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姻(yin)缘埋(mdi)怨 篡(cuan)夺 咄(duo) 咄逼人、 B.纰缪(mou) 未遂(sui) 离间(jidn) 处(ch) 境艰难 C.专横(heng)冠(guan)冕 戕( qIang)害 所向披靡(m) D.秩(zhi)序挖掘(jue) 症( zheng)结 向隅(6u) 而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别烦躁隔漠鳏寡孤独故弄玄虚 B.迟延鲁莽渊源暴殄天物归根结蒂 C.罪蘖挑唆愜惶垂暮之年步履维艰 D.禀赋帷幄国粹无以附加残羹冷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不容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在长 期航行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认识了南沙群岛。 ②作为独具个性魅力的红色主旋律大戏,《新四军女兵》生动塑造了一群红色年 代新四军女兵形象,青春、时尚的气息 着广大观众。 ③在美国男篮职业联赛2011赛季总决赛中,迈阿密热火队没有笑到最后,詹姆 斯低迷的状态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议论,个中 难以揣测。 A.置疑传染委屈B.质疑传染委曲 C.质疑感染委屈D.置疑感染委曲
2010-2011 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姻(yīn)缘 埋(mái)怨 篡(cuàn)夺 咄(duō) 咄逼人、 B.纰缪(móu) 未遂(suì) 离间(jiàn) 处(chǔ) 境艰难 C.专横(hèng) 冠(guān)冕 戕(qiāng)害 所向披靡(mǐ) D.秩(zhì)序 挖掘(jué) 症(zhēng)结 向隅(ǒu) 而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别 烦躁 隔漠 鳏寡孤独 故弄玄虚 B.迟延 鲁莽 渊源 暴殄天物 归根结蒂 C.罪糵 挑唆 恓惶 垂暮之年 步履维艰 D.禀赋 帷幄 国粹 无以附加 残羹冷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不容 ;早在公元前 2 世纪,中国人就在长 期航行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认识了南沙群岛。 ②作为独具个性魅力的红色主旋律大戏,《新四军女兵》生动塑造了一群红色年 代新四军女兵形象,青春、时尚的气息 着广大观众。 ③在美国男篮职业联赛 2011 赛季总决赛中,迈阿密热火队没有笑到最后,詹姆 斯低迷的状态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议论,个中 难以揣测。 A.置疑 传染 委屈 B.质疑 传染 委曲 C.质疑 感染 委屈 D.置疑 感染 委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了解,打人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工人们个个意兴阑珊,坚决不让开发商离开, 场面一度处于僵持状态 B.李晓燕说,长期的合作培养出的师生间这份举案齐眉的深厚感情,是任何事情 也破坏不了的。 C.杜甫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描写和抒情,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 有柔情也有刚烈。 D.在装修之前,房主经常在家徒四壁的新房里转悠转悠,反复构想如何最有效地 利用这有限的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地方官的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奉承甚 至赞扬,这就使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B.《定风波》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词中寄寓了作者洒脱、放 达的心胸,也表达了他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C.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 旧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D.承受着丧夫离乡之痛,李清照在辗转逃亡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珍爱的文物和 古籍,还意外地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阅读下面的文字 文学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认识内容还是人。一个时代的文学可以反映这 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这各个方面的状况其实都是人的 状况。文学成为人用来反照自身的镜子。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界的历史就是人 的自我认识的历史 在古希腊的文学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关于人的观念。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 信念,认为人同神是相通的,人在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都能达到像神一样完美 他们庄严地宣告,“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是第一重要的” (伯里克利语)。因此,正如希腊神话里的神都具有人性一样,《荷马史诗》中 的人也无不放射着神性的光彩。那些人间的英雄们,无论是奥德修,还是阿喀琉 斯,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他们敢于同神斗智、同神搏力,在神的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了解,打人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工人们个个意兴阑珊,坚决不让开发商离开, 场面一度处于僵持状态。 B.李晓燕说,长期的合作培养出的师生间这份举案齐眉的深厚感情,是任何事情 也破坏不了的。 C.杜甫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描写和抒情,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 有柔情也有刚烈。 D.在装修之前,房主经常在家徒四壁的新房里转悠转悠,反复构想如何最有效地 利用这有限的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地方官的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奉承甚 至赞扬,这就使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B.