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一单元练习(一) 语文学科撰稿:黄冈谢洪滯 第一单元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罗绮(qj) 埋(ma)怨佝偻( gou lou)贾(gu)人 B.跫( qiong音倾圮(pi)呻吟( shen y in)爪(zhua)牙 C.雾蔼ai)慰藉ji)踟蹰 chi chu)衣钵b0) D.眷(juan)属河畔(pan)漪沦( yilun)缒绳(zhui) 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辽廓意气淤滩改弦更章 b.漫溯攀缘侵蚀渲宾夺主 C.窗扉紧掩翔实查言观色 D.枯槁彷徨涌现终身相依 3.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漫(遍及)江碧透 ②漫(不受约束)谈 ③雄关漫(通“慢”)道真如铁 ④百舸(小船)争流 ⑤鹰击(搏击)长空⑥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⑦问苍茫(旷远迷茫)大地⑧峥嵘(不平凡,不平常)岁月稠 ⑨挥斥(奔放)方道 ⑩激扬(激动)文字 D浪遏(阻止)飞舟 A.①②④⑤⑥⑦⑨B.①②⑤⑦⑧⑨UC.③④⑤⑦⑧⑨⑩D.③④⑥⑨0U 4.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寻梦?撑/一支/长篱,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C.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 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是享誉世界的俄国诗人,因创建了现代俄国文学语言被尊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诗歌代表作是《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拜伦是十九世纪初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表现出高昂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 和战斗精神,代表作是《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C.徐志摩,浙江海宁人。1918年到19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 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 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D.“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十九世
1 1 2006 年高一单元练习(一) 语文学科 撰稿:黄冈 谢洪浠 第一单元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罗绮.(qǐ) 埋.(mái)怨 佝偻..(gōu lóu) 贾.(gǔ)人 B.跫.(qióng)音 倾圮.(pǐ) 呻吟..(shēn yín) 爪.(zhuǎ)牙 C.雾霭.(ǎi) 慰藉.(jì) 踟蹰..(chí chú) 衣钵.(bō) D.眷.(juàn)属 河畔.(pàn) 漪沦..(yī lún) 缒.绳(zhuì) 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 ) A.辽廓 意气 淤滩 改弦更章 b. 漫溯 攀缘 侵蚀 渲宾夺主 C.窗扉 紧掩 翔实 查言观色 D.枯槁 彷徨 涌现 终身相依 3.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 ) ①漫.(遍及)江碧透 ②漫.(不受约束)谈 ③雄关漫.(通“慢”)道真如铁 ④百舸.(小船)争流 ⑤鹰击.(搏击)长空 ⑥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⑦问苍茫..(旷远迷茫)大地 ⑧峥嵘..(不平凡,不平常)岁月稠 ⑨挥斥..(奔放)方道 ⑩激扬..(激动)文字 ⑾浪遏.(阻止)飞舟 A.①②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⑤⑦⑧⑨○11 C.③④⑤⑦⑧⑨⑩ D.③④⑥⑧⑨⑩○11 4.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寻梦?撑/一支/长篱,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C.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普希金是享誉世界的俄国诗人,因创建了现代俄国文学语言被尊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诗歌代表作是《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B.拜伦是十九世纪初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表现出高昂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 和战斗精神,代表作是《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C.徐志摩,浙江海宁人。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 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 境创造与音律 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D.“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十九世
纪资产阶级革命诗人裴多菲。其代表作有《民族之歌》、《自由颂》 6.下面是对有关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比喻) B.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 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排比、拟人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 我身躯上流淌。(比拟) D.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比喻)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3节,完成7—8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酌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选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A.“夕阳下的新娘”,是说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 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随波光一起荡漾,显得更加 美艳,作者对如此美景,永远记在心上。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说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 诗人招手示意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说夭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 草相杂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就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 下面是对有关词语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二项 A.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热忱欢迎的态度 C.诗人为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 桥的永久恋情 D.用“彩虹”来修饰“梦”,表明梦境的美好,也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
2 2 纪资产阶级革命诗人裴多菲。其代表作有《民族之歌》、《自由颂》。 6.下面是对有关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比喻) B.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 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排比、拟人)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 我身躯上流淌。(比拟) D.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比喻)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3节,完成7--8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酌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选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 ) A.“夕阳下的新娘”,是说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 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随波光一起荡漾,显得更加 美艳,作者对如此美景,永远记在心上。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说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 诗人招手示意。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说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 草相杂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就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 8.下面是对有关词语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二项 ( ) A.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热忱欢迎的态度。 C.诗人为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 桥的永久恋情。 D.用“彩虹”来修饰“梦”,表明梦境的美好,也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
