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植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 认识保护组织、机城组织、输导组织的特征。 [实验材料及用品] 新鲜空心莲子草叶(龙葵叶)、鸢尾叶、 南瓜茎(或玉米茎)纵、横切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剂针、培养皿、染色液 [方法与步潭] 一、保护组织的观察:保护组织分布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 1、初生保护组织结构:取新鲜空心莲子草叶(龙装叶),撕取其下表皮制成临时转片,高倍镜下,可 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彼此镶嵌,无细胞间隙 表皮层上分布有多个气孔器 每个 器 对肾型的 卫细胞和中同的气孔组成。保卫细跑中含有叶绿体。有的植物表皮上分布有表皮 或腺毛。 另取鸢尾叶下表皮制片(示范)观察单子叶植物表皮结构。高倍镜下,可见表皮细胞为狭长形 状,排列整齐,有许多气孔器分布。 单子叶植物的气孔娶: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刷组成。保卫细胞为W铃状,两器膨大, ,中部胞壁 别增厚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薄壁的两端膨大,互相撑开,于是气孔开放:缺 水时,两端菱软,气孔就闭合。 单板气乳器 品 。 30气孔器的构造 2、次生保护组织结构:取椴树茎横切制片观察周皮结构。 显微镜下可见周皮由数层扁平细胞组成 包括木栓层(死细胞)、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其中木栓层属于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侧 生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组织。在局部区域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薄壁细胞,形成次生通气 组织—皮孔。 二、观察机械组织:机械组织细胞特点是细胞壁部分或全部加厚。 1、厚角组织:取南瓜茎横切制片观察厚角组织。南瓜茎表皮下方具棱角的部分即为厚角组织,其细 胞壁在细胞的角隅处加 是生活细 2、厚壁组织:在新鲜梨果肉靠近中部的部分挑取一个沙粒状的组织置于载玻片上,用两片载玻片将 其压碎,滴一滴确液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制片观黎。梨果肉细胞较大、近圆形,包围着颜色较暗 的细胞群,这些细胞为多边形,细胞壁异常加厚,细胞腔很小,具有明显的纹孔沟,称为石细胞。 三、观察输导组织:取南瓜茎纵切制片观察。 显微镜低倍镜下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 具有各种花纹的成串管状细胞,它们是多种类型的导 管。每个导管分子,均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 高倍镜下可见导管依花纹不同区分为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前者管径较小,细胞壁具有螺旋形 加厚并木质化的次生壁:后者管径较大,具有网状加厚并木质化的次生壁。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 9 - 实验三 植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 认识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特征。 [实验材料及用品] 新鲜空心莲子草叶(龙葵叶)、鸢尾叶、 南瓜茎(或玉米茎)纵、横切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培养皿、染色液 [方法与步骤] 一、保护组织的观察:保护组织分布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 1、初生保护组织结构:取新鲜空心莲子草叶(龙葵叶),撕取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高倍镜下,可 见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彼此镶嵌,无细胞间隙。表皮层上分布有多个气孔器,每个气孔 器由一对肾型的保卫细胞和中间的气孔组成。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有的植物表皮上分布有表皮 毛或腺毛。 另取鸢尾叶下表皮制片(示范)观察单子叶植物表皮结构。高倍镜下,可见表皮细胞为狭长形 状,排列整齐,有许多气孔器分布。 单子叶植物的气孔器: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为哑铃状,两端膨大, 壁薄,中部胞壁特别增厚。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薄壁的两端膨大,互相撑开,于是气孔开放;缺 水时,两端萎软,气孔就闭合。 2、次生保护组织结构:取椴树茎横切制片观察周皮结构。