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展品陈列与通道 么? (五)展示空间设计 2.人的视觉听觉与展品的互动有怎样的联 (六)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系? (七)展示空间形态 课外作业: (八)展示空间设计 到附近商场或者博物馆考查 知识点: 1.展示空间形态的分类 2.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应用 第三章展示照明设计 自学内容:酒店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 (一)展示照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堂作业: (二)展示照明的施工做法 不同场所展示空间的照明表现手法有哪 (三)展示照明的应用 些? (六)酒店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 课外作业: (七)酒店室内空间的灯光设计 制作较为完整的照明制图 知识点: 1.展示照明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2.展示照明的应用 第四章展示设计方案的表现技法 自学内容:展示方案的表现技法的目的 (一)表现技法的目的和要求 课堂作业: (二)表现展示技法的特点 表现技法有哪些?根据表现技法制作方案 (三)表现展示技法的种类 课外作业: (四)设计表现的主要内容 有哪些经典案例? (五)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知识点: 1.展示设计的种类与方法 2.展示设计多种技法的交互应用 第五章展示设计方案选题及实践(含辅导和 自学内容:市场品牌调研 演示以及案例分析) 课堂作业: (一)展示设计作业选题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所得是什么?根据对 (二)市场品牌调研 市场调研分析所得,制作较为完整的方案 (三)方案设计及完成 课外作业: 知识点: 市场品牌调研有哪些? 1.展示设计作业(考试)的要求 2.展示设计作业选题与市场品牌调研 注:实验教学安排见《展示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 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计 第一章 概论 4 4 目标1、目标2 第二章 展示的策划与设计 4 6 10 目标1、目标2 23
23 (四)展品陈列与通道 (五)展示空间设计 (六)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七)展示空间形态 (八)展示空间设计 知识点: 1. 展示空间形态的分类 2. 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应用 么? 2.人的视觉听觉与展品的互动有怎样的联 系? 课外作业: 到附近商场或者博物馆考查 第三章 展示照明设计 (一)展示照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展示照明的施工做法 (三)展示照明的应用 (六)酒店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 (七)酒店室内空间的灯光设计 知识点: 1. 展示照明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2. 展示照明的应用 自学内容:酒店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 课堂作业: 不同场所展示空间的照明表现手法有哪 些? 课外作业: 制作较为完整的照明制图 第四章 展示设计方案的表现技法 (一)表现技法的目的和要求 (二)表现展示技法的特点 (三)表现展示技法的种类 (四)设计表现的主要内容 (五)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知识点: 1. 展示设计的种类与方法 2. 展示设计多种技法的交互应用 自学内容:展示方案的表现技法的目的 课堂作业: 表现技法有哪些?根据表现技法制作方案 课外作业: 有哪些经典案例? 第五章 展示设计方案选题及实践(含辅导和 演示以及案例分析) (一)展示设计作业选题 (二)市场品牌调研 (三)方案设计及完成 知识点: 1. 展示设计作业(考试)的要求 2. 展示设计作业选题与市场品牌调研 自学内容:市场品牌调研 课堂作业: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所得是什么?根据对 市场调研分析所得,制作较为完整的方案 课外作业: 市场品牌调研有哪些? 注:实验教学安排见《展示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 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第一章 概论 4 4 目标 1、目标 2 2 第二章 展示的策划与设计 4 6 10 目标 1、目标 2
3 第三章展示照明设计 8 6 14 目标1、目标2 第四章 展示设计方案的表 8 6 14 目标1、目标2 现技法 5 第五章展示设计方案选题 8 6 14 目标1、目标2 及实践 合计 32 24 56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师生互动,图像及音频、视频展演,案例 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3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八、推荐教村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展示设计基础》朱淳、邓雁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1:《现代展示设计》李克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2:《室内设计资料集(2)》张绮曼、潘吾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3:《展示设计》林福厚编著,学苑出版社。 参考书3:《现代商业展示设计》任仲泉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3:《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郑曙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24
