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易》的名言教导后学,他曾在《论易学之门庭》一文中说:“余 深服膺其说。故余之于《易》,亦愿能博读占今《易》家之书,而不 愿糅杂众家之言;愿各守各家之家法,而亦不愿株守先生之言。”3 可见,博学古今众多学说,是为了成就自己有所创新的一家之言,而 不是使自己的学问被驳杂的众家言论所遮敵而变得模糊不清;守的 思想观念应该是通过融会各家学说方法而体悟到的能以简驭繁的普 遍法则而不是因为墨守某些个别权威的论著观点导致认识有所偏差 和疏漏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幼稚粗陋。简单地说,“博”者,博览古 今,学贯中外,而能博釆众长、融会贯通;“杂”者,兼收并蓄,良 莠不分,而至是非颠倒思维混乱;“约”者,以简驭繁,言简意赅, 而能窥斑见豹、知往察来;“陋”者,坐爿观天,守株待兔,而至粗 疏浅陋、妄自尊大。进-步说,如果不能认清“博”与“杂"、“约” 与“陋”的细微差别,读书就滩难得要领,就会出现事倍功半,还有可 能误入歧途。 第二件事是“学会怎样做事"。因为大学生阶段是快要进入社会 的一个前奏,一般再经过四年或五年之后,如果你不读研究生的话, 就要直接进入社会了。进入社会后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做事,这个 时候不仅是看你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而且还要看你做事能力 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低。所谓“因人设岗”、“论功行赏”的依据, 就是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和办事效果。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大小,也主要 3黄寿褀《论易学之门庭》一文,初成于1940年夏在原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的讲稿:后载《福建师范 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又载《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后又被其 黄高宪教授作为附录文章收在“二十世纪国学丛书”之一《群经要略》之《周易篇第二》中,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文主要谈及硏治《周易》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有不少精辟见解
学《周易》的名言教导后学,他曾在《论易学之门庭》一文中说:“余 深服膺其说。故余之于《易》,亦愿能博读古今《易》家之书,而不 愿糅杂众家之言;愿各守各家之家法,而亦不愿株守一先生之言。”3 可见,博学古今众多学说,是为了成就自己有所创新的一家之言,而 不是使自己的学问被驳杂的众家言论所遮蔽而变得模糊不清;固守的 思想观念应该是通过融会各家学说方法而体悟到的能以简驭繁的普 遍法则,而不是因为墨守某些个别权威的论著观点导致认识有所偏差 和疏漏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幼稚粗陋。简单地说,“博”者,博览古 今,学贯中外,而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杂”者,兼收并蓄,良 莠不分,而至是非颠倒、思维混乱;“约”者,以简驭繁,言简意赅, 而能窥斑见豹、知往察来;“陋”者,坐井观天,守株待兔,而至粗 疏浅陋、妄自尊大。进一步说,如果不能认清“博”与“杂”、“约” 与“陋”的细微差别,读书就难得要领,就会出现事倍功半,还有可 能误入歧途。 第二件事是“学会怎样做事”。因为大学生阶段是快要进入社会 的一个前奏,一般再经过四年或五年之后,如果你不读研究生的话, 就要直接进入社会了。进入社会后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做事,这个 时候不仅是看你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而且还要看你做事能力 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低。所谓“因人设岗”、“论功行赏”的依据, 就是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和办事效果。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大小,也主要 3 黄寿祺《论易学之门庭》一文,初成于 1940 年夏在原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的讲稿;后载《福建师范 大学学报》1980 年第 3 期;又载《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后又被其 子黄高宪教授作为附录文章收在“二十世纪国学丛书”之一《群经要略》之《周易篇第二》中,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该文主要谈及研治《周易》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有不少精辟见解
是靠工作中的做事能力来衡量的。所以,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多争取 锻炼做事能力的机会,如担任学生千部、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学校和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也应该为大学生多提供“学怎样做事”的岗位和机 会。我以为,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并不断提高眢种觔力,便是提高做事 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知道,许多道理是有相通之处的,关键在 于你是否认真思考和仔细比较。事实上,现在乃至未来的工作,更多 的属于脑力劳动方面的,关键在于考验个人的思维能力。而从事学术 研究,恰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因,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让大家必须按要求撰写一篇学术小论文,目的是让大家初尝学术研究 的体验,逐步具备分析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第三件事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这个 社会里,大家都是比较自我封闭的,而且个人主义比较张扬,人与 人之间的接触比较少,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是很好。但是大学相对来 说是一个交流比较畅通的场所,周围有很多同学,宿舍也是好几个人 在一起,所以大学校园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场所,大家能从中学会与 人相处。我经常说,从易学的角度来讲,《周易》也是一门关系学。 为什么说是关系学呢?因为周易有两个重要的符号:阴爻和阳爻 个代表“阴”,一个代表“阳”,整部《周易》有六十唑卦,无非都是 在讲“阴”和“阳”的关系。映射到我们的社会生活,比如说男人与 女人、父亲与母亲、君子与小人、上级与下属、朋友与敌人之间的关 系,等等。所以,学会与人相处”就是要懂得怎样去看清和理顺眢 方面的关系,而不论是何种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等同于阴阳关系。我们
