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的交易的处理。修改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 部分作了删减,将它们放到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去规范。例如原基本准则中 对资产的分类有详细的描述,分类后的资产如何定义、如何计量、如何在资产 负债表中列示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描述,在修改后的准则体系中,它们均被放入 相关资产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来规范。 新会计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
5 范的交易的处理。修改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 部分作了删减,将它们放到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去规范。例如原基本准则中 对资产的分类有详细的描述,分类后的资产如何定义、如何计量、如何在资产 负债表中列示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描述,在修改后的准则体系中,它们均被放入 相关资产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来规范。 二、 新会计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
新旧基本会计准则的比较 项目 修改前 修改后 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将“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息质量要求”,其他框架未变,内容 结构 利润、财务报告、附则共十章仍为十章 目标为:统一会计核算标准,目标修改为:统一企业会计标 总则部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 分标 质量 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 准则 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 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 在第二章“一般原则”中规|与目标相协调,将本章命名为 会计信息质量 定了12项基本原则,即7个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 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 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计信息的相关性,将200年1月1 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经 方面的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 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 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性原则 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6 新旧基本会计准则的比较 项目 修改前 修改后 整 体 结构 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财务报告、附则共十章 将“一般原则”改为“ 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其他框架未变,内容 仍为十章 总 则 部 分 目 标 目标为:统一会计核算标准,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目标修改为: 统一企业会计标 准,规范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 质量 目 的 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 准则 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 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 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在第二章“一般原则”中规 定了 12 项基本原则,即 7 个会计 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 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 性、明晰性)和 5 个计量和确认 方面的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 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 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 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与目标相协调,将本章命名为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 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 计信息的相关性,将 2001 年 1 月 1 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 “经 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 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 性原则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 资 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 义 债权和其他权利。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 类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 及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6类,并详定。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 特细分别定义、解释、说明。 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有 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 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没有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 关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 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 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 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 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资 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 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 负债 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
7 资 产 定 义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 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 债权和其他权利。 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 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分 类 及 特 征 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 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 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6 类,并详 细分别定义、解释、说明。 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 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 定。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 a)过去的交 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有 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 确 认 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 没有 关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 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 足 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 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 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 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资 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 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负 债 定 义 企业所承 担的能 以货币计 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 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
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 负债,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 类及特 定。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 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包 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的履 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 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 认 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益 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 所有者权益 义有权。 享有的剩余权益 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 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 类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规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 及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进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特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 征了具体解释。 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 收入 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 义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务收入
8 分 类 及 特 征 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 负债,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 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 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 定。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 a)过去的交 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包 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的履 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确 认 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 没有 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 时满足 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 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益 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所 有 者 权 益 定 义 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 有权。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 享有的剩余权益。 分 类 及 特 征 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 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 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 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 了具体解释。 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 规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 进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收 入 定 义 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 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 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 务收入。 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 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 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 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增加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 认 入账 计量时才能确认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 用 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 义 流出。 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姑娘 类费用和期间费用。 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 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 及特征 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 用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 营业外收支净额。 和损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 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损 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 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财务报表时反应企业财务状况 财务报 况和经营成果的书画文件。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表
9 确 认 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 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 入账。 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 增加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 计量时才能确认。 费 用 定 义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 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 流出。 分 类 及 特 征 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 费用和期间费用。 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姑娘 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 劳务成本, 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 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 用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利 润 定 义 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构 成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 和损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 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损 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 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财 务 报 表 定 义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的书画文件。 财务报表时反应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