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理解材质选择、表现形式与作品内容之字的课程论文。 间的关系。 第六章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1.1:古埃及工艺美术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 技艺、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等方面对现代 设计的启发。 1.2:自古埃及人“永恒”观念的工艺美术独 第七章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1.1:波斯工艺美术中的造型意识。 1.2:鲜明个性而又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工 艺风格和艺术特征。 第八章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11工艺美术大发展;各个地区、时期的不同 造型、装饰的特征及风格。 12不同地区、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状况对 作品的影响。 第九章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1.1:工艺美术向大众化发展;包豪斯的设计 教育成就。 1.2:理解社会思想发展促使工艺美术服务对 象向民主、大众转变所体现的风格变化。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导言 2 2 教学目标1 2 史前美术 2 教学目标2 3 旧石器时代美术和新石器时 4 教学目标1 4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3 5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4 教学目标2 6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1 7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4 教学目标2 8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1 9 近现代工艺美术 4 教学目标2 合计 32 32 教学目标3 六、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结合作业等方式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 2、课程的具体教学由任课教师按照本教学大纲要求撰写课程实施大纲,实施教学活动。 3
3 1.2:理解材质选择、表现形式与作品内容之 间的关系。 第六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1.1:古埃及工艺美术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 技艺、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等方面对现代 设计的启发。 1.2:自古埃及人“永恒”观念的工艺美术独 第七章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1.1:波斯工艺美术中的造型意识。 1.2:鲜明个性而又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工 艺风格和艺术特征。 第八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1.1 工艺美术大发展;各个地区、时期的不同 造型、装饰的特征及风格。 1.2 不同地区、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状况对 作品的影响。 第九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1.1:工艺美术向大众化发展;包豪斯的设计 教育成就。 1.2:理解社会思想发展促使工艺美术服务对 象向民主、大众转变所体现的风格变化。 字的课程论文。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导言 2 2 教学目标 1 2 史前美术 2 2 教学目标 2 3 旧石器时代美术和新石器时 代美术 4 4 教学目标 1 4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3 5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2 6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1 7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2 8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1 9 近现代工艺美术 4 4 教学目标 2 合 计 32 32 教学目标 3 六、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结合作业等方式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 2、课程的具体教学由任课教师按照本教学大纲要求撰写课程实施大纲,实施教学活动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3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创新设计思维一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书:《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中国美术史》黄宗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艺术全鉴》人民美术出版社研室编著,高教出版社,1990年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4
4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3 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书:《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中国美术史》黄宗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中国艺术全鉴》人民美术出版社研室编著, 高教出版社,1990 年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060 课程名称:中外艺术设计史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开课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2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为拓展学生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设置。教学 过程中要求教师(含学生)结合中外艺术史实例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以艺术实例证实艺 术设计理论,用艺术设计理论来阐释艺术实例,从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艺术概念和命题,为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中外美术史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1.(指标点1.1)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具有充分的认知,并能以此 作为理论依据就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主观阐述; 教学目标2.(指标点1.2) 2、本课程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社会学方法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能 了解现代设计的历史知识,更能以此开阔自己的历史和社会学视野; 教学目标3.(指标点4.1)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设计主体的道德情感、世界观构成以及价值观特 征等都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现代设计的未来 发展所要肩负的责任。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4。 5
5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0420060 课程名称:中外艺术设计史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开课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2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为拓展学生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设置。教学 过程中要求教师(含学生)结合中外艺术史实例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以艺术实例证实艺 术设计理论,用艺术设计理论来阐释艺术实例,从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艺术概念和命题,为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中外美术史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教学目标 1.(指标点 1.1)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具有充分的认知,并能以此 作为理论依据就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主观阐述; 教学目标 2.(指标点 1.2) 2、本课程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社会学方法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能 了解现代设计的历史知识,更能以此开阔自己的历史和社会学视野; 教学目标 3.(指标点 4.1)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设计主体的道德情感、世界观构成以及价值观特 征等都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现代设计的未来 发展所要肩负的责任。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4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1.1、1.2、4.1 (1)指标点11: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指标点1.2:具有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 (3)指标点41:掌握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艺术设计史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指标点1.1:具有专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对现代 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设计的发展历史具有充分的认知,并能以此作为理论依 据就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主观阐述;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2:指标点1.2:具有理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社会学方法对现 论分析研究的能力。 