是靠工作中的做事能力来衡量的。所以,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多争取 锻炼做事能力的机会,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学校和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也应该为大学生多提供“学怎样做事”的岗位和机 会。我以为,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并不断提高各种能力,便是提高做事 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知道,许多道理是有相通之处的,关键在 于你是否认真思考和仔细比较。事实上,现在乃至未来的工作,更多 的属于脑力劳动方面的,关键在于考验个人的思维能力。而从事学术 研究,恰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让大家必须按要求撰写一篇学术小论文,目的是让大家初尝学术研究 的体验,逐步具备分析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第三件事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这个 社会里 ,大家都是比较自我封闭的,而且个人主义比较张扬,人与 人之间的接触比较少,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是很好。但是大学相对来 说是一个交流比较畅通的场所,周围有很多同学,宿舍也是好几个人 在一起,所以大学校园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场所,大家能从中学会与 人相处。我经常说,从易学的角度来讲,《周易》也是一门关系学。 为什么说是关系学呢?因为周易有两个重要的符号:阴爻和阳爻,一 个代表“阴”,一个代表“阳”,整部《周易》有六十四卦,无非都是 在讲“阴”和“阳”的关系。映射到我们的社会生活,比如说男人与 女人、父亲与母亲、君子与小人、上级与下属、朋友与敌人之间的关 系,等等。所以,“学会与人相处”就是要懂得怎样去看清和理顺各 方面的关系,而不论是何种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等同于阴阳关系。我们
现在不是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吗?就是说如何让你和同学、朋友或者 同事、上下级之间以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得到更和谐的处理。 第四件事是“学会怎样做人"。现代的大学生尤其要学怎样做人 因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爷芧奶奶爸爸妈妈宠着,在做人方面 都做得很不够。如果在大学里还是保持那种被娇惯的态度去生活的 话,那么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让你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大学阶 段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你一定要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待 人接物。一个人即使知识再渊博,智商再高,如果不会做人,那么对 人类来说他只会起反作用,而且他学向越渊博智商越高,这个反作用 就会越大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总是离不开应试教育。在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之后,学文科的学生对理科的知识不清楚,学理科 的学生似乎也对文科的知识置若罔闻。所以我觉得,通识教育的一个 出发点就是要弥补学科之间的隔阂和缺陷。我们发现在选课的时候, 文科的同学会去选理科老师开的课程,理科的同学也去选择文科老师 开的课程,作为一个弥补。即知识方面有残缺訣,就需要知识方面的迁 移和沟通。通识教育的另一个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精 神。我们中小学读的东西都是別人写的,都有现成答案,很少能培养 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精神,就连各种方法都很缺失。通识教育 就是希望通过一门课的开设,除了了解这门学科存在哪些问题,基本 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还要去发现作为这门学科的初学者,你怎样才能 一步一步地进入这门学科?怎样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登堂入室。这
现在不是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吗?就是说如何让你和同学、朋友或者 同事、上下级之间以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得到更和谐的处理。 第四件事是“学会怎样做人”。现代的大学生尤其要学怎样做人, 因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在做人方面 都做得很不够。如果在大学里还是保持那种被娇惯的态度去生活的 话,那么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让你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大学阶 段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你一定要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待 人接物。