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 2011.0 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共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精湛/绽裂绮丽/涟漪吭声/引吭高歌 B.拓本/鞭挞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 C.讥诮′蹊跷癖好/譬如渐染/循序渐进 D.情愫/塑料渎职/疑窦强劲/强词夺理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虽然国家对“低碳”理念大力宣传,同时有关部门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 律法规对行业的“低碳”标准进行了规范,但我们许多生产“环保、低碳”产品 的企业不重视产品的宣传,以致产品虽好却无人问津。企业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 面呢?首先,企业的高层要有高山仰止的战略眼光。其次,立即开展品牌宣传。 现在不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时代了,你如果还顾虑重重,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A.制定B.无人问津C.高山仰止D.人怕出名猪怕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6月,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格再创新高,达到211万美元,创造这 个纪录的人是有“中国私募基金教父”之称的赵丹阳。 B.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为了海内外各大
2011年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2011.01 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共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精湛. / 绽.裂 绮.丽 / 涟漪. 吭.声 / 引吭.高歌 B.拓.本 / 鞭挞. 依偎. / 煨.汤 露.宿 / 原形毕露. C.讥诮. / 蹊跷. 癖.好 / 譬.如 渐.染 / 循序渐.进 D.情愫. / 塑.料 渎.职 / 疑窦. 强.劲 / 强.词夺理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国家对“低碳”理念大力宣传,同时有关部门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 律法规对行业的“低碳”标准进行了规范,但我们许多生产“环保、低碳”产品 的企业不重视产品的宣传,以致产品虽好却无人问津。企业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 面呢?首先,企业的高层要有高山仰止的战略眼光。其次,立即开展品牌宣传。 现在不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时代了,你如果还顾虑重重,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A.制定 B.无人问津 C.高山仰止 D.人怕出名猪怕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8年6月,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格再创新高,达到211万美元,创造这 个纪录的人是有“中国私募基金教父”之称的赵丹阳。 B.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为了海内外各大
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2010年7月16日,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发生了骚乱,据警方统计,骚乱人群烧 毁民房、商铺908家,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欧元以上。 D.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歌《重逢》,旋律优美,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 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精神。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 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 、本大题12小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 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 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 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 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 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 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梱红绉”之语。又命公 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 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 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
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2010年7月16日,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发生了骚乱,据警方统计,骚乱人群烧 毁民房、商铺908家,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欧元以上。 D.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歌《重逢》,旋律优美,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 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精神。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 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 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①②④ 二、本大题12小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 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 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 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 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 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 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 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 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 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
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盖寓微词也。又云:“游 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 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 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 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③之时矣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 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易箦:指弥留之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旋除删定官 解除 B.其得上眷如此 亲属 C.盖寓微词也 细微 D.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显露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B.为论者所斥 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公勉为之出 C.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D.其得上眷如此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韩侂胄固欲其出 7.下列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游)天资慷慨,喜任侠 B.(韩侂胄)又命公勺青衣泉 C.