显微镜下可见周皮由数层扁平细胞组成, 包括木栓层(死细胞)、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其中木栓层属于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侧 生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组织。在局部区域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薄壁细胞,形成次生通气 组织——皮孔。 二、观察机械组织:机械组织细胞特点是细胞壁部分或全部加厚。 1、厚角组织:取南瓜茎横切制片观察厚角组织。南瓜茎表皮下方具棱角的部分即为厚角组织,其细 胞壁在细胞的角隅处加厚,是生活细胞。 2、厚壁组织:在新鲜梨果肉靠近中部的部分挑取一个沙粒状的组织置于载玻片上,用两片载玻片将 其压碎,滴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制片观察。梨果肉细胞较大、近圆形,包围着颜色较暗 的细胞群,这些细胞为多边形,细胞壁异常加厚,细胞腔很小,具有明显的纹孔沟,称为石细胞。 三、观察输导组织:取南瓜茎纵切制片观察。 显微镜低倍镜下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具有各种花纹的成串管状细胞,它们是多种类型的导 管。每个导管分子,均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 高倍镜下可见导管依花纹不同区分为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前者管径较小,细胞壁具有螺旋形 加厚并木质化的次生壁;后者管径较大,具有网状加厚并木质化的次生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再在镜下木质部的两侧找到染成蓝色的韧皮部,在此处可见一些口径较大的长管状细胞,即为 筛管细胞。筛管细胞也是上下相连,高倍镜下可见连接的端壁所在处稍微膨大、染色较深,即为筛 板,有些还可见到筛板上的筛孔。筛管无细胞核,其细胞质常收缩成一束,离开侧壁,两端较宽 中间较窄,这就是通过筛孔的原生质丝,比胞间连丝粗大, 特称为联络索。在筛管旁边紧贴着一至 几个染色较深、细长的伴胞。伴胞细胞质浓,具细胞核。 [附]组织离析法: 用化学药品将细胞与细胞间的中层物质溶解,使细胞分离这种化学处理方法叫做离支。根据植 物材料不同,处理方法亦不同,下面介绍两种: 1、硝酸 氯酸钾离析法 将木材或其他较坚硬的木质化材料切成火柴粗细,长约一厘米的小条,经水煮30分钟后放在试 管中,加入浓硝酸水液[用市售浓硝酸加蒸馏水1份制成],浸没材料,然后投入一小撮氯酸押,在 通风橱内将试管放在沙浴锅内,加热,一般加热到60一80℃,经15一30分钟,取出试管,用玻棒 轻搅材料,如已能散开时,取出用流水冲洗,直到硝酸洗净为止。 选取材料少许的表面皿上用番红溶液染色[也可用苯三酚与盐酸处理],最后将已染色的材料置 载玻片上, 用解剖针分散 加水及盖玻片, 进行镜检 [如不加热,亦可置室温下离析几天到半月左右,其他方法同上。] 2、醋酸 过氢化氢离析法 此法可离析一般木质化材料,材料经水者「30一60分钟]以后.切成上述大小,投入冰酸和6第 过氧化氯各半的离析液中,在60℃温箱中处理24一48小时,然后按上述步骤,冲洗、染色、镜检 [实验报告] 1.绘双子叶植物(空心莲子草或龙葵)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结构图,并引注各部分名称。 2.绘南瓜茎导管纵切面结构图,并引注各部分名称。 10-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nw,fineprint.cn
- 10 - 再在镜下木质部的两侧找到染成蓝色的韧皮部,在此处可见一些口径较大的长管状细胞,即为 筛管细胞。筛管细胞也是上下相连,高倍镜下可见连接的端壁所在处稍微膨大、染色较深,即为筛 板,有些还可见到筛板上的筛孔。筛管无细胞核,其细胞质常收缩成一束,离开侧壁,两端较宽, 中间较窄,这就是通过筛孔的原生质丝,比胞间连丝粗大,特称为联络索。在筛管旁边紧贴着一至 几个染色较深、细长的伴胞。伴胞细胞质浓,具细胞核。 [附]组织离析法: 用化学药品将细胞与细胞间的中层物质溶解,使细胞分离这种化学处理方法叫做离支。根据植 物材料不同,处理方法亦不同,下面介绍两种: 1、硝酸 氯酸钾离析法 将木材或其他较坚硬的木质化材料切成火柴粗细,长约一厘米的小条,经水煮 30 分钟后放在试 管中,加入浓硝酸水液[用市售浓硝酸加蒸馏水 1 份制成],浸没材料,然后投入一小撮氯酸押,在 通风橱内将试管放在沙浴锅内,加热,一般加热到 60-80℃,经 15-30 分钟,取出试管,用玻棒 轻搅材料,如已能散开时,取出用流水冲洗,直到硝酸洗净为止。 选取材料少许的表面皿上用番红溶液染色[也可用苯三酚与盐酸处理],最后将已染色的材料置 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分散,加水及盖玻片,进行镜检。 [如不加热,亦可置室温下离析几天到半月左右,其他方法同上。] 2、醋酸 过氯化氢离析法 此法可离析一般木质化材料,材料经水煮[30-60 分钟]以后,切成上述大小,投入冰醋酸和 6% 过氧化氯各半的离析液中,在 60℃温箱中处理 24-48 小时,然后按上述步骤,冲洗、染色、镜检。 [实验报告] 1.绘双子叶植物(空心莲子草或龙葵)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结构图,并引注各部分名称。 