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高质量发展一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本小节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本节课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只有讲好新发 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五大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教学目标定位 1、理论目标:掌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要求和意义; 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理解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和途径。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评析不同的发展 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贯彻和认同新发展理念,关注经济 生活,正确认识现代化经济建设,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新征程。 三、教学对橡剖析 经过高中的学习,00后的大学生对新发展理念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但大多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需要 教师进一步深化讲解。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生活阅历有限,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 例辅助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专题十二 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本小节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本节课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只有讲好新发 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五大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教学目标定位 1、理论目标:掌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要求和意义; 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理解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和途径。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评析不同的发展 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贯彻和认同新发展理念,关注经济 生活,正确认识现代化经济建设,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新征程。 三、教学对象剖析 经过高中的学习,00 后的大学生对新发展理念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但大多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需要 教师进一步深化讲解。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生活阅历有限,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 例辅助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2.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学难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导入】 为什么会提出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要求是什么? 【重点精讲】 问题一: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 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问题二: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 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2.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学难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导入】 为什么会提出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要求是什么? 【重点精讲】 问题一: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 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问题二: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 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协调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 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三、绿色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四、开放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奉行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 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 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 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五、共享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 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 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并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新发展理念的相互联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
二、协调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 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三、绿色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四、开放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奉行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 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 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 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五、共享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 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 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并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新发展理念的相互联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
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 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 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课堂互动】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大学生应该怎样践行新发展理念。 问题三: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片展示】 中国游客抢购日本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奶粉等。 问题:这些抢购狂潮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反映了低端供给与正在升级的消费需求不匹配的供 给结构性问题。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 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 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 提升实体经济。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发挥一体化网络效应,强化基础体系的支撑作用。推进中国制 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 造强国转变。 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
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 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 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课堂互动】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大学生应该怎样践行新发展理念。 问题三: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片展示】 中国游客抢购日本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奶粉等。 问题:这些抢购狂潮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反映了低端供给与正在升级的消费需求不匹配的供 给结构性问题。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 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 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 提升实体经济。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发挥一体化网络效应,强化基础体系的支撑作用。推进中国制 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 造强国转变。 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
的转变。破除无效供给,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强化科 技创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存量 资源配置,提质升级存量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显著增强 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 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生态, 厚植企业家精神土壤;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拓展企业家精神 生长空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 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 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视频播放】 《硬核科普!一分钟看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堂互动】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老百姓带 来了哪些实惠。 问题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 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 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
的转变。破除无效供给,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强化科 技创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存量 资源配置,提质升级存量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显著增强 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 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生态, 厚植企业家精神土壤;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拓展企业家精神 生长空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 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 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视频播放】 《硬核科普!一分钟看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堂互动】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老百姓带 来了哪些实惠。 问题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 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 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