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 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它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 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 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 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 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 ②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的分歧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 象?第二,如果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些社会 学家根本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他们或者把社会学归结为方法科学,强调社会 学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或者把社会学当作“剩余社会科学”。前者从根 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后者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 化不定的东西或者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的大杂烩。 ③显然,上述观点都否定了社会学的独立性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因此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赞成这两种看法,而肯定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 那么,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 两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 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等,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第二类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 ④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 整体的社会。因此,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 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变的社会 以及这个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就是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过程 不等于对社会进行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研究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门的 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 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一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 需要的。 节选自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三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捉摸不定,导致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 定 B.把社会学当作方法科学或剩余社会科学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社会学有特定 对象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 律 D.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反实证主义传统的主要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甘肃省兰州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 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它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 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 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 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 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 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 ②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的分歧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 象?第二,如果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些社会 学家根本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他们或者把社会学归结为方法科学,强调社会 学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或者把社会学当作“剩余社会科学”。前者从根 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后者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 化不定的东西或者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的大杂烩。 ③显然,上述观点都否定了社会学的独立性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因此,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赞成这两种看法,而肯定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 那么,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 两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 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等,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第二类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 统。 ④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 整体的社会。因此,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 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变的社会, 以及这个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就是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过程 不等于对社会进行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研究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门的 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 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一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 需要的。 (节选自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三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捉摸不定,导致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 定。 B.把社会学当作方法科学或剩余社会科学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社会学有特定 对象。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 律。 D.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反实证主义传统的主要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首段在提出社会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关键阐述 对象 B.第三段首句评价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话题,在论述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的两个层进式问句回答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的问 D.文章在论述“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总分式论述结构,最后得出其科学 的定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分析社会学的存在的分歧时,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并非都否定。 B.认为社会学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绝大多数都不赞成社会学是方法科学 C.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一致的。 D.准确的社会学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她曾唱一段《贵妃醉酒》的四平调,众 人听完不禁面面相觑:怎么跟梅兰芳的唱法大相径庭?她告诉大家,那是荀慧生 还用白牡丹作艺名时候的唱法,后来这出戏被公认为梅老板的代表作,荀老板就 没再演过这一出了。于是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 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完了又解释一句,听 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 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 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 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 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作‘多一“市”不如少一“市”’。当然 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那以后,有的人背地里 就用“多一事”称呼她。 社区居委会有一些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 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 捐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 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两 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 转交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 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 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问起来,得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 查。给媳妇治这个病,汉子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他哥哥也在北京打工,母亲轮 流在他们两家住,这个月又轮到住他家一一所谓家,就是在几里外,每月四百元 租的原来工厂的排房,小小一间,放高低铺,剩余空间也就放套煤气灶架和一张 用来吃饭和让孩子做功课的桌子。不过有彩电,屋顶上有“锅”,能看电视。他 哥哥的意思,是弟媳妇得了这病,母亲就别挪弟弟那儿了。嫂子却不干,认为该 轮还要轮。他妈跟那嫂子一向不睦,倒很愿意多在他那儿住。他那媳妇衰弱得说 话也缺气,一旁管自摇头。他苦笑,闭嘴前忍不住来一句:“明天赶紧去工地叫 工头再支点,要不买米的钱也没了。”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 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
A.文章首段在提出社会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关键阐述 对象。 B.第三段首句评价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话题,在论述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的两个层进式问句回答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 么的问 题。 D.文章在论述“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总分式论述结构,最后得出其科学 的定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在分析社会学的存在的分歧时,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并非都否定。 B.认为社会学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绝大多数都不赞成社会学是方法科学。 C.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一致的。 D.准确的社会学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她曾唱一段《贵妃醉酒》的四平调,众 人听完不禁面面相觑:怎么跟梅兰芳的唱法大相径庭?她告诉大家,那是荀慧生 还用白牡丹作艺名时候的唱法,后来这出戏被公认为梅老板的代表作,荀老板就 没再演过这一出了。于是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 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完了又解释一句,听 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 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 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 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 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作‘多一“市”不如少一“市”’。当然 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那以后,有的人背地里 就用“多一事”称呼她。 社区居委会有一些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 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 捐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 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两 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 转交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 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 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问起来,得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 查。给媳妇治这个病,汉子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他哥哥也在北京打工,母亲轮 流在他们两家住,这个月又轮到住他家——所谓家,就是在几里外,每月四百元 租的原来工厂的排房,小小一间,放高低铺,剩余空间也就放套煤气灶架和一张 用来吃饭和让孩子做功课的桌子。不过有彩电,屋顶上有“锅”,能看电视。他 哥哥的意思,是弟媳妇得了这病,母亲就别挪弟弟那儿了。嫂子却不干,认为该 轮还要轮。他妈跟那嫂子一向不睦,倒很愿意多在他那儿住。他那媳妇衰弱得说 话也缺气,一旁管自摇头。他苦笑,闭嘴前忍不住来一句:“明天赶紧去工地叫 工头再支点,要不买米的钱也没了。”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 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