2.绘南瓜茎导管纵切面结构图,并引注各部分名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四根系的分区和根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 了解根系不同类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加深理解根的生理功能 2 了解根的内部结构特点,侧根发生及根瘤形态。 [实验器具] 显微镜、根的结构模型 [实验材料] 须根系植物标本、大豆根瘤永久制片、蚕豆幼根横切面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面永 [方法与步源] ·、根系的形态 1.观察羊蹄的根系,它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属直根系。 2.观察葱或狗尾草根系,它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均为不定根,届须根系。 根尖的分区 取葱根尖纵切面永久制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可分为四个区,由尖端开始: 上.根冠区:在根的最先端,全形如帽遮盖生长点,具有保护作用。其外层细胞排列疏松,能分泌粘 液,部分外围细胞已经被破坏,内层细胞小而规则,排列紧密。 2.分生区(生长点):细胞个小,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都是分裂旺盛的幼期细胞。生长点细 胞向前分化为根冠,向后分化为根的初生构造。 3 ,伸长区 生 长点之 后 细胞纵向长,并已开始出现导管和筛管的分化 4.根毛区(成熟区):位于伸长区之后具根毛的部分。其内部细胞已停止生长,分化成熟,故亦称 成熟区。 三、双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 1,根的初生结构 取蚕豆幼根横切面永久制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分清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结构,而后转为高 倍镜由外至内仔细观察。 (1)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其中某些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2)皮层:可分为三个层次。外皮层细胞与表皮相邻,排列紧密,细胞体积较小。皮层薄壁细胞层 数较多,细胞个大,呈圆形或多边形,具有发达的胞间隙。内皮层细胞一层,细胞体积也较小,排 列紧密,有凯氏带增厚,横切面为凯氏点结构。 根的初生站构简国 47双子植物根的初生 中皮 木 物文年 -11-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m,fineprint.cn
- 11 - 实验四 根系的分区和根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根系不同类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加深理解根的生理功能。 2.了解根的内部结构特点,侧根发生及根瘤形态。 [实验器具] 显微镜、根的结构模型 [实验材料] 直根系、须根系植物标本、大豆根瘤永久制片、蚕豆幼根横切面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面永 久制片) [方法与步骤] 一、 根系的形态 1.观察羊蹄的根系,它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属直根系。 2.观察葱或狗尾草根系,它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均为不定根,属须根系。 二、 根尖的分区 取葱根尖纵切面永久制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可分为四个区,由尖端开始: 1.根冠区:在根的最先端,全形如帽遮盖生长点,具有保护作用。其外层细胞排列疏松,能分泌粘 液,部分外围细胞已经被破坏,内层细胞小而规则,排列紧密。 2.分生区(生长点):细胞个小,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都是分裂旺盛的幼期细胞。生长点细 胞向前分化为根冠,向后分化为根的初生构造。 3.伸长区:在生长点之后,细胞纵向长,并已开始出现导管和筛管的分化。 4.根毛区(成熟区):位于伸长区之后具根毛的部分。其内部细胞已停止生长,分化成熟,故亦称 成熟区。 三、 双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 1.根的初生结构 取蚕豆幼根横切面永久制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分清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结构,而后转为高 倍镜由外至内仔细观察。 (1)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其中某些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2)皮层:可分为三个层次。