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义 (3)创意 (4)模型 (5)测试 4.4设计思维案例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斯坦福大学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及设计思维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掌握设计思维的经典五步骤(教学重点方 结合具体案例深堂演绎设计思维五步骤(教学重点)。 第5章科技创新 1.教学基本内容 5.1科学史上的经典创新案例 5.2课堂实践:设计一个全新概念的社交网站 5.3思维导图 2.教学要求 了解著名科学家创新的历程; 理解创新思维与日常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方 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述思考过程(教学难点)。 第6章管理创断 1.教学基本内容 6.1作为领导力的创新 6.2作为执行力的创新 6.3课堂实践:设计学校选课系统的改进方案 2.教学要求 了解创新思维在顶层设计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了解创新思维在基层工作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理解设计思维对组织机构制度创新的意义; 能在课堂实践中运用设计思维的五步骤(教学难点)。 第7章教育创新 1,教学基本内容 ,14
·14· (2)定义 (3)创意 (4)模型 (5)测试 4.4 设计思维案例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斯坦福大学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及设计思维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掌握设计思维的经典五步骤(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案例课堂演绎设计思维五步骤(教学重点)。 第 5 章 科技创新 1.教学基本内容 5.1 科学史上的经典创新案例 5.2 课堂实践:设计一个全新概念的社交网站 5.3 思维导图 2.教学要求 了解著名科学家创新的历程; 理解创新思维与日常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述思考过程(教学难点)。 第 6 章 管理创新 1.教学基本内容 6.1 作为领导力的创新 6.2 作为执行力的创新 6.3 课堂实践:设计学校选课系统的改进方案 2.教学要求 了解创新思维在顶层设计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了解创新思维在基层工作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理解设计思维对组织机构制度创新的意义; 能在课堂实践中运用设计思维的五步骤(教学难点)。 第 7 章 教育创新 1.教学基本内容
7.1心灵的沟通 7.2提升影响力 7.3教育的黏性 7.4课堂实践: 一堂10分钟的微课程 2.教学要求 了解设计思维在教育领城的意义; 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设计思维提升教学内容的黏性(教学难点)。 第8章文化创意 1.教学基本内容 8.1抓住心灵的微光: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8.2创意产业:将灵感变为财富 8.3课堂实践:设计一段30秒的电视广告 2.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理解设计思维对文化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能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设计思维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教学重点)。 三、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须紧密结合,考虑到课时数较少而听课学生较多,在 课堂内教师将理论内容进行浓缩,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案例讨论和学生实践,涉 及设计思维理论方面的内容,教师推荐学生同步学习慕课资源,可通过链接观看“网 易公开课”开放平台上的《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设计思雏”系列课程》,以进 行知识扩充及巩固提高。 四、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大作业一次,分值100分,折算后计入平时成绩。 1,不符合规范的作业不评定就被退回,学生必须按规范作好后重新提交。 2.作业的截止日期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迟交作业将受到扣分的处罚,除非因事假或 病假.迟交在一周之内,成绩最多只能为70分。迟交时问如果超过一周,成绩为0。 3.作业分数将在交作业截止日期后二周内反馈 15:
·15· 7.1 心灵的沟通 7.2 提升影响力 7.3 教育的黏性 7.4 课堂实践:一堂 10 分钟的微课程 2.教学要求 了解设计思维在教育领域的意义; 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设计思维提升教学内容的黏性(教学难点)。 第 8 章 文化创意 1.教学基本内容 8.1 抓住心灵的微光: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8.2 创意产业:将灵感变为财富 8.3 课堂实践:设计一段 30 秒的电视广告 2.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理解设计思维对文化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能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设计思维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教学重点)。 