买的买了。”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 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 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 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够了够了。”她最 后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十点必来这 家超市。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找我。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买别的, 就是给你买这些最必需的日常用品。”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 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 “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去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 提卫生纸。她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车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 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 了,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 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 的。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 宛大妈见两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 提十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 的权益。”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 么问题?你有能耐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 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 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 你们生出点儿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 她走了。后来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 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 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宛大妈有时吝啬,社区给灾区募捐,她拒绝捐款;有时古道热肠,正气凛然, 她能助危济困,也能与他人不道德之举作斗争。 B.“多一事”是人们称呼宛大妈的,除了剧团名称的由来外,和她“多管闲事” 有关。而文中的这“多事”似贬实褒。 C.开头结尾都写到宛大妈的唱腔,开头写她的唱腔与梅兰芳的不同,体现她个性 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 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写出了宛大妈的做人原则, 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 5.人们觉得“多一事”古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她的“怪”表现在哪里?你怎么 理解?(5分) 6.小说结尾写宛大妈唱《穆桂英挂帅》,耐人寻味,请说说其意蕴与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 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
买的买了。”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 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 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 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够了够了。”她最 后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十点必来这 家超市。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找我。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买别的, 就是给你买这些最必需的日常用品。”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 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 “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去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 提卫生纸。她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车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 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 了,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一 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 的。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 宛大妈见两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 一提十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 的权益。”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 么问题?你有能耐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 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 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 你们生出点儿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 她走了。后来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 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 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宛大妈有时吝啬,社区给灾区募捐,她拒绝捐款;有时古道热肠,正气凛然, 她能助危济困,也能与他人不道德之举作 斗争。 B.“多一事”是人们称呼宛大妈的,除了剧团名称的由来外,和她“多管闲事” 有关。而文中的这“多 事”似贬实褒。 C.开头结尾都写到宛大妈的唱腔,开头写她的唱腔与梅兰芳的不同,体现她个性 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 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写出了宛大妈的做人原则, 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 5.人们觉得“多一事”古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她的“怪”表现在哪里?你怎么 理解?(5 分) 6.小说结尾写宛大妈唱《穆桂英挂帅》,耐人寻味,请说说其意蕴与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 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
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 凸显,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 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 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 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 复合增长率为17.02%。 (摘编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 附图: 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亿元)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率(%) 622250% 6000 560646 3318.72 1464% 0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2015年 材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 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 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 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 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 “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 凸显,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 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 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 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3318.72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6223.92 亿元, 复合增长率为 17.02%。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中国报告网) 附图: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 200 亿美 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 年在中药出口 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 11.3 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 48.5%。中药材 和饮片的出口额为 7 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 33%。 (摘自 2013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 900 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 “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 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 “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亮相,而早 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 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 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 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 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摘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学凭借 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速。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知识产权未能 得到有效保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 卫组织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倍受世界推崇。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 分) A.材料一通过图表反映出2011年至2015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不 断攀升,体现出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 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 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E.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 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 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 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 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 “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 2016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亮相,而早 在 2011 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 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 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 183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 药中心已有 10 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 1200 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 50 多万名。 (摘自 2017 年 2 月 15 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学凭借 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速。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知识产权未能 得到有效保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 卫组织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倍受世界推崇。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 )( )(5 分) A.材料一通过图表反映出2011年至2015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不 断攀升,体现出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 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 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E.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 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 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 。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 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