《定风波》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词中寄寓了作者洒脱、放 达的心胸,也表达了他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C.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 旧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D.承受着丧夫离乡之痛,李清照在辗转逃亡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珍爱的文物和 古籍,还意外地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阅读下面的文字 文学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认识内容还是人。一个时代的文学可以反映这 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这各个方面的状况其实都是人的 状况。文学成为人用来反照自身的镜子。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界的历史就是人 的自我认识的历史。 在古希腊的文学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关于人的观念。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 信念,认为人同神是相通的,人在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都能达到像神一样完美。 他们庄严地宣告,“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是第一重要的” (伯里克利语)。因此,正如希腊神话里的神都具有人性一样,《荷马史诗》中 的人也无不放射着神性的光彩。那些人间的英雄们,无论是奥德修,还是阿喀琉 斯,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他们敢于同神斗智、同神搏力,在神的面
前也毫不逊色。《荷马史诗》所奏响的正是这样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 的颂歌 但是中世纪的文学却表现出了对人的另外一种认识。在中古的那些用拉丁文写成 的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里,人被解释成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 人无力自救,只有信仰和崇敬上帝,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获得拯救。在这种解 释里,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这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的贬低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 的大倒退 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发现了人,再度把人提升到与神并驾齐驱的地位,而且还进 步肯定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自我 认识的这种新进展。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都 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在自己的作品 里塑造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性格,表现了人的各种世俗的情欲,颂扬了人的各种品 性和美德,体现出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 神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里的这种人的观念被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 所继承,并分别向两个极端发展。新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理性,主张人的 个体性要服从人的群体性。高乃依的悲剧《熙德》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观念 它描写了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责任感如何高于爱情、理性如何战胜情感的。与此相 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 放,这可从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们看出。 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又可以看到关于人的一种新见解。在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那里,人身上的神性光彩已经消褪,人成为现实的人,成为在一定的社 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人的现实的社会性造成了人各种各样的遭遇,形成了人各种 各样的性格。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巨大成就就在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着现实 人的不朽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通过人来说明社会,又通过社会来说明人如何改 造、如何提高和如何发展 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是从抽象的人转向社会的人,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 人则从社会的人再次转向抽象的人。但又不是转向古希腊的那种放射着神性光辉 的完美的人,而是转向一种丑陋的、残缺的、畸形的、孤独的、充满着各种阴暗 心理和罪恶冲动的人。现代主义作家完全丧失了对人的乐观信仰,被一种悲观的 绝望的情绪所代替。在他们眼里,人不仅褪尽了神性的光辉,甚至连人性也没有 了,完全变成了“物”和“魔”。“我是谁一一我是心灵驱使的小丑”,“我永 远是多余的”,“他人就是地狱”,“使我感到荒诞的不是任何社会制度,而是 人本身”,这些话最能代表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基本看法。 6、下列关于“文学与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对“人”的认识,从本质上说,文学发展史就是人类 的发展史
