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牛顿定律劲量定理 Isaac Newton(1642-1727)
1 第二章 牛顿定律 动量定理 Isaac Newton (1642-1727)
在自然界中,最古老的问题莫过于运动了 伽利略 凡运动着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伽利略领悟到,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或空气、水等 介质的阻力,这是人们在日常观察物体运动时难以完全避免的。 为了得到正确的线索,除了实验和观察外,还需要抽象的思维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和落体实验 ! _
2 在自然界中,最古老的问题莫过于运动了。 ——伽利略 凡运动着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伽利略领悟到,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或空气、水等 介质的阻力,这是人们在日常观察物体运动时难以完全避免的。 为了得到正确的线索,除了实验和观察外,还需要抽象的思维。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和落体实验
2.1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除非有作用于它上的力改变这种状态。 惯性定律提出了惯性和力两个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内禀属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加因素。 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存在一惯性参考系,可建立一系列相对它匀速平动的其它惯性系。 非惯性系:相对惯性系做变速平动或转动的参考系
3 2.1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除非有作用于它上的力改变这种状态。 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非惯性系:相对惯性系做变速平动或转动的参考系 存在一惯性参考系,可建立一系列相对它匀速平动的其它惯性系。 惯性定律提出了惯性和力两个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内禀属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加因素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力成正比,并且沿着此力的方向 PHILOSOPHIA N LIS F P R A 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既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1+Q)-1+BQ (2() 同时又可作为质量和力的定义,据此可 对质量和力进行测量
4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力成正比,并且沿着此力的方向 F ma = 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既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同时又可作为质量和力的定义,据此可 对质量和力进行测量
物体质量的度量值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 质量m的度量值相同 质量的标量性 两个物体组合成大物体的质量等于两个物体质量的和 质量是广延量 F=ma 质量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力因而是矢量 例实验验证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 F1+F2 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产生的加速度
5 物体质量的度量值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 质量m的度量值相同 ——质量的标量性。 两个物体组合成大物体的质量等于两个物体质量的和 ——质量是广延量 F ma = 质量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力因而是矢量 例 实验验证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 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产生的加速度。 m F F a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