三、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须紧密结合,考虑到课时数较少而听课学生较多,在 课堂内教师将理论内容进行浓缩,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案例讨论和学生实践,涉 及设计思维理论方面的内容,教师推荐学生同步学习慕课资源,可通过链接观看“网 易公开课”开放平台上的《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设计思维”系列课程》,以进 行知识扩充及巩固提高。 四、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大作业一次,分值 100 分,折算后计入平时成绩。 1.不符合规范的作业不评定就被退回,学生必须按规范作好后重新提交。 2.作业的截止日期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迟交作业将受到扣分的处罚,除非因事假或 病假。迟交在一周之内,成绩最多只能为 70 分。迟交时间如果超过一周,成绩为 0。 3.作业分数将在交作业截止日期后二周内反馈
五、学时分配 序号 节 内容 学时 1 第1章 逻辑思维 2 2 第2章 常见思维谬误诊断 2 3 第3章 逆向和批判性思维 2 4 第4章 设计思维 2 5 第5章 科技创新 2 6 第6章 管理创新 2 7 第7章 教育创新 2 8 第8章 文化创意 2 合计 16 六、课内实验(实践)内容和要求 课内实践主要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采用PL(问题导向式)学习法,教师提出 希望解决的问题,如“怎样解决食堂午餐的排队拥堵现象”等,学生分组进行设计思 维讨论与决策,并现场汇报设计方案,与其他小组进行问答辩论 七、教学参考资料 《IDE0,设计改变一切加蒂姆布朗(美)著;侯婷译;万卷出版公司;2011 年5月第1版: 《让创意更有黏性》,奇普·希思(美)等著;姜夹晖译;中信出版社,2014 年1月第3版。 八、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笔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平时作业为实践报告等形式 2.成绩评定 (1)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2)平时成绩=考勤20%+课堂提问和表现20%+作业60%。 撰写人:王悠超 审核人:聂晓晶 教学院长:裔勇刚 日期:2015年12月12日 16
·16· 五、学时分配 序号 章 节 内 容 学时 1 第 1 章 逻辑思维 2 2 第 2 章 常见思维谬误诊断 2 3 第 3 章 逆向和批判性思维 2 4 第 4 章 设计思维 2 5 第 5 章 科技创新 2 6 第 6 章 管理创新 2 7 第 7 章 教育创新 2 8 第 8 章 文化创意 2 合计 16 六、课内实验(实践)内容和要求 课内实践主要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采用 PBL(问题导向式)学习法,教师提出 希望解决的问题,如“怎样解决食堂午餐的排队拥堵现象”等,学生分组进行设计思 维讨论与决策,并现场汇报设计方案,与其他小组进行问答辩论。 七、教学参考资料 《IDEO,设计改变一切》;蒂姆•布朗(美) 著;侯婷 译;万卷出版公司;2011 年 5 月第 1 版; 《让创意更有黏性》,奇普·希思(美)等 著;姜奕晖 译;中信出版社,2014 年 1 月第 3 版。 八、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笔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平时作业为实践报告等形式。 2.成绩评定 (1)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成绩 70%。 (2)平时成绩=考勤 20%+课堂提问和表现 20%+作业 60%。 撰写人:王 超慜 审核人:聂晓晶 教学院长:裔勇刚 日 期:2015 年 12 月 12 日
《西方文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 课程编码:11000023 学时:16学分:1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建议教材:《西方文明史读本加丹尼斯·舍尔曼著;赵立行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通识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贯彻落实“专、通、雅”人才培 养模式,并落实“16条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面向 全校一年级本科学生的通识必修课,是贯彻落实“专、通、雅”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 组成部分。以介绍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人文、政治、社会、艺术、科技等八大 专题的核心成就为基本内容,通过史实来展现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因能建立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认知,体会与东方不同的西方思维方式,增强在 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生活中相应的知识面和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西方文明的源起、发展、流变(知识层面)。 2.了解西方文明人文、宗教、社会、政治、艺术,科技各领域核心内容(知识 层面) 3.领会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知识层面)。 4.能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运用于指导现代日常生活(能力和素质层面)。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1章古希腊与古罗马 1.教学基本内容 1.1西方文明历史分期简介 (1)文明核心“时间-区位”迁移图 17