一个人即使知识再渊博,智商再高,如果不会做人,那么对 人类来说他只会起反作用,而且他学问越渊博智商越高,这个反作用 就会越大。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总是离不开应试教育。在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之后,学文科的学生对理科的知识不清楚,学理科 的学生似乎也对文科的知识置若罔闻。所以我觉得,通识教育的一个 出发点,就是要弥补学科之间的隔阂和缺陷。我们发现在选课的时候, 文科的同学会去选理科老师开的课程,理科的同学也去选择文科老师 开的课程,作为一个弥补。即知识方面有残缺,就需要知识方面的迁 移和沟通。通识教育的另一个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精 神。我们中小学读的东西都是别人写的,都有现成答案,很少能培养 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精神,就连各种方法都很缺失。通识教育 就是希望通过一门课的开设,除了了解这门学科存在哪些问题,基本 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还要去发现作为这门学科的初学者,你怎样才能 一步一步地进入这门学科?怎样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登堂入室。这
是很关键的。换句话说,在大学里,除了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还要 学会如何研究如何发现。我们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关键,如果你 连问题都发现不了你怎么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记得以前有人在 谈论本科生、硕上生、博土生之间的区别。一种最朴素的看法是知识 很渊博、什么都懂的叫博士生。其实不是的。如果你接触过几个博士 生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已经做得很专业,专到某个学科的某个 点上去了,并不是像我们以前说的似乎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际不 知、无际不晓也许你还有一个问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学 习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有人是这么认为的,本科生学的内容在考试的 时候还有参考答案,老师怎么教,你到时就背一背记一记,考试基本 上都有标唯准答案。到硕上研究生阶段,老师出题,然后你自己去读一 些书,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你自己的看法。到了博土研究生阶段,那 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了。如果你知道这个方向以后,你就知 道你现在要培养的就是自己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 至于知识的积累,要循序渐进。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 识到处都有,你只要把交给学校的学费拿到上海任何一家书城都能买 到很多知识回去。你上网或上图书馆,可以找到很多《周易》方面的 书。不管是入门的书还是导读的书,到处都有。那为什么还要到课堂 上学习呢?我认为,课堂就像是一个道场,里面除了有老师的引导之 外,更重要的是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在这里有一个场的效应,如果能 够加入思辨的过程,在探讨问题的过程当中,也许能够在瞬间激发你 的智慧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课堂的发言和讨论
是很关键的。换句话说,在大学里,除了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还要 学会如何研究如何发现。我们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关键,如果你 连问题都发现不了,你怎么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记得以前有人在 谈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之间的区别。一种最朴素的看法是知识 很渊博、什么都懂的叫博士生。其实不是的。如果你接触过几个博士 生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已经做得很专业,专到某个学科的某个 点上去了,并不是像我们以前说的似乎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 知、无所不晓。也许你还有一个问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学 习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有人是这么认为的,本科生学的内容在考试的 时候还有参考答案,老师怎么教,你到时就背一背记一记,考试基本 上都有标准答案。到硕士研究生阶段,老师出题,然后你自己去读一 些书,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你自己的看法。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那 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了。如果你知道这个方向以后,你就知 道你现在要培养的就是自己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知识的积累,要循序渐进。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 识到处都有,你只要把交给学校的学费拿到上海任何一家书城都能买 到很多知识回去。你上网或上图书馆,可以找到很多《周易》方面的 书。不管是入门的书还是导读的书,到处都有。那为什么还要到课堂 上学习呢?我认为,课堂就像是一个道场,里面除了有老师的引导之 外,更重要的是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在这里有一个场的效应,如果能 够加入思辨的过程,在探讨问题的过程当中,也许能够在瞬间激发你 的智慧,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课堂的发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