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睽蹇解损益 250 ∴…253 ………………………………256 卷第九… ●···非·非·t····带着 266 央…………………266 270 周易集解√导读 央垢萃升困 274 ……………278 卷第十 .“·。.,·是····,音··.··········· 井革 287 292 鼎 ………………297 震 c着非章。垂· 艮 ……………:··········“·····:························· 305 卷第十 ∴……………308 渐 308 归妹 311 丰 315 旅 …………320
巽 323 兑 327 卷第十二 …330 涣 330 节 333 中孚 336 小过 ··音··日萨。·非·垂自,·斯非垂 339 既济 342 未济 346 目 卷第十三… 350 录 周易系辞…… 非自自··,··萨· …350 卷第十四 ……………369 周易系辞· ····**·;··:··:··············:· 。··· 卷第十五 388 五 周易系辞…………388 卷第十六… ··...·.···· …408 周易系辞 ·;····;·································· 408 卷第十七… 6 周易说卦 ···.··.······················ ……426 周易序卦 446 周易杂卦 …455 乙丑校刻记 张海鹏460
导 读
李鼎祚生平事迹 《周易集解》由唐李鼎祚集三十余家《易》注而成,在易学 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凡研究象数易学者,皆不可忽 略此书,究其原因,正如潘雨廷先生所云,乃“《周易集解》 书,为唐朝后保存汉易的唯一文献”。①也正因为如此,《四库 全书总目》才誉之为“千百年后,学者得以考见画卦之本旨者, 惟赖此书之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但新旧唐书皆未给李 氏立传,故难考知其生平。明儒朱睦樗在为《周易集解》作序 时云:“鼎祚,资州人。仕唐,为秘阁学士。”并有“以经学称于 导读 时,尝进《平戎论》”云云,但不详细。李氏本人在《周易集解 序》中也只透露为“秘书省著作郎”。清人重考据,刘毓崧在 《通义堂文集》中为《周易集解》作《跋》,对李氏之生平进行了 详细考证,兹录之如下: 新旧《唐书》皆无李鼎祚传,据《集解》标题,知其为资州 人。而蜀中志乘,亦罕见其名氏。今以《自序》及《元和志》、 《寰宇记》、《舆地纪胜》,参之《通志》、《能改斋漫录》等书,其 事迹官阶,尚可考见大略。盖鼎祚系资州盘石县人。盘石 即资州治所,州东有四明山,鼎祚兄弟读书于山上,后人名 其地为读书台。明皇幸蜀,鼎祚进《平胡论》,后召守左拾 遗。肃宗乾元元年,奏以山川阔远,请制泸、普、渝、合、资、 ①[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