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出版界看,易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属于古籍整理,这 类著作出版相对困难,这恐怕出自两方面的原因:从出版者看, 这类书远离现实,读者较少,市场疲软,发行困难,不会有丰厚的 利润。从研究者看,整理和研究易学文献需要专门的易学、古 文、历史知识,有一定难度,对于从事哲学、史学、文学理论研究 等社科工作者来说,撰写此类著作往往不被认可,故宁愿把精力 花在其他方面,也不愿在易学典籍整理上下工夫。基于以上原 因,近几年大陆易学典籍出版不尽人意,有的古籍出版社出版过 系列丛书,但或为未加整理和研究的影印本,或不成系列,或只 整理不研究。对于这种状况,易学研究者感到非常痛心,而又万 般无奈。 1991年,在刘大钧教授倡导和推动下,山东大学成立了周 总序 易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之始,正值大陆《周易》热兴起之时,刘大 钩教授和中心全体成员在制定研究规划时,并未急功近利而凑 时之热闹,仅以出书为目的,而是把长期无人问津的、高难度 的易学史和易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列为重点之一,并拟订出版 五 套易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丛书,期望在完成本项目之后,撰写 部易学史,从而推动国内易学向更深层次发展。但由于经费 和人力等问题,这个计划长期被搁置。199年,山东大学易学 研究中心参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评选;2000年,山东 大学周易研究中心更名为“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以 学科优势正式被确立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 各位评审专家建议下,把长期搁置的课题重新调整,作为基地重 大课题而立项,鄙人有幸成为项目负责人。 自孔子学《易》传《易》,至今已有几千年,易学图书浩如烟 海。据有关学者不完全统计,古今易学著作多达六七千种,其中
现存世者也近三千种。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中国古代易学发展 全貌,我们从《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中精选了十几种具 有代表性的易学著作列入“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这个教育 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十几种易学著作选取遵循了以下 原则:1.能反映时代特色。2.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3. 在易学史和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4.学界未整理或未研究过 的易学著作。这个项目名称冠之“整理”、“研究”,是有特定含义 的。“整理”是一般的文字句读、校勘,“研究”是作者对该著作的 研究新成果。每一本书前至少三万字的“导读”就是作者的研究 成果。这是本项目与一般古籍整理项目或其他研究项目的区 周易集解导读 别。为了保证更好地完成这个重大课题,我们聘请国内学有所 长的专家来承担,力求做到站在学术前沿,重视前贤研究成果, 关注当前易学动态,尤其是注意利用新出土的易学资料,论证和 阐发自己的思想;在校勘方面选择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参校其他 版本,整理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易学版本。但是由于我们肩负 六 着编刊、教学、基地建设等繁重工作,加上能力和水平所限,故在 本丛书的出版策划以及学术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纰漏,欢迎 海内外学界专家和学者批评指正。该课题计划的实施和本丛书 的出版,多蒙学界专家和同仁的关爱,尤其刘大钧教授拨冗专门 为本丛书题词,在此感谢刘大钧教授的鼓励和学术指导,感谢学 界先辈的关怀,感谢各位参加项目的专家教授支持,也感谢山东 齐鲁书社严茜子女士为本丛书出版所付出的劳动。 林忠军 2002年4月于山东大学
目录 题词 目 总序…… 录 导读 、李鼎祚生平事迹 二、易学发展的基本理路及《周易集解》成书之背景与价值 5 三、《周易集解》所辑主要易学家简介…… 16 四、《周易集解》的版本与卷数… 看··。非.日。。曲 五、《周易集解》所集诸家释《易》主要体例解析 24 《周易集解》 四库全书提要 …81 周易集解序… ····鲁··自····.··。 李鼎祚83 周易集解序 朱陸桿86 卷第一 ··非··。 88
乾 88 卷第二… 坤 …107 屯 蒙 122 需 126 卷第三 ……………………………………130 130 易 师 音,面· 135 集 解 比 导 小畜 ,···●· 143 读 履…… l46 卷第四… 非垂·垂··音··果··曹 ………………150 泰 150 否 154 同人 158 大有… 申·曲 ·非··,·春鲁非 ·。非 ………161 谦 豫 168 卷第五 173 随 蛊 176
临 ………………179 观 噬嗑 贲 剥 93 卷第六 197 复…………197 无妄 2 大畜 ·最·鲁··罪垂 ·,罪·音·。·垂申杳··中 204 目 颐 208 录 大过 ……………………211 习坎 ……………………215 离 219 卷第七 酯非.非非非。非身·t。香·非 223 223 咸恒遁 226 ∴……………………………230 大壮 233 晋 236 明夷… …………239 卷第八 243 家人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