阅读《致大海》(节选),完成9-10题。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 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9.选段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A.鼓动壮美泣诉召唤 鼓动娇美泣诉呼唤 C.翻滚壮美怨诉召唤 D.翻滚娇美怨诉呼唤 10.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这里,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如此美丽的大海,又是这般温情脉脉。 B.在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色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 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 向自由的远方 C.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是诗人 忧郁之情的写照。 节选部分从颜色、光泽、声音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海的壮美,突现了大海自由奔放的个性 作者还将自己的追求愿望融入其中。 11.下面是对《错误》一诗中开头一节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A.这两句在全诗中独成一节,具有“诗序”的作用,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梗概,在 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 B.这两行诗,首句六个串,次句十五个字,是长句与短旬的交错。短句写出了“我”从容走 过江南的情形,长句暗示思妇等待的悠长, C.而“莲花的开落”应为“开落的莲花”,这样安排,不仅显得音韵谐美,而且写出了思妇 由期望之高兴到失望之落寞在容颜上的表现和变化过程 D.“莲花”是江南典型物象,用它来喻人,自然形象而贴切。“开落”两字,让人很自然地 想到思妇心情或表情由欣喜到失望的变化,与后文的“过客”和题目“错误”相呼应。 12.《沁园春·长沙》一词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结尾的寓意和采用的修辞手法, 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3 3 阅读《致大海》(节选),完成9一lO题。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 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 ,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 ,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9.选段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 ) A.鼓动 壮美 泣诉 召唤 B.鼓动 娇美 泣诉 呼唤 C.翻滚 壮美 怨诉 召唤 D.翻滚 娇美 怨诉 呼唤 10.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这里,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如此美丽的大海,又是这般温情脉脉。 B.在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色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 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 向自由的远方。 C.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是诗人 忧郁之情的写照。 D.节选部分从颜色、光泽、声音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海的壮美,突现了大海自由奔放的个性, 作者还将自己的追求愿望融入其中。 11.下面是对《错误》一诗中开头一节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 )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A.这两句在全诗中独成一节,具有“诗序”的作用,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梗概,在 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 B.这两行诗,首句六个串,次句十五个字,是长句与短旬的交错。短句写出了“我”从容走 过江南的情形,长句暗示思妇等待的悠长, C.而“莲花的开落”应为“开落的莲花”,这样安排,不仅显得音韵谐美,而且写出了思妇 由期望之高兴到失望之落寞在容颜上的表现和变化过程。 D.“莲花”是江南典型物象,用它来喻人,自然形象而贴切。“开落”两字,让人很自然地 想到思妇心情或表情由欣喜到失望的变化,与后文的“过客”和题目“错误”相呼应。 12.《沁园春·长沙》一词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结尾的寓意和采用的修辞手法, 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C.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 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D.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敢于掀巨浪、阻飞船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担负起主宰国 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3.选出都有通假字的一组 ①将免者以告②令壮者无取老妇③无不铺也④三月释其政⑤勾践既许之 ⑥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 14.选出下面各组多义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辍耕之垄上(往、到) A.之{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 B.乃1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你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于是,就) 以其无理于晋(它,代郑国) C.其{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的语气) 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 以其无理于晋(因为) D.以{阙秦以利晋(来) 以乱易整,不武(因此) 15.选出下面加点词注释正确的一组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②阙秦以利晋(侵损,削减) ③又欲肆其西封(放纵)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了解) ⑤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⑦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节约)⑧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⑤⑥⑧C.②④⑤⑥⑧D.①②⑥⑦⑧ 16.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越国以鄙远②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③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④既东封郑⑤又郊败之⑥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⑦必庙礼之 A.①④/②③⑥/⑤⑦ B.①④/⑥/②③/⑤⑦ C.①④⑤/⑥/②③/⑦ D.①④/②/③⑥/⑤⑦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②唯君左右之 ③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⑥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下衣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② 18.下面译文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译: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就无羞耻之心
