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333 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5555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 第三节关于社会的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第四节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第四章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先驱 第五章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 第五章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形式社会学 第三节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 第四节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第五节齐美尔的影响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一节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 16 第二节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政治社会学思想…… 第四节宗教社会学思想 第五节韦伯的影响… 第六章杜尔克婚的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1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1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3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3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4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五节 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5 第三章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5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5 第二节 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6 第三节 关于社会的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7 第四节 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7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先驱………………………………………………………………8 第五章 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 10 第五章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1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14 第二节 形式社会学…………………………………………………………………………… 14 第三节 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 15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5 第五节 齐美尔的影响………………………………………………………………………… 16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16 第一节 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 16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18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思想……………………………………………………………………… 20 第四节 宗教社会学思想……………………………………………………………………… 22 第五节 韦伯的影响………………………………………………………………………… 25 第六章 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26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27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第四节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第五节宗教社会学 第六节对迪尔凯姆的评价 第七章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一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第三节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 第八章社会学自欧洲传入美国及本土化运动一 第九章结构功能主义- 第一节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 第二节帕森斯的理论学说- -242 第三节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 第十章第十章社会冲突理论 第一节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 第三节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第四节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第三节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第十二章符号互动论一 第一节历史背景 第二节早期代表人物 第三节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第十三章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 第一节思想渊源- 第二节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及概念框架----- 第十四章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73 第十五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 第三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
2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27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29 第四节 对自杀现象的研究-------------------------------------------------------------------------------31 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32 第六节 对迪尔凯姆的评价-------------------------------------------------------------------------------32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33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33 第二节 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34 第三节 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35 第八章 社会学自欧洲传入美国及本土化运动------------------------------------------------37 第九章 结构功能主义-------------------------------------------------------------------------- 40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40 第二节 帕森斯的理论学说---------------------------------------------------------------------42 第三节 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49 第十章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52 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52 第二节 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52 第三节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54 第四节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56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58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58 第二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59 第三节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61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论-------------------------------------------------------------------------62 第一节 历史背景--------------------------------------------------------------------------------62 第二节 早期代表人物-------------------------------------------------------------------------- 63 第三节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66 第十三章 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69 第一节 思想渊源--------------------------------------------------------------------------------69 第二节 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及概念框架------------------------------------------------70 第十四章 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73 第十五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73 第三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73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 1、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动力。 1、阶级结构的变化 2、都市化。 3、宗教的变化,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 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 一、社会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研究对象有些一致,都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社会学的对象要更广 泛,经验性更强,研究较为个别的实际问题。 第二、有相类似的理论逻辑结构 第三、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第四、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 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提 (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1.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卢梭 2.君主论共和思想,马基雅弗利 3.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法国的政治思想理论,德国 古典哲学,等等 4.自然科学成就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 (一)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 受其直接影响的有: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当代功能主义,理性选择,交换
3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 1、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动力。 1、阶级结构的变化。 2、都市化。 3、宗教的变化,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 一、社会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研究对象有些一致,都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社会学的对象要更广 泛,经验性更强,研究较为个别的实际问题。 第二、有相类似的理论逻辑结构 第三、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第四、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提 (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1.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卢梭 2.君主论共和思想,马基雅弗利 3.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法国的政治思想理论,德国 古典哲学,等等。 4.自然科学成就 三、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 (一)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 受其直接影响的有: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当代功能主义,理性选择,交换
理论 (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三)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 (四)美国的实证主义 1.讲求实用,不喜欢高度抽象和思辨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杜 威的教育理论 2.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到微观的个人行为和 个体间的互动 3.乐观的思想,对社会改革和进步充满信心。 4.关注都市问题,犯罪率,失业,住房等十分具体的东西。 四、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839年,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西方 社会学自此开始,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从19C30年代到 20C30,40年代)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孔德: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 学”。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可观察,可证实。 (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社会进化。 (三)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与纯粹个体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 会事实,“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理解社会学理论 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确定各种情境,并赋予自己和别人的行 动以某种社会学意义 韦伯:研究对象是人本身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 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研究方法:“投入理解”。 舒茨:现象社会学。 美国符号互动主义:米德,托马斯,库利 三、批判理论: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卢卡奇 四、其他形式:难以划分的还有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的齐美尔的 “形式社会学”,研究非逻辑行为的帕累托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80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 帕森斯: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成一个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 更具有解释力的社会学体系。提出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西 方社会学界取得近乎霸主的地位,很快受到人们的激烈批评。 1、默顿的“中层理论”,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把功能分析与经 验研究结合起来 2、社会冲突理论针对过于强调均衡、稳定、一致,忽视社会中的强制与 冲突现象而产生,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 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达伦多夫,米尔斯,科塞 3、过于注重社会客观层面,忽视主观层面。符号互动主义:库利、托马
4 理论 (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三)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 (四)美国的实证主义 1.讲求实用,不喜欢高度抽象和思辨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杜 威的教育理论 2.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到微观的个人行为和 个体间的互动 3.乐观的思想,对社会改革和进步充满信心。 4.关注都市问题,犯罪率,失业,住房等十分具体的东西。 四、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839 年,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西方 社会学自此开始,至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从 19C30 年代到 20C30,40 年代) 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孔德: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 学”。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可观察,可证实。 (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社会进化。 (三)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与纯粹个体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 会事实,“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二、理解社会学理论 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确定各种情境,并赋予自己和别人的行 动以某种社会学意义。 韦伯:研究对象是人本身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 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研究方法:“投入理解”。 舒茨:现象社会学。 美国符号互动主义:米德,托马斯,库利。 三、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卢卡奇 四、其他形式:难以划分的还有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的齐美尔的 “形式社会学”,研究非逻辑行为的帕累托。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80 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 帕森斯: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成一个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 更具有解释力的社会学体系。提出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西 方社会学界取得近乎霸主的地位,很快受到人们的激烈批评。 1、默顿的“中层理论”,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把功能分析与经 验研究结合起来。 2、社会冲突理论针对过于强调均衡、稳定、一致,忽视社会中的强制与 冲突现象而产生,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 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达伦多夫,米尔斯,科塞, 3、过于注重社会客观层面,忽视主观层面。符号互动主义:库利、托马
斯、米德,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 层面。 4、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注重结构忽视个人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 5、批判理论注重于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一新的综合。 从总体上看,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趋势,还仍然是“分”而不是 “合”,综合立场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理论综合形成一个较明显的趋势, 应该说是80年代以后尤其90年代以来的特点。 1、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卢曼,建立起一个新的具有多维性质的综合性 般理论。 2、结构化理论:吉登斯 3、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 4、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 5、实践理论:布迪厄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给 人留下了“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形象 、孔德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德的个人经历 、孔德的思想来源 1、启蒙主义 2、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传统主义 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 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 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 、孔德对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 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一天文学物理现象一物理学化学现象一化学
5 斯、米德,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 层面。 4、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注重结构忽视个人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 5、批判理论注重于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 第三阶段:80 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新的综合。 从总体上看,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趋势,还仍然是“分”而不是 “合”,综合立场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理论综合形成一个较明显的趋势, 应该说是 80 年代以后尤其 90 年代以来的特点。 1、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卢曼,建立起一个新的具有多维性质的综合性 一般理论。 2、结构化理论:吉登斯 3、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 4、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 5、实践理论:布迪厄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 年)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给 人留下了“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形象” 一、孔德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孔德的个人经历。 三、孔德的思想来源: 1、启蒙主义, 2、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传统主义,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 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 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 一、孔德对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 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