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二模)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咆哮苞米水疱刨根问底 B.犄角畸形绮丽风光旖旎 C.凋敝麻痹裨益刚愎自用 D.放肆噎好伺候恃才傲物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室内装修设计师多利用装饰材料来_建筑空间的不足,比如客厅过大或过窄,就装上屏 风、隔扇或镜子来改善其空间效果。 ②作为传统文化项目,上海文庙每年都以庙会的形式举行许愿活动,让莘莘学子在孔子像前 表达志向,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 ③他本来就桀骜不驯,我行我素,受此冷遇,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和主持人的劝阻,扔 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 A.弥补熏染径自 B.弥补熏陶径自 C.填补熏染径直 D.填补熏陶径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话剧团演员的表演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和表演功力与北京人 艺”的演员相比毫不逊色 B.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 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在生活中,当困难与挫折袭来的时候,有的人心如止水,颓废沮丧,放弃追求;有的人 则勇敢面对,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D.对广州房价走势的预测,某些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说法模棱两可,让不少持有观望心态的 购房者一头雾水,无法作出抉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装扮一新的"南海神号″仿古船引领着四十五艘彩船,从白鹅潭出发,驶向亚运开幕式主 会场,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停下来驻足观赏。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比不上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比不上美国、英国 等发达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虽然接连受到南方雨雪、北方干旱及农资价格上涨等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农产品出口 却能延续去年底以来的的增长态势,保持较大增幅。 D.在首届广府庙会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中,数百名巡游队员同场献艺,醒狮、腰鼓、扇舞 等七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方阵格外引人注目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游张公洞记 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泛,泊湖。湖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余起,低回久 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可四里许,抵洞 始隆然若覆墩耳
2011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二模)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咆哮 苞米 水疱 刨根问底 B.犄角 畸形 绮丽 风光旖旎 C.凋敝 麻痹 裨益 刚愎自用 D.放肆 嗜好 伺候 恃才傲物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室内装修设计师多利用装饰材料来 建筑空间的不足,比如客厅过大或过窄,就装上屏 风、隔扇或镜子来改善其空间效果。 ②作为传统文化项目,上海文庙每年都以庙会的形式举行许愿活动,让莘莘学子在孔子像前 表达志向,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 。 ③他本来就桀骜不驯,我行我素,受此冷遇,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和主持人的劝阻, 扔 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 A.弥补 熏染 径自 B.弥补 熏陶 径自 C.填补 熏染 径直 D.填补 熏陶 径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话剧团演员的表演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和表演功力与“北京人 艺”的演员相比毫不逊色。 B.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 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在生活中,当困难与挫折袭来的时候,有的人心如止水,颓废沮丧,放弃追求;有的人 则勇敢面对,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D.对广州房价走势的预测,某些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说法模棱两可,让不少持有观望心态的 购房者一头雾水,无法作出抉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装扮一新的“南海神号”仿古船引领着四十五艘彩船,从白鹅潭出发,驶向亚运开幕式主 会场,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停下来驻足观赏。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比不上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比不上美国、英国 等发达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虽然接连受到南方雨雪、北方干旱及农资价格上涨等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农产品出口 却能延续去年底以来的的增长态势,保持较大增幅。 D.在首届广府庙会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中,数百名巡游队员同场献艺,醒狮、腰鼓、扇舞 等七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方阵格外引人注目。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游张公洞记 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泛,泊湖。湖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余起,低回久 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可四里许,抵洞, 始隆然若覆墩耳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 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导,始委身 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 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雾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 大叫惊绝。巨万乳皆下垂,玲珑晶荧,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 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①、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湿,且 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昧,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 扶服过,下上凡百余级。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 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 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 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日张果②,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询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 仙人芝草,左元放③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日:“余向所睹石床、丹 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 (选自《王世贞文选》,有删改) 【注】①丹灶:炼丹的灶。