24 3 第三章 展示照明设计 8 6 14 目标 1、目标 2 4 第四章 展示设计方案的表 现技法 8 6 14 目标 1、目标 2 5 第五章 展示设计方案选题 及实践 8 6 14 目标 1、目标 2 合 计 32 24 56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师生互动,图像及音频、视频展演,案例 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3 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展示设计基础》朱淳、邓雁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 1:《现代展示设计》李克 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 2:《室内设计资料集(2)》张绮曼、潘吾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3:《展示设计》 林福厚编著,学苑出版社。 参考书 3:《现代商业展示设计》 任仲泉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 3:《室内设计资料集》 张绮曼、郑曙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50750 课程名称:环艺设计基础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 适用专业(方向):环境设计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以打牢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为出发点,强调环艺设计基础知识和基础设计及思维的 训练,并以多样化的设计方略启发学生的设计能力。课程涵盖了环境设计基础理论、平面二 维到三维空间的设计、造型的意义、空间中的色彩设计等与环艺设计相关的内容,试图以广 义的视角来审视基础教学,使环境艺术的基础教学以不断更新的设计思维去满足新技术和新 观念不断更新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需求。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环艺设计基础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探究其中的实体和空间的造型、类型、关系、规律、方法(指标点1) 2.教学目标2.研究经典风格色彩搭配运用到空间(指标点3) 3救学目标3.研究形与形的内外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和多种空间围合效果(指标点5)】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3、5。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1.1、3.2、5.1 (1)指标点1.1: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指标点3.2:掌握创意实践的相关工作流程; (3)指标点5.1:能够在团队中全面承担个体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环艺设计基础 任课教师: 25
25 《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50750 课程名称:环艺设计基础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 适用专业(方向):环境设计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以打牢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为出发点,强调环艺设计基础知识和基础设计及思维的 训练,并以多样化的设计方略启发学生的设计能力。课程涵盖了环境设计基础理论、平面二 维到三维空间的设计、造型的意义、空间中的色彩设计等与环艺设计相关的内容,试图以广 义的视角来审视基础教学,使环境艺术的基础教学以不断更新的设计思维去满足新技术和新 观念不断更新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需求。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环艺设计基础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 探究其中的实体和空间的造型、类型、关系、规律、方法(指标点 1) 2.教学目标 2. 研究经典风格色彩搭配运用到空间(指标点 3) 3.教学目标 3. 研究形与形的内外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和多种空间围合效果(指标点 5)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3、5。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1.1、3.2、5.1 (1)指标点 1.1: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指标点 3.2:掌握创意实践的相关工作流程; (3)指标点 5.1:能够在团队中全面承担个体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环艺设计基础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半业要求: 教学目标:探究其中的实体和空间的造型、类型、关系、 1.1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 规律、方法。 能力 达成途径:过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案例制作,提升 环艺基础设计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研究经典风格色彩搭配运用到空间 3.2掌握创意实践的相关工作流 达成途径:通过设计作品制作,提升创意能力 程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半业要求5: 教学目标:研究形与形的内外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和 5.1能够在团队中全面承担个体 多种空间围合效果 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达成途径:在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分组分 工,共同完成项目方案,以此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概述 自学内容:分析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范畴 课堂作业:蒙特里安的方盒子系列练习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课外作业:收集现代艺术设计典型作品资料 (三)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并分析其特征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 知识点: 1现代主义时代在环艺设计发展中的重要性 2.现代艺术观念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的关系 自学内容:掌握平面到立体思维的转化关系 (一)空间的属性 课堂作业:空间的限定、内向与延展系列练 1.空间的物质属性 习 2.空间的精神属性 课外作业:分析其室内空间的分隔原则 (二)空间的组织 1.空间的基本关系 2.空间的组合 (三)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基础 1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2.空间的类型和空间的分隔 (四)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基础 1.室外环境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2.空间的类型和创造 知识点: 1.观察、分析与演变 2.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转化 第三章材料、造型及信息 自学内容:学习不同材料作用特征 26