前也毫不逊色。《荷马史诗》所奏响的正是这样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 的颂歌。 但是中世纪的文学却表现出了对人的另外一种认识。在中古的那些用拉丁文写成 的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里,人被解释成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 人无力自救,只有信仰和崇敬上帝,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获得拯救。在这种解 释里,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这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的贬低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 的大倒退。 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发现了人,再度把人提升到与神并驾齐驱的地位,而且还进一 步肯定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自我 认识的这种新进展。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都 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在自己的作品 里塑造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性格,表现了人的各种世俗的情欲,颂扬了人的各种品 性和美德,体现出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 神。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里的这种人的观念被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 所继承,并分别向两个极端发展。新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理性,主张人的 个体性要服从人的群体性。高乃依的悲剧《熙德》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观念, 它描写了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责任感如何高于爱情、理性如何战胜情感的。与此相 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 放,这可从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们看出。 从 19 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又可以看到关于人的一种新见解。在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那里,人身上的神性光彩已经消褪,人成为现实的人,成为在一定的社 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人的现实的社会性造成了人各种各样的遭遇,形成了人各种 各样的性格。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巨大成就就在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着现实 人的不朽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通过人来说明社会,又通过社会来说明人如何改 造、如何提高和如何发展。 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是从抽象的人转向社会的人,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 人则从社会的人再次转向抽象的人。但又不是转向古希腊的那种放射着神性光辉 的完美的人,而是转向一种丑陋的、残缺的、畸形的、孤独的、充满着各种阴暗 心理和罪恶冲动的人。现代主义作家完全丧失了对人的乐观信仰,被一种悲观的、 绝望的情绪所代替。在他们眼里,人不仅褪尽了神性的光辉,甚至连人性也没有 了,完全变成了“物”和“魔”。“我是谁——我是心灵驱使的小丑”,“我永 远是多余的”,“他人就是地狱”,“使我感到荒诞的不是任何社会制度,而是 人本身”,这些话最能代表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基本看法。 6、下列关于“文学与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对“人”的认识,从本质上说,文学发展史就是人类 的发展史
B.文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人,是人用来反照自身生存、发展状况,认识自我的镜 子 C.文学对人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形成了对人的正确而全面的看 D.文学中的“人”都是虚构的,任何时期的文学都不可能真实地揭示“人”的本 性 7、下列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放射着神性的光彩,其中的人物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 奏响的是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的颂歌。 B.中世纪文学认为人是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的,只有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 获得拯救,把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是对人的贬低 C.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体现出反对神权 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D.现代主义文学把人妖魔化,人在作家笔下,褪尽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成了丑 陋的、充满着各种阴暗心理和罪恶冲动的物和魔,这和把人完全神化同样有害无 益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信念,表现了人神相通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最重 要的,人的地位比神更尊贵 B.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都是继承文艺复兴时期激励个性自由发展 的人文主义文学观发展而成的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现实的不朽的典型形象,刻画了人的 各种各样的性格,是对人的认识的理性回归。 D.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 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力学,家贫,尝从人借书以读。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 辄刺问虏中事,上疏请饬边备,仍奏河北利害。后契丹至澶渊,真宗识其名,特 改大理寺丞、知安阳县