②张果:即张果老,唐代道士。③左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左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名状 命名 迹之则益湿追踪 C.诡不可胜纪怪异 D.仿佛貌之耳表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低回久之 而润过之 B鱼贯而下 地欹下而湿 C.且峻级不能尽受足且益洼不可究D.石柱踞其上此亦岂其一耶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湖者,洞所从首径也 B.张生者,故尝游焉 C.即所谓仙人田也 D.张公者,故汉张道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 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导,始委身 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 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雾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 大叫惊绝。巨万乳皆下垂,玲珑晶荧,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 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①、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湿,且 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昧,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 扶服过,下上凡百余级。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 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 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 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曰张果②,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询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 仙人芝草,左元放③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 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 ” (选自《王世贞文选》,有删改) 【注】①丹灶:炼丹的灶。② 张果:即张果老,唐代道士。③左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左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名状 命名 B.迹之则益湿 追踪 C.诡不可胜纪 怪异 D.仿佛貌之耳 表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低回久之 而润过之 B.鱼贯而下 地欹下而湿 C.且峻级不能尽受足 且益洼不可究 D.石柱踞其上 此亦岂其一耶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湖者,洞所从首径也 B.张生者,故尝游焉 C.即所谓仙人田也 D.张公者,故汉张道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湖留宿时,因为半夜下起了大雨而焦急徘徊,难以入睡,等到天亮雨停,才和五位 同伴走了四里多路,抵达张公洞 B.作者一行从后洞进入,沿着陡直湿滑的石阶艰难地向下行走,途中看到了晶莹的乳石和前 人用过的石床、丹灶、盐廪等遗物。 C.张公洞狭窄险隘,低洼潮湿,洞里的乳石色彩缤纷,形状怪异,这使作者一行能既享探 险之趣,又欣赏到奇幻壮丽的景观。 D作者根据游洞经历和张道陵的事迹,指出”张公既不是汉代的张道陵,也不是唐代的张果 老,澄清了张公洞的有关传言。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 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4分) ②洞之胜,至是而既矣。(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春寒③ 陈与义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二月巴陵日日风,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 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 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分) (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对儒学的解构和重建 李泽厚 我觉得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需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 的文化神髓进行解构和重建
A.作者在湖留宿时,因为半夜下起了大雨而焦急徘徊,难以入睡,等到天亮雨停,才和五位 同伴走了四里多路,抵达张公洞。 B.作者一行从后洞进入,沿着陡直湿滑的石阶艰难地向下行走,途中看到了晶莹的乳石和前 人用过的石床、丹灶、盐廪等遗物。 C.张公洞狭窄险隘,低洼潮湿,洞里的乳石色彩缤纷,形状怪异,这使作者一行能既享探 险之趣,又欣赏到奇幻壮丽的景观。 D.作者根据游洞经历和张道陵的事迹,指出“张公”既不是汉代的张道陵,也不是唐代的张果 老,澄清了张公洞的有关传言。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 分) 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 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2)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4 分) ②洞之胜,至是而既矣。(3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春寒③ 陈与义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二月巴陵日日风,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 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写于 1125 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写于 1129 年,当时南宋 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 分) (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 。(《庄子·逍遥游》)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屈原《离骚》) (3)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对儒学的解构和重建 李泽厚 我觉得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需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 的文化神髓进行解构和重建
首先是解构。解构有两个方面:宗教方面和哲学方面。这两方面是非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譬如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构建了一整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宗教、伦理、 政治三合一”宇宙观图式。这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这是宗教,但又不完全是宗教。它 欠缺个到处活灵活现的人格神上帝来不断干预人世,但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却又是统辖、 主宰、支配、制约整个政教体制的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从“官制象天”到医药占卜。后者 到今天也还在影响人们的活动和心理。又譬如,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构建了以“天理 人欲”为核心的心性本体论。这当然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它否认人格神的上帝,本身 却是以一种不可违抗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律令展示出来的后期传统社会的意识 形态和法规秩序。它统辖、主宰、支配、制约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甚至直到今天。 儒教的特征之一是将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融成-体,形成中国式的“政教合—″,并提 升到心性本体论的哲理高度来作为信仰。“教”在这里既是人文教育又是人生信仰。因此解 构方面,首先应是将伦理道德作为个体的内心信仰、修养和情感与作为社会的外在行为、准 则和制度区分开来。同时,又由于情感信仰、理性思辨、制度设定等等各有不同的层面、位 置和意义,所以还应该从原典儒学中定位和厘清,看看从孔子开始的儒学教义各个章句在哪 个层面上具有或不具有价值,恢复原典儒学例如《论语》中所表现岀来的那种真正活泼、具 体的人间情趣,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情本体”。这样,对了解和消解传统以及今日中国的“政 教合一”或称“政治宗教”,可能颇有好处。 第二,解构之后,再“重建”否?在“教"的方面,当然不必模仿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再去 塑建人格神的上帝。但是否可以考虑回到“天地国亲师″—那松散而灵活、没有人格神 上帝的儒学的“宗教”传统呢?这个“宗教”所具有的含糊性和开放性,使它可以有-个广 阔的自由的解释空间。对老百姓,它可以包容对人格神的崇拜礼仪;对“君子”们,它可以 是某种心灵寄托、行为规范、生活归依。重要的是,“天地国亲师”不能复旧,它本身也需