代设计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能了解现代设 计的历史知识,更能以此开阔自己的历史和社会学视野: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3:指标点4.1:掌握目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设计 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动 主体的道德情感、世界观构成以及价值观特征等都对现 态。 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让学生意识到 自己对于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所要肩负的责任。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英国工业美术运动 自学内容:对中外艺术设计史发展进行全面 1.1了解现代设计的萌芽以及英国工艺美术运 了解。 动。 课堂作业: 1.2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现状;英国 1.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提 工艺美术运动始末;历史成就与缺憾。 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知识点: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提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2.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提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6
6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1.1、1.2、4.1 (1)指标点 1.1: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指标点 1.2:具有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 (3)指标点 4.1:掌握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艺术设计史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指标点 1.1:具有专 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对现代 设计的发展历史具有充分的认知,并能以此作为理论依 据就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主观阐述;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2:指标点 1.2:具有理 论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社会学方法对现 代设计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能了解现代设 计的历史知识,更能以此开阔自己的历史和社会学视野;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 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3:指标点 4.1:掌握目 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动 态。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设计 主体的道德情感、世界观构成以及价值观特征等都对现 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让学生意识到 自己对于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所要肩负的责任。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中外设计史基础知识、中外中外设 计史体系。 评价依据: 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英国工业美术运动 1.1 了解现代设计的萌芽以及英国工艺美术运 动。 1.2 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现状;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始末;历史成就与缺憾。 知识点: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 提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章 新艺术运动 自学内容:对中外艺术设计史发展进行全面 了解。 课堂作业: 1.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提 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机提 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要求 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1:对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进行全面了解。 3.结合课程所学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字 1.2:欧洲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欧洲各国新艺 的课程论文。 术运动始末以及历史意义:对工艺美术运动与 课外作业: 新艺术运动进行比较分析。 1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 第三章装饰艺术运动 机提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 11:对欧美的装饰艺术运动进行全面了解。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欧美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欧美各国装 2.结合课程所学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 饰艺术运动始末以及历史意义;工艺美术运 字的课程论文。 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的比较分 析。 第四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1:对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进行全 面了解。 1.2:欧洲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社会背景欧洲 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思想观念基础;欧洲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包豪斯 1.1:对德国包豪斯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了解。 1.2:包豪斯产生的背景以及成立的宗旨;包 豪斯的发展始末;包豪斯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 育方面的重要历史作用。 第六章工业设计的兴起 11:对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进行全面了解。 1.2:美国工业设计的主要开创者;有计划废 止制度的产生、流线型运动主要特征以及消费 主义的主要内涵;有计划废止制度和消费主义 设计观念的利弊。 第七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11:对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风格以及最 新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了解。 1.2:国际主义风格兴衰的背景;波普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以后的其他设 计风格以及当代设计发展的主要新趋势;当代 设计发展新趋势的主要原因。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英国工业美术运动 4 4 教学目标1 2 新艺术运动 4 4 教学目标2 >
7 1.1:对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进行全面了解。 1.2:欧洲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欧洲各国新艺 术运动始末以及历史意义;对工艺美术运动与 新艺术运动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章 装饰艺术运动 1.1: 对欧美的装饰艺术运动进行全面了解。 1.2.:欧美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欧美各国装 饰艺术运动始末以及历史意义;工艺美术运 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的比较分 析。 第四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1:对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进行全 面了解。 1.2:欧洲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社会背景欧洲 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思想观念基础;欧洲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包豪斯 1.1:对德国包豪斯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了解。 1.2:包豪斯产生的背景以及成立的宗旨;包 豪斯的发展始末;包豪斯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 育方面的重要历史作用。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 1.1:对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进行全面了解。 1.2:美国工业设计的主要开创者;有计划废 止制度的产生、流线型运动主要特征以及消费 主义的主要内涵;有计划废止制度和消费主义 设计观念的利弊。 第七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1.1:对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风格以及最 新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了解。 1.2:国际主义风格兴衰的背景;波普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以后的其他设 计风格以及当代设计发展的主要新趋势;当代 设计发展新趋势的主要原因。 3.结合课程所学内容,撰写不少于 2000 字 的课程论文。 课外作业: 1.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随 机提问,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布置思考问题并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结合课程所学内容,撰写不少于 2000 字的课程论文。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英国工业美术运动 4 4 教学目标 1 2 新艺术运动 4 4 教学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