外皮层细胞与表皮相邻,排列紧密,细胞体积较小。皮层薄壁细胞层 数较多,细胞个大,呈圆形或多边形,具有发达的胞间隙。内皮层细胞一层,细胞体积也较小,排 列紧密,有凯氏带增厚,横切面为凯氏点结构。 根的初生结构简图 表皮 外皮层 中皮层 内皮层 中柱鞘 木质部 韧皮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3)中柱:指内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组成。中柱 鞘为紧邻内皮层列紧密的一层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初生木质部成束存在,共有四束(即四 原型根),每束木质部横切面略呈三角形,辐射尖端为原生木质部,其导管口径小,是较早分化成熟 的。 后生木质部靠近轴心 导管口径大, 是较晚分化成熟的。因此 木质部的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也是四束,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细胞小排列紧密,包含筛管和伴胞,但彼此很难区别: 薄壁细胞包括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几列薄壁细胞和随部的薄壁细胞(不发达),其中木质部与韧皮 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2.根的次生构造 取棉花老根横切面永久制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外为周皮,内为维管柱。而后转为高倍镜由外至 内仔细观察。 (1)周皮:由三部分组成。最外部为木栓层,2一3层,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细胞壁栓质化。栓内 层位于周皮最内层,为薄壁细胞。木栓层与栓内层之间有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即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分裂产生的细胞向外分化形成木栓层,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三者合称周皮。 次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线 轮内是 木质部海 生质部 (2)维管柱:为周皮内所有部分的总称. 由外至内为: 初生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位于栓内层内侧,有时初生韧皮部被压扁挤毁。 次生韧皮部:居于初生韧皮部以内,形成层外方 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与初生韧皮部不易区分。 形成层:围绕在次生木质部之外,成一个圆圈,为几层排列整齐的扁平细胞组成,但只有一层细胞 其有分裂能力。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分化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分化形成次生木质部。 次生木质部:位于形成层之内,所占比例较大,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谦细胞组成。导管口 径大,细胞壁较厚,被染成红色:管胞口径小,靠近导管:木纤维口径小,细胞壁很厚,也呈红色 木薄壁细胞染成蓝色分布其间。 在较老的根中,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中还产生了一种新组织,其细胞呈径向排列,由内向外呈 放射状,即维管射线。 初生木质部:居维管束中心由一些小导管细胞组成四束,呈十字形排列。 四、单子叶柏物根的内部构造 葱根: 与棉幼根结构基本相似,但具有如下特点 (1)皮层较发达,内皮层有明显的五面增厚,横切面上呈马蹄形加厚,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 放射角处有通道细胞。 (2)初生木质部具有5或6个放射角,即5或6束。导管被染成红色,十分明显。根的最中央被大 导管占据,所以无酷部 2.玉米根:取玉米根横切面制片观察,其特点如下: (1)近表皮1~3层的皮层细胞形小壁厚,为机械组织,在老根中可替代已脱落的表皮起保护作用 (2)皮层薄壁组织在幼根中细胞排列整齐,呈同心辐射状排列,由内向外细胞逐渐增大,胞间隙发 -12-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nw,fineprint.cn
