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 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笞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素;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一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豆豉/奢侈 单薄/刻遵 赝品/义愤填鹰 B.即使/觊觎 倾轧/轧钢 狙击/含英咀华 C.慨叹/楷模 狼藉/蕴藉 炮烙/一丘之貉 D.渣滓/恣意 倒退/倒影 辍学/掇拾旧闻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 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 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近 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
2011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 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素;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一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豆豉/奢侈 单薄/刻薄 赝品/义愤填膺 B.即使/觊觎 倾轧/轧钢 狙击/含英咀华 C.慨叹/楷模 狼藉/蕴藉 炮烙/一丘之貉 D.渣滓/恣意 倒退/倒影 辍学/掇拾旧闻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 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 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 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近 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
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韵观 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 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C.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 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 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变流的扩大,西方媒体 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 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它是茶 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 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二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 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②③④①⑤B.②③④⑤①C.⑤②④③①D.⑤②④①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 别将。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 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长为兖峨刺 史.,侃斩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 甚众。栅申矢尽,南军不迭,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散骑常侍。八年迁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 容用事,与之并省③,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 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韵观 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 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C.2010 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 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 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变流的扩大,西方媒体 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 2000 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 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____。______,它是茶 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_____。 ______。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 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二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 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②③④①⑤ B.②③④⑤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④①③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 别将。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 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长为兖峨刺 史.,侃斩 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 甚众。栅申矢尽,南军不迭,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散骑常侍。八年迁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 容用事,与之并省①,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 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太清元年,会大举北线。侃劝元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 至,侃频劝采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 军败,侃结阵而还 二年,侯景反,攻陷历阳,及逼京师,众皆~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 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 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 侃。侃谓日:“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子,幸汝早能杀之。”贼感 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朱异、张绾议欲岀击之,高祖以问侃,侃 日:“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出人 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 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 桥赴水,死者太半。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 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选择自《梁书羊侃传》,有删改) 【注】①省:中央官署名,此指尚书省。②高祖:即粱武帝;在位的年号有 大通、太清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安可久淹异域 埋没 B.侃斩其使者以徇 示众 C.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 驻扎 D.岂复让此一子 考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一组是3分) A.乃夜溃围而出/侃结阵而还 B.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太半
太清元年,会大举北线。侃劝元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 至,侃频劝采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 军败,侃结阵而还。 二年,侯景反,攻陷历阳,及逼京师,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 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 水沃火,火 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 侃。侃谓日:“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 之。”贼感 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②以问侃,侃 日:“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_出人 若少,不足 破贼;若多,则—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 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 桥赴水,死者太 半。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 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选择自《梁书•羊侃传》,有删改) 【注】①省:中央官署名,此指尚书省。②高祖:即粱武帝;在位的年号有 大通、太清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生安可久淹异域 埋没 B.侃斩其使者以徇 示众 C.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 驻扎 D.岂复计此一子 考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一组是 (3 分) A.乃夜溃围而出/侃结阵而还 B.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太半
C.我床非阉人所坐/侃长子鷟为景所获 D.一日一夜乃出魏境/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 7.下列选项中,分别能够表现羊侃“谋”和“勇”的一组是 (3分) A.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B.侃频劝采其远来可击/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C.众皆恂惧,侃伪称得射书/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D.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羊侃先是拒绝魏帝高官厚禄的拉拢,后又无惧魏军重重围堵,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突破重围,一同归梁朝,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B.羊侃回到梁朝之后,得到了梁高租的赏识,并且受到器重,在任尚书时,他 能够坚守节操。不和当时朝中的权贵、宦官结交。 C.太清元年,梁朝发兵攻打北魏,羊侃数次献策,但都不被接纳,最终梁军大 败,而羊侃的部队由于指挥有方,得以安全撤退。 D.京师被围,朝中有人主张出城迎战,,羊侃坚决反对,梁高祖依然派羊侃率 领军队出城迎战,结果梁军不战而退,死者大半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今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 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4分) ②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3分) 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浪淘沙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 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0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 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 他怎样的心境》?(3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接前3题计分)(6 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孟子《鱼我 所欲也》)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 易《琵琶行》)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4)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我床非阉人所坐/侃长子鷟为景所获 D.一日一夜乃出魏境/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 7.下列选项中,分别能够表现羊侃“谋”和“勇”的一组是 (3 分) A.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B.侃频劝采其远来可击/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C.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D.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 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羊侃先是拒绝魏帝高官厚禄的拉拢,后又无惧魏军重重围堵,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突破重围,一同归梁朝,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B.羊侃回到梁朝之后,得到了梁高租的赏识,并且受到器重,在任尚书时,他 能够坚守节操。不和当时朝中的权贵、宦官结交。 C.太清元年,梁朝发兵攻打北魏,羊侃数次献策,但都不被接纳,最终梁军大 败,而羊侃的部队由于指挥有方,得以安全撤退。 D.京师被围,朝中有人主张出城迎战,,羊侃坚决反对,梁高祖依然派羊侃率 领军队出城迎战,结果梁军不战而退,死者大半。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 分)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今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 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 2)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4 分) ②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 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 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 他怎样的心境》?(3 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接前 3 题计分)(6 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 。(孟子《鱼我 所欲也》)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 。(白居 易《琵琶行》) (3)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苏轼《赤壁赋》) (4)元嘉草草,____ ,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 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 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 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 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 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 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_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 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交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 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没有“神”,不管“形” 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 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 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 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一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 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 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 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 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 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 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 “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 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 系。它理应包 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 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 会妨碍我们对中国 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交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 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 没有“神”,不管“形” 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 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 重“意”,因为“神” 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 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一神似”、“神韵”的重要 条件:“意”既是中国 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 观意志、情思、画的意 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 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 似无严格的界定:这 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