4 4 C.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 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D.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敢于掀巨浪、阻飞船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担负起主宰国 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13.选出都有通假字的一组 ( ) ①将免者以告 ②令壮者无取老妇 ③无不铺也 ④三月释其政 ⑤勾践既许之 ⑥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4.选出下面各组多义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 辍耕之.垄上 (往、到) A. 之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竟然) B. 乃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就) 以其.无理于晋 (它,代郑国) C. 其 吾其.还也 (还是,表商量的语气) 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 以.其无理于晋 (因为) D. 以 阙秦以.利晋 (来) 以.乱易整,不武 (因此) 15.选出下面加点词注释正确的一组 (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②阙.秦以利晋(侵损,削减) ③又欲肆.其西封(放纵) ④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了解) ⑤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⑦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节约) ⑧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⑥⑦⑧ 16.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 ( ) ①越国以鄙.远 ②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③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④既东封.郑 ⑤又郊.败之 ⑥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⑦必庙.礼之 A.①④/②③⑥/⑤⑦ B.①④/⑥/②③/⑤⑦ C.①④⑤/⑥/②③/⑦ D.①④/②/③⑥/⑤⑦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②唯君左右..之 ③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⑥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下衣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②④ 18.下面译文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译: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就无羞耻之心。
B.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C.生三人,公与之母 生三胞胎的,由公家提供乳母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完成19—24题 李广退匈奴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指皇帝宠幸的大监)从广勒习(约束并训练)兵击匈奴。中贵人 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日:“是 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转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 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干骑。见广 先久时,立,图.改我大年之D不走支+: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皆下马解鞍!其骑日:“虏多目近,即有急,奈何?”广 日:“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岀护其兵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 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广既退匈奴骑,平旦,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史记李将军列传》) 19.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跟随) B.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追踪,这里指接应) C.三人还射,伤中贵人(同“环”,环绕 D.李广上马……而复还至其骑中(返回) 20.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 B.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同“阵”,阵地) C.大军不知广所之(组成名词性结构)D.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处所,所在) 2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义是否相同?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②平旦,乃归其大军③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④彼虏以我为走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2.选出对“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已缚之上马②广之百骑皆大恐③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 ④胡兵终怪之⑤(以为汉军)欲夜取之⑥大军不知所之 A.①③/②⑤/④⑥B.①2/③⑤/④⑥C.①2⑤/③④/⑥D.①3④⑤/②/⑥ 2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人将骑数十纵——中贵人带着几十个骑兵,任战马尽情地奔跑 B.三人亡马,步行一一那三个人丢失了马,只好徒步赶路 C.广令其骑张左右翼一一李广让他的骑兵向左右两翼散开 D.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敌人多,离我们又近,倘若出现险情,怎么办
5 5 B.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C.生三人,公与之母。 译:生三胞胎的,由公家提供乳母。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完成 19—-24 题。 李广退匈奴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指皇帝宠幸的大监)从广勒习(约束并训练)兵击匈奴。中贵人 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日:“是 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转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 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 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日:“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 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日:“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皆下马解鞍!”其骑日:“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 日:“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 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广既退匈奴骑,平旦,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史记·李将军列传》) 19.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跟随) B.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追踪,这里指接应) C.三人还.射,伤中贵人(同“环”,环绕) D.李广上马……而复还.至其骑中(返回) 20.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 B.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同“阵”,阵地) C.大军不知广所.之(组成名词性结构) D.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处所,所在) 2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义是否相同?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②平旦,乃.归其大军 ③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 ④彼虏以.我为走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2.选出对“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已缚之.上马 ②广之.百骑皆大恐 ③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 ④胡兵终怪之. ⑤(以为汉军)欲夜取之. ⑥大军不知所之. A .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贵人将骑数十纵——中贵人带着几十个骑兵,任战马尽情地奔跑 B.三人亡马,步行——那三个人丢失了马,只好徒步赶路 C.广令其骑张左右翼——李广让他的骑兵向左右两翼散开 D.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敌人多,离我们又近,倘若出现险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