- 12 - (3)中柱:指内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组成。中柱 鞘为紧邻内皮层排列紧密的一层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初生木质部成束存在,共有四束(即四 原型根),每束木质部横切面略呈三角形,辐射尖端为原生木质部,其导管口径小,是较早分化成熟 的,后生木质部靠近轴心,导管口径大,是较晚分化成熟的。因此,木质部的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也是四束,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细胞小排列紧密,包含筛管和伴胞,但彼此很难区别。 薄壁细胞包括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几列薄壁细胞和髓部的薄壁细胞(不发达),其中木质部与韧皮 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2.根的次生构造 取棉花老根横切面永久制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外为周皮,内为维管柱。而后转为高倍镜由外至 内仔细观察。 (1)周皮:由三部分组成。最外部为木栓层,2~3 层,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细胞壁栓质化。栓内 层位于周皮最内层,为薄壁细胞。木栓层与栓内层之间有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即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分裂产生的细胞向外分化形成木栓层,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三者合称周皮。 (2)维管柱:为周皮内所有部分的总称。 由外至内为: 初生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位于栓内层内侧,有时初生韧皮部被压扁挤毁。 次生韧皮部:居于初生韧皮部以内,形成层外方, 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与初生韧皮部不易区分。 形成层:围绕在次生木质部之外,成一个圆圈,为几层排列整齐的扁平细胞组成,但只有一层细胞 具有分裂能力。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分化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分化形成次生木质部。 次生木质部:位于形成层之内,所占比例较大,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口 径大,细胞壁较厚,被染成红色;管胞口径小,靠近导管;木纤维口径小,细胞壁很厚,也呈红色; 木薄壁细胞染成蓝色分布其间。 在较老的根中,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中还产生了一种新组织,其细胞呈径向排列,由内向外呈 放射状,即维管射线。 初生木质部:居维管束中心由一些小导管细胞组成四束,呈十字形排列。 四、单子叶植物根的内部构造 1.葱根:与棉幼根结构基本相似,但具有如下特点: (1)皮层较发达,内皮层有明显的五面增厚,横切面上呈马蹄形加厚,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 放射角处有通道细胞。 (2)初生木质部具有 5 或 6 个放射角,即 5 或 6 束。导管被染成红色,十分明显。根的最中央被大 导管占据,所以无髓部。 2.玉米根:取玉米根横切面制片观察,其特点如下: (1)近表皮 1~3 层的皮层细胞形小壁厚,为机械组织,在老根中可替代已脱落的表皮起保护作用。 (2)皮层薄壁组织在幼根中细胞排列整齐,呈同心辐射状排列,由内向外细胞逐渐增大,胞间隙发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达。在老根中皮层滴壁组织细响破裂形成了通气组织。 (3)内皮层也是五面增厚,横切面为马蹄形增厚,并有通道细胞。但内皮层与葱根相比细胞增厚不 明显。 (4)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在较老的根中,中柱内除韧皮部外所有细胞都木质化增厚,因此整个中 柱既保持了输导功能,又有支持固定作用。 五、侧根的发生 观察蚕豆根横切面制片(示范),可见侧根的形成情况。侧根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 穿过皮层和表皮伸出在外,因此属内起源 六、根榴 观察大豆根瘤永久制片,可见在大豆根上有许多膨大的小指,即根瘤。 [实验报告] 】、绘蚕豆幼根描切面详图(1/4),并引线注明冬部分名称 2.绘玉米根横切面详图(1/4),并引线注明各部分名称 -13.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 13 - 达。在老根中皮层薄壁组织细胞破裂形成了通气组织。 (3)内皮层也是五面增厚,横切面为马蹄形增厚,并有通道细胞。但内皮层与葱根相比细胞增厚不 明显。 (4)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在较老的根中,中柱内除韧皮部外所有细胞都木质化增厚,因此整个中 柱既保持了输导功能,又有支持固定作用。 五、侧根的发生 观察蚕豆根横切面制片(示范),可见侧根的形成情况。侧根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 穿过皮层和表皮伸出在外,因此属内起源。 六、根瘤 观察大豆根瘤永久制片,可见在大豆根上有许多膨大的小瘤,即根瘤。 [实验报告] 1、绘蚕豆幼根横切面详图(1/4),并引线注明各部分名称。 2.绘玉米根横切面详图(1/4),并引线注明各部分名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