首先是解构。解构有两个方面:宗教方面和哲学方面。这两方面是非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譬如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构建了一整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宗教、伦理、 政治三合一”宇宙观图式。这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这是宗教,但又不完全是宗教。它 欠缺一个到处活灵活现的人格神上帝来不断干预人世,但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却又是统辖、 主宰、支配、制约整个政教体制的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从“官制象天”到医药占卜。后者 到今天也还在影响人们的活动和心理。又譬如,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构建了以“天理 人欲”为核心的心性本体论。这当然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它否认人格神的上帝,本身 却是以一种不可违抗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律令展示出来的后期传统社会的意识 形态和法规秩序。它统辖、主宰、支配、制约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甚至直到今天。 儒教的特征之一是将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融成一体,形成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并提 升到心性本体论的哲理高度来作为信仰。“教”在这里既是人文教育又是人生信仰。因此解 构方面,首先应是将伦理道德作为个体的内心信仰、修养和情感与作为社会的外在行为、准 则和制度区分开来。同时,又由于情感信仰、理性思辨、制度设定等等各有不同的层面、位 置和意义,所以还应该从原典儒学中定位和厘清,看看从孔子开始的儒学教义各个章句在哪 个层面上具有或不具有价值,恢复原典儒学例如《论语》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活泼、具 体的人间情趣,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情本体”。这样,对了解和消解传统以及今日中国的“政 教合一”或称“政治宗教”,可能颇有好处。 第二,解构之后,再“重建”否?在“教”的方面,当然不必模仿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再去 塑建人格神的上帝。但是否可以考虑回到“天地国亲师”——那松散而灵活、没有人格神 上帝的儒学的“宗教”传统呢?这个“宗教”所具有的含糊性和开放性,使它可以有一个广 阔的自由的解释空间。对老百姓,它可以包容对人格神的崇拜礼仪;对“君子”们,它可以 是某种心灵寄托、行为规范、生活归依。重要的是,“天地国亲师”不能复旧,它本身也需
要一番解构和重建。例如需要把它从过去的政治宗教即“政教合-—″的传统中解放岀来,它 不应再是“好皇帝”和“君师合—”的政治体制和幻想信仰,恰恰应该在这里强调改“君ˆ 为“国”的重要意义,这“国”不再指任何政府、政体、政制,而是指较含混而宽广地对历 史——文化共同体的某种心理认同。于是,“天地国亲师”便可以成为中国人对宇宙自然、 家园乡土、父母夫妻、兄弟朋友、师长同学以及文化传统的某种道德和超道德的情感认同和 精神皈依。它不再具有政治的和社会性道德的性质功能,却具有准宗教性的功能和内容。如 果今天从《论语》到《菜根谭》到《三字经》等等再作岀某种新的摘录编选,重要的是加以 新的解说发挥,它们不也可以与《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起着同样的慰安人际、 稳定社会、健康身心的功能作用吗? 在“学”的方面,则似乎不必再去重建各种“气”本体、“心性”本体的哲学体系了。“情 本体”可以替代它们。因为“情本体”恰恰是是无本体,“本体”即在真实的情感和情感的 真实之中。它以把握、体认、领悟当下的及艺术中的真情和“天人交会”为依归,而完全不 再去组建、构造某种“超越″来统治人们。它所展望的只是平凡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 由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节选自《〈论语今读〉前言》,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 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董仲舒、朱熹是中国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他们的学说都体现了宗教性与哲学性相互交 织的特点。 B.从中医和占卜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汉代儒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体 验和行为 C.从孔子的儒学开始,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形式就始终影响着社会的观念体系 和意识形态 D.今天读解《论语》,要把儒学从"政教合一″中解放出来,发挥它在安慰人际、稳定社会 等方面的作 E."情本体”是重建儒学哲学体系的关键,即以领悟当下的和艺术中的真情为依归,建立新 的学说。 13.对天地国亲师”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它为例,旨在说明在宗教″方面,儒学要重塑人格神,让百姓去敬拜他
要一番解构和重建。例如需要把它从过去的政治宗教即“政教合一”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它 不应再是“好皇帝”和“君师合一”的政治体制和幻想信仰,恰恰应该在这里强调改“君” 为“国”的重要意义,这“国”不再指任何政府、政体、政制,而是指较含混而宽广地对历 史——文化共同体的某种心理认同。于是,“天地国亲师”便可以成为中国人对宇宙自然、 家园乡土、父母夫妻、兄弟朋友、师长同学以及文化传统的某种道德和超道德的情感认同和 精神皈依。它不再具有政治的和社会性道德的性质功能,却具有准宗教性的功能和内容。如 果今天从《论语》到《菜根谭》到《三字经》等等再作出某种新的摘录编选,重要的是加以 新的解说发挥,它们不也可以与《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起着同样的慰安人际、 稳定社会、健康身心的功能作用吗? 在“学”的方面,则似乎不必再去重建各种“气”本体、“心性”本体的哲学体系了。“情 本体”可以替代它们。因为“情本体”恰恰是是无本体,“本体”即在真实的情感和情感的 真实之中。它以把握、体认、领悟当下的及艺术中的真情和“天人交会”为依归,而完全不 再去组建、构造某种“超越”来统治人们。它所展望的只是平凡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 由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节选自《〈论语今读〉前言》,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董仲舒、朱熹是中国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他们的学说都体现了宗教性与哲学性相互交 织的特点。 B.从中医和占卜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汉代儒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体 验和行为。 C.从孔子的儒学开始,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道德形式就始终影响着社会的观念体系 和意识形态。 D.今天读解《论语》,要把儒学从“政教合一”中解放出来,发挥它在安慰人际、稳定社会 等方面的作用。 E.“情本体”是重建儒学哲学体系的关键,即以领悟当下的和艺术中的真情为依归,建立新 的学说。 13.对“天地国亲师”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以它为例,旨在说明在“宗教”方面,儒学要重塑人格神,让百姓去敬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