B.文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人,是人用来反照自身生存、发展状况,认识自我的镜 子。 C.文学对人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形成了对人的正确而全面的看 法。 D.文学中的“人”都是虚构的,任何时期的文学都不可能真实地揭示“人”的本 性。 7、下列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放射着神性的光彩,其中的人物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 奏响的是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的颂歌。 B.中世纪文学认为人是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的,只有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 获得拯救,把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是对人的贬低。 C.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体现出反对神权 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D.现代主义文学把人妖魔化,人在作家笔下,褪尽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成了丑 陋的、充满着各种阴暗心理和罪恶冲动的物和魔,这和把人完全神化同样有害无 益。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信念,表现了人神相通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最重 要的,人的地位比神更尊贵。 B.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都是继承文艺复兴时期激励个性自由发展 的人文主义文学观发展而成的。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现实的不朽的典型形象,刻画了人的 各种各样的性格,是对人的认识的理性回归。 D.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 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力学,家贫,尝从人借书以读。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 辄刺问虏中事,上疏请饬边备,仍奏河北利害。后契丹至澶渊,真宗识其名,特 改大理寺丞、知安阳县
入权三司盐铁判官,判度支勾院。京城东南有泉涌出,为筑祥源观,男女徒跣奔 走瞻拜。布论之曰:“明朝不宜以神怪衙愚俗。”遂忤宰相意。又与徐奭、麻温 其试开封府进士,而奭潜发封卷视之。降监邓州税,徙知宿州 时越州守阙,寇准曰:“越州有职分田,岁入且厚,今争者颇众,非廉士莫可予。” 乃徙布越州。有祖讼其孙者“醉酒詈我”,已而悔,日哭于庭曰:“我老无子, 赖此孙以为命也。”布闻之,贷其死,上书自劾,朝廷亦不之责。 寇准贬,布亦徙建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岁余,出为梓州路转运使。富顺监 盐井,岁久卤薄而课存,主者至破产,或鬻子孙不能偿。布奏除之。迁祠部郎中, 擢江、淮置制发运使。前使者多聚山海珍异之物以饷权要,布一切罢去 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还,拜右谏议大夫、知真定府。或欲省河北兵 布言:“契丹、西夏方窥伺中国,备未可弛也。”筑甬道属滹沱河,跨绝泥潦。 未几,为龙图阁直学士,徙澶州。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布力言平非降 贼者。复徙真定,未至,召为枢密副使。 布纯约自守,及秉政,无所建明。子逊尝上书,诋大臣及布皆为不才,御史鱼周 询因奏疏曰:“布不才,其子能知之。”乃以尚书工部侍郎罢知河阻。议者以周 询引逊语逐其父,为不知体。皇祐间,诏陪祀明堂,称疾不赴 始,布归洛中,作五知堂,谓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也。卒,赠太子太 傅,谥恭惠。 (选自《宋史·任布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请饬边备 饬:整顿,整治 B.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 奉:奉命。 C.或欲省河北兵 省:减少 D.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 收:收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尝从人借书以读 ②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留在汉者 B.①乃徙布越州 ②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地动所从方起 C.①岁久卤薄而课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
入权三司盐铁判官,判度支勾院。京城东南有泉涌出,为筑祥源观,男女徒跣奔 走瞻拜。布论之曰:“明朝不宜以神怪衒愚俗。”遂忤宰相意。又与徐奭、麻温 其试开封府进士,而奭潜发封卷视之。降监邓州税,徙知宿州。 时越州守阙,寇准曰:“越州有职分田,岁入且厚,今争者颇众,非廉士莫可予。” 乃徙布越州。有祖讼其孙者“醉酒詈我”,已而悔,日哭于庭曰:“我老无子, 赖此孙以为命也。”布闻之,贷其死,上书自劾,朝廷亦不之责。 寇准贬,布亦徙建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岁余,出为梓州路转运使。富顺监 盐井,岁久卤薄而课存,主者至破产,或鬻子孙不能偿。布奏除之。迁祠部郎中, 擢江、淮置制发运使。前使者多聚山海珍异之物以饷权要,布一切罢去。 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还,拜右谏议大夫、知真定府。或欲省河北兵, 布言:“契丹、西夏方窥伺中国,备未可弛也。”筑甬道属滹沱河,跨绝泥潦。 未几,为龙图阁直学士,徙澶州。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布力言平非降 贼者。复徙真定,未至,召为枢密副使。 布纯约自守,及秉政,无所建明。子逊尝上书,诋大臣及布皆为不才,御史鱼周 询因奏疏曰:“布不才,其子能知之。”乃以尚书工部侍郎罢知河阳。议者以周 询引逊语逐其父,为不知体。皇祐间,诏陪祀明堂,称疾不赴。 始,布归洛中,作五知堂,谓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也。卒,赠太子太 傅,谥恭惠。 (选自《宋史·任布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请饬边备 饬:整顿,整治。 B.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 奉:奉命。 C.或欲省河北兵 省:减少。 D.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 收:收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尝从人借书以读 ②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留在汉者 B.①乃徙布越州 ②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地动所从方起 C.①岁久卤薄而课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