谢事(于)山阴泽中 D.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人)故作为歌诗 8.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3分) ①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③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④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⑤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 ⑥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盖寓微.词也。又云:“游 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 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 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 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③之时矣。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 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易箦:指弥留之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旋除.删定官 解除 B.其得上眷.如此 亲属 C.盖寓微.词也 细微 D.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显露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B.为.论者所斥 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公勉为.之出 C.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D.其.得上眷如此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韩侂胄固欲其.出 7.下列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天资慷慨,喜任侠 B.(韩侂胄)又命公勺青衣泉 C.谢事(于)山阴泽中 D.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人)故作为歌诗 8.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 (3分) ①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③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④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⑤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 ⑥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⑥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 作为陆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 然任用陆游为官。 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 来,共同商讨计策。 D.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 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拟论姚莹功罪状① (清)鲁一同 守边之士,皆威信千里,坐摧强寇。用之则边境安,舍之则.戎心启。故延 寿②不赏,汉臣寒心;道济③见杀,宋疆日蹙。何者?忠孝勇猛之士,敌人所 构..忌,谗间所由横生,徒以纤芥之间,卒銈④吏议,使折冲奇士旋踵及身 为世深戒,诚可痛也! 窃见前台湾道姚莹,忠勤文武,守边数年,横塞夷虏之冲。虏尝三犯之,摧 败夺气以去。军兴以来,南接广闽,北连江浙,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台湾地 广不过一大郡,卒不过千人,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往者.和议初成,佥谓可恃。厦门旋覆,浙东再躏。准今视昔,和之不可信 可见于.此矣。今信逆虏反复之说,轻折捐.命之臣,摧败士气,为夷复仇。 夷自定海以来,小入覆军,大入夺城,焚杀淫掠,动以万计。就如逆虏失风被剿, 送死东陲,亦足以雪数年之深耻,偿士卒之冤痛。 奉命守土,惟敌是求。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诸臣守义,死节于下。 以守则.固,以和则久。国体事机,亦无损缺。臣见其功,未见其罪。 窃料夷人张其凶暴咆哮中国深入腹地得而不有非有余力而不肯施技止此也 使边将皆如莹等出万死不一顾返之计纵不百全胜负之理亦当相较或未易量。 今怵其诡说,变易有功之臣。莹等一去,海外孤危。后有来者.,避畏吏议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 作为陆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 然任用陆游为官。 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 来,共同商讨计策。 D.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 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拟论姚莹功罪状① (清)鲁一同 守边之士,皆威信千里,坐摧强寇。用之则边境安,舍之则.戎心启。故延 寿②不赏,汉臣寒心;道济③见杀,宋疆日蹙。何者?忠孝勇猛之士,敌人所 构..忌,谗间所由横生,徒以纤芥之间,卒絓④吏议,使折冲奇士旋踵及身, 为世深戒,诚可痛也! 窃见前台湾道姚莹,忠勤文武,守边数年,横塞夷虏之冲。虏尝三犯之,摧 败夺气以去。军兴以来,南接广闽,北连江浙,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台湾地 广不过一大郡,卒不过千人,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往者.和议初成,佥谓可恃。厦门旋覆,浙东再躏。准今视昔,和之不可信 可见于.此矣。今信逆虏反复之说,轻折捐.命之臣,摧败士气,为夷复仇。 夷自定海以来,小入覆军,大入夺城,焚杀淫掠,动以万计。就如逆虏失风被剿, 送死东陲,亦足以雪数年之深耻,偿士卒之冤痛。 奉命守土,惟敌是求。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诸臣守义,死节于下。 以守则.固,以和则久。国体事机,亦无损缺。臣见其功,未见其罪。 窃料夷人张其凶暴咆哮中国深入腹地得而不有非有余力而不肯施技止此也 使边将皆如莹等出万死不一顾返之计纵不百全胜负之理亦当相较或未易量。 今怵其诡说,变易有功之臣。莹等一去,海外孤危。后有来者.,避畏吏议
孰敢击贼?边吏解体,辱军之将有所.饰其耻,率相委而去。东南之祸未有艾.也。 且国家诛诸将以委城,而罪莹以敢战。进退之义,臣未得其中。谓宜湔雪莹罪, 激励有功,以劝.来者 谨状。 【注】①姚莹,台湾兵备道,曾带兵击败入侵的英军。事后,英政府对清政府施 加压力,要求严惩姚莹。朝廷迫于压力将姚莹革职。②延寿,是甘延寿,他是西 汉末年的将军。③道济,是檀道济,他是南朝名将。④銈:触犯,影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人所构.忌构造 B.轻折捐.命之臣捐助 C.东南之祸未有艾,也停止 D.激励有功,以劝.来者劝说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和之不可信可见于.此矣往者.和议初成 沛大恩于.上后有来者.,避畏吏议 舍之则.戎心启敌人所.构忌 以守则.固辱军之将有所.饰其耻 12.下列句子中,都是表现姚莹“功绩”的一组是(3分) ①横塞夷虏之冲 ②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 ③逆虏失风被剿,送死东陲 ④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 ⑤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⑥谓宜湔雪莹罪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孰敢击贼?边吏解体,辱军之将有所.饰其耻,率相委而去。东南之祸未有艾.也。 且国家诛诸将以委城,而罪莹以敢战。进退之义,臣未得其中。谓宜湔雪莹罪, 激励有功,以劝.来者。 谨状。 【注】①姚莹,台湾兵备道,曾带兵击败入侵的英军。事后,英政府对清政府施 加压力,要求严惩姚莹。朝廷迫于压力将姚莹革职。②延寿,是甘延寿,他是西 汉末年的将军。③道济,是檀道济,他是南朝名将。④絓:触犯,影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敌人所构.忌 构造 B.轻折捐.命之臣 捐助 C.东南之祸未有艾.也 停止 D.激励有功,以劝.来者 劝说 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和之不可信可见于.此矣 往者.和议初成 B. A. 沛大恩于.上 后有来者.,避畏吏议 舍之则.戎心启 敌人所.构忌 D. C. 以守则.固 辱军之将有所.饰其耻 12.下列句子中,都是表现姚莹“功绩”的一组是 (3分) ①横塞夷虏之冲 ②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 ③逆虏失风被剿,送死东陲 ④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 ⑤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⑥谓宜湔雪莹罪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