·17· 《西方文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 课程编码: 11000023 学时: 16 学分:1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建议教材:《西方文明史读本》;丹尼斯·舍尔曼著;赵立行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5 月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通识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贯彻落实“专、通、雅”人才培 养模式,并落实“16 条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面向 全校一年级本科学生的通识必修课,是贯彻落实“专、通、雅”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 组成部分。以介绍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人文、政治、社会、艺术、科技等八大 专题的核心成就为基本内容,通过史实来展现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因能建立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认知,体会与东方不同的西方思维方式,增强在 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生活中相应的知识面和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西方文明的源起、发展、流变(知识层面)。 2.了解西方文明人文、宗教、社会、政治、艺术、科技各领域核心内容(知识 层面)。 3.领会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知识层面)。 4.能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运用于指导现代日常生活(能力和素质层面)。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 1 章 古希腊与古罗马 1.教学基本内容 1.1 西方文明历史分期简介 (1)文明核心“时间-区位”迁移图
(2)棱镜中的对方 1.2古希腊历史分期 (1)爱琴文明时代:包括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青铜器时代,在克里特和南希 腊少数地区出现早期奴求制国家。(前2600一一前1100) 米诺斯文明:陶器、青铜、壁画、宫殿、象形文字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前12世纪上半叶 (2)荷马时代(也称黑暗时代,公元前11-9世纪上铁器时代开始,多利亚人 南下后,爱琴文明被毁灭,希腊人各部落原始社会解体。 (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上希腊各奴隶制城邦形成,出现了大规模的海 外殖民运动。 城邦文明(前8一一前4世纪) 希波战争(前5世纪上半叶方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方马其顿的崛起 一轴心时代 (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前期)上希腊奴隶制城邦达到极盛,然后趋于衰落。 (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2世纪中期上希腊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 之下,最后为罗马所灭。(前323-一前30年) 1.3独特的希腊精神 1.4古罗马帝国 (1)法的精神 (2)建筑的典范 2.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分期: 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质(教学重点方 了解古罗马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 第2章文艺复兴 1.教学基本内容 2.1黑暗动荡的世纪之初 2.2星光璀璨的时代 (1)文艺复兴教父一一美蒂奇家族 (2)意大利的闪烁星光 ,18
·18· (2)棱镜中的对方 1.2 古希腊历史分期 (1)爱琴文明时代:包括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青铜器时代,在克里特和南希 腊少数地区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前 2600——前 1100) 米诺斯文明:陶器、青铜、壁画、宫殿、象形文字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 13 世纪下半叶、前 12 世纪上半叶 (2)荷马时代(也称黑暗时代,公元前 11-9 世纪):铁器时代开始,多利亚人 南下后,爱琴文明被毁灭,希腊人各部落原始社会解体。 (3)古风时代(公元前 8-6 世纪):希腊各奴隶制城邦形成,出现了大规模的海 外殖民运动。 城邦文明(前 8——前 4 世纪) 希波战争(前 5 世纪上半叶);伯罗奔尼撒战争(前 431-前 404);马其顿的崛起 -轴心时代 (4)古典时代(公元前 5-4 世纪前期):希腊奴隶制城邦达到极盛,然后趋于衰落。 (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 4 世纪晚-2 世纪中期):希腊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 之下,最后为罗马所灭。(前 323——前 30 年) 1.3 独特的希腊精神 1.4 古罗马帝国 (1)法的精神 (2)建筑的典范 2.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分期; 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质(教学重点); 了解古罗马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 第 2 章 文艺复兴 1.教学基本内容 2.1 黑暗动荡的世纪之初 2.2 星光璀璨的时代 (1)文艺复兴教父——美蒂奇家族 (2)意大利的闪烁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