提取分离法、加入无水草酸的醋酐溶液法、水蒸气蒸出后滴定法。第三节注射剂分析一、性状ChP2010附录“制剂通则”注射液项下规定,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明;混悬型注射液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此外,注射液还应符合正文各品种项下的性状描述。二、鉴别试验鉴别溶液型注射液时,辅料一般不干扰药物的鉴别,可依据药物的性质,参考相应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从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及其他方法中选用2~4种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鉴别试验。若辅料干扰药物的鉴别,可排除干扰后,再进行鉴别。三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ChP2010附录“制剂通则”注射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注射液应进行以下常规检查:【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无菌】和【细菌内毒素】或【热原】。三、含量测定注射剂在制剂过程中常加入溶剂和附加剂。溶剂主要包括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其他注射用非水溶剂。附加剂主要包括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增溶剂、乳化剂、助悬剂、抗氧剂、抑菌剂、麻醉剂等。测定注射剂的含量时,这些溶剂和附加剂若不产生干扰,可采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5
5 片剂中常见赋形剂的干扰及其排除 1.糖类:赋形剂中含有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它们水解后均生成葡萄糖,葡 萄糖为醛糖,具有还原性,干扰氧化还原法,因此,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药物时,应考 虑到其干扰。 2.硬脂酸镁: (1)对配位滴定法的干扰与排除:Mg2+干扰配位法,使测定结果偏高,选用合适的 指示剂或掩蔽剂可排除其干扰。 (2)对非水滴定法的干扰:硬脂酸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一般排 除的方法有:提取分离法、碱化后提取分离法、加入无水草酸的醋酐溶液法、水蒸气蒸 出后滴定法。 第三节 注射剂分析 一、性状 ChP2010 附录“制剂通则”注射液项下规定,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明;混悬型注射液若 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 此外,注射液还应符合正文各品种项下的性状描述。 二、鉴别试验 鉴别溶液型注射液时,辅料一般不干扰药物的鉴别,可依据药物的性质,参考相应 原料药的鉴别方法,从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及其他方法中选用 2~4 种不同原理的分 析方法,组成一组鉴别试验。 若辅料干扰药物的鉴别,可排除干扰后,再进行鉴别。 三 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 ChP2010 附录“制剂通则”注射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注射液应进行以下常规 检查:【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无菌】和【细菌内毒 素】或【热原】。 三、含量测定 注射剂在制剂过程中常加入溶剂和附加剂。溶剂主要包括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其 他注射用非水溶剂。附加剂主要包括渗透压调节剂、pH 调节剂、增溶剂、乳化剂、助悬 剂、抗氧剂、抑菌剂、麻醉剂等。 测定注射剂的含量时,这些溶剂和附加剂若不产生干扰,可采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