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诗歌的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领悟 自然天成:景物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甚至看不出有所选择加工,其中所包蕴的情志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物性即我情,几乎感受不 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景物虽然有所选择和加工,但仍然保持着原本形态,情感溶解、渗透在景物之中,没有直露、强加的痕迹。 移情于景: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 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 因情造景:如果景物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那就是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寓深情于人事叙述之中。 情 借举止抒情:特定情境中的表情和举止,是一个人当时情感和心理的直接显现,抓住它,往往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情达意之效 借比喻抒情:以此物喻彼物,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借象征抒情:通过某一特定的形象,隐喻、暗示具有相似特征的某类事物、情感、观念的表达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从个别走向一般,与比喻相 较更具整体性和抽象性。 借典故抒情:典故可以是“用事”,也可以是“用言”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言典。但不管事典、言典,都是借古人古事故言来喻今人今事今言,抒 情言志,表明心迹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诗歌的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领悟。 自然天成:景物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甚至看不出有所选择加工,其中所包蕴的情志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物性即我情,几乎感受不 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 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景物虽然有所选择和加工,但仍然保持着原本形态,情感溶解、渗透在景物之中,没有直露、强加的痕迹。 移情于景: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 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 因情造景:如果景物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那就是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寓深情于人事叙述之中。 借举止抒情:特定情境中的表情和举止,是一个人当时情感和心理的直接显现,抓住它,往往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情达意之效。 借比喻抒情:以此物喻彼物,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借象征抒情:通过某一特定的形象,隐喻、暗示具有相似特征的某类事物、情感、观念的表达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从个别走向一般,与比喻相 较更具整体性和抽象性。 借典故抒情:典故可以是“用事”,也可以是“用言”,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言典。但不管事典、言典,都是借古人古事故言来喻今人今事今言,抒 情言志,表明心迹。 间接抒情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课文 自然天成 融情入境 移情入境 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 借举止抒情 借比抒情 借象征抒情 借典故抒情 朔润从之,朔游从之 在水一方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 湘夫人 聊连遥兮容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济兮西筮 陌上桑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 心远地自偏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困来垂钓碧溪上 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 忽复乘舟梦日边 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等太行雪满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 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楣桐叶落 恨绍绵无绝 行宫见月伤心色 长恨歌 迟迟钟鼓初长夜歌耿星河欲曙夜雨闻铃断肠声 孤灯挑尽未成眠 早雁 惊恐南徒的早雁 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八声甘州 误识归舟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鸪天 补衣 桐半死清霜后 夏挑灯夜补亦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课文 直接抒情 自然天成 融情入境 移情入境 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 借举止抒情 借比喻抒情 借象征抒情 借典故抒情 蒹葭 朔洄从之,朔游从之 在水一方 湘夫人 聊逍遥兮容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 济兮西筮 陌上桑 饮酒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采菊 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等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秋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长恨歌 此恨绵绵无绝 期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 时。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 天。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 √ 回眸一笑,宛转蛾 眉, 血泪相和流 孤灯挑尽未成眠 芙蓉如面柳如眉 早雁 惊恐南徙的早雁 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八声甘州 √ 误识归舟 鹧鸪天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亦 补衣 梧桐半死清霜后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三杯两盏淡酒 满地黄花堆积,憔 冷冷清清,凄 雁过也,正伤 悴损,如今有谁塔 惨慘戚戚 确是旧时相识 算只有股勤,画櫥 摸鱼儿 舂又归去 蛛网,尽日惹飞累 有一句话说出 火山 一句话 来就是祸 辟防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 撑一支长蒿在星辉轻轻来 再别康桥 虹揉碎在浮藻间, 斑斓里放歌 轻轻走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沉淀着彩虹似的 梦 “我”寻找幻影中 雨巷 “丁香姑娘” 我是貧穷,我是 祖国啊,我彩爱的祖国 悲哀 我愿是一条急流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声声慢 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三杯两盏淡酒。 雁过也,正伤心, 确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摸鱼儿 算只有殷勤,画檐 蛛网,尽日惹飞絮 春又归去 √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 来就是祸 火山, 霹雳 再别康桥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 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 梦。 撑一支长蒿…在星辉 斑斓里放歌 轻轻来, 轻轻走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雨巷 √ “我”寻找幻影中 “丁香姑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贫穷,我是 悲哀 √ 我愿是一条急流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兼葭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 全诗结构:本文是一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诗分三章 每章首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睎″、“蒹葭采釆,白露未己”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霦露髙洁,烘托岀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后四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砥”、“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想迷离,“宛在水中央 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 本诗的主要抒情方法:借象征抒情 本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本诗的艺术特点: 1.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2.腺胧含蓄,含蕴难尽(意境特点,语言特点) 3.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主要形式特点,其它形式特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回环往复) 本诗表达的主题(情感内容λ: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美好爱情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 本诗的中心意象及其普遍的象征意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想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的感觉,引人遐想,可 以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 就涵容了世间一切可望难即、令人惆怅的人生情境,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种种都可 以得到相似共鸣。 1.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ε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蒹葭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 全诗结构:本文是一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诗分三章 每章首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己”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烘托出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 洁的感情。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后四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砥”、“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想迷离,“宛在水中央”。 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 本诗的主要抒情方法:借象征抒情 本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本诗的艺术特点: 1. 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2. 朦胧含蓄,含蕴难尽(意境特点,语言特点) 3.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主要形式特点,其它形式特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回环往复) 本诗表达的主题(情感内容):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美好爱情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 心情。 本诗的中心意象及其普遍的象征意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想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的感觉,引人遐想,可 以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 就涵容了世间一切可望难即、令人惆怅的人生情境,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种种都可 以得到相似共鸣。 1. 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己”,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词语解释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所思念伊人:那个人一方:那 2.蓑葭 蒹葭:芦荻,芦苇 3.白露为霜 为:凝结成 4.洄从之 溯洄:逆流而上从之:追寻他 5.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6.道阻且跻 跻: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白露为晞 8.在水之溴 涘:水边 9.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的沙滩 10.宛在水中砥 砥:水中小岛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己”,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词语解释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所思念 伊人:那个人 一方:那一边 2. 蒹葭 蒹葭:芦荻,芦苇 3. 白露为霜 为:凝结成 4. 溯洄从之 溯洄:逆流而上 从之:追寻他 5.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6. 道阻且跻 跻: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7. 白露为晞 晞:干 8. 在水之涘 涘:水边 9. 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的沙滩 10. 宛在水中砥 砥:水中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