2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1 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 能力 教学目标:探究其中的实体和空间的造型、类型、关系、 规律、方法。 达成途径:过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案例制作,提升 环艺基础设计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3: 3.2 掌握创意实践的相关工作流 程 教学目标:研究经典风格色彩搭配运用到空间 达成途径:通过设计作品制作,提升创意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5: 5.1 能够在团队中全面承担个体 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教学目标:研究形与形的内外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和 多种空间围合效果 达成途径:在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分组分 工,共同完成项目方案,以此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概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范畴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三)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 知识点: 1.现代主义时代在环艺设计发展中的重要性 2.现代艺术观念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影响 自学内容:分析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 课堂作业:蒙特里安的方盒子系列练习 课外作业:收集现代艺术设计典型作品资料 并分析其特征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的关系 (一)空间的属性 1.空间的物质属性 2.空间的精神属性 (二)空间的组织 1.空间的基本关系 2.空间的组合 (三)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基础 1.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2.空间的类型和空间的分隔 (四)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基础 1.室外环境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2.空间的类型和创造 知识点: 1.观察、分析与演变 2.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转化 自学内容:掌握平面到立体思维的转化关系 课堂作业:空间的限定、内向与延展系列练 习 课外作业:分析其室内空间的分隔原则 第三章 材料、造型及信息 自学内容:学习不同材料作用特征
(一)空间中材料类型 课堂作业:材料和质感在空间中的运用练习 (二)材料在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课外作业:收集不同风格及相关运用材料资 (三)典型风格材料 料 (四)真材实料的创意能力 知识点: 1材料的情感表达 2.真材实料的创意能力 第四章空间中的色彩 自学内容:学习不同风格的色彩运用 (一)空间中色彩类型 课堂作业:名作转型练习 (二)色彩在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课外作业:经典设计风格色彩的分析和运用 (三)色彩与风格 知识点: 1.色彩的情感表达 2.典型风格色彩 第五章形的隐喻 自学内容:学习立体形态的转化原则 (一)自然的启发 课堂作业:标志物设计 (二)历史符号 课外作业:收集整理精神到立体形式转化的 (三)象形隐喻 相关标志性作品资料 知识点: 1新的立体形态的创造 2.精神到立体形式的转化 第六章关于创造性 自学内容:了解环艺设计程序 (一)创造性 课堂作业:综合运用形、色、质、意,创作 1对文字概念的充分理解与扩展 一件具立体的结构、形体和空间的作品。 2怎样将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课外作业:分析相关案例初步设计意识及方 3精神与形式,形式用于组织零散形态元素的 法 重要性 4艺术的创造性 5.其他学科的影响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1.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 2.环境艺术设计的任务分析 3.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入 知识点: 1.具有初步的设计意识和方法 2.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环艺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 习题课 小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概述 4 8 目标1 27
27 (一)空间中材料类型 (二)材料在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三)典型风格材料 (四)真材实料的创意能力 知识点: 1.材料的情感表达 2.真材实料的创意能力 课堂作业:材料和质感在空间中的运用练习 课外作业:收集不同风格及相关运用材料资 料 第四章 空间中的色彩 (一)空间中色彩类型 (二)色彩在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三)色彩与风格 知识点: 1.色彩的情感表达 2.典型风格色彩 自学内容:学习不同风格的色彩运用 课堂作业:名作转型练习 课外作业:经典设计风格色彩的分析和运用 第五章 形的隐喻 (一)自然的启发 (二)历史符号 (三)象形隐喻 知识点: 1.新的立体形态的创造 2.精神到立体形式的转化 自学内容:学习立体形态的转化原则 课堂作业:标志物设计 课外作业:收集整理精神到立体形式转化的 相关标志性作品资料 第六章 关于创造性 (一)创造性 1.对文字概念的充分理解与扩展 2.怎样将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3.精神与形式,形式用于组织零散形态元素的 重要性 4.艺术的创造性 5.其他学科的影响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1.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 2.环境艺术设计的任务分析 3.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入 知识点: 1.具有初步的设计意识和方法 2.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自学内容:了解环艺设计程序 课堂作业:综合运用形、色、质、意,创作 一件具立体的结构、形体和空间的作品。 课外作业:分析相关案例初步设计意识及方 法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环艺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1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概述 4 4 计8 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