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开始追踪 格奥尔格,约阿希姆雷蒂库斯(Georg Jocm Rheticus,1514-1574) 和伊拉斯谟·赖因霍尔德(Erasmus Reinhold,1511一1553)绝对不是 家喻户晓的名字。只有少数几个专家知道雷蒂库斯是哥白尼唯一的门 徒,而赖因霍尔德则是那个根据哥白尼天文学编制实用星表的人。但在 16世纪中期,赖因霍尔德是欧洲数一数二的数学天文学家,他还是德 意志教育体系的中心一维滕堡大学的天文学教授,而雷蒂库斯则是那 里的数学教授。 维滕堡大学一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曾就读 于这里一建于1502年1,最初是一所宁静的萨克森地方学校,每年只 招收大约四十名学生,而就在三十年之间,它逐渐成为路德教派宗教改 革的热火朝天的大本营。1517年,马丁·路德(1508年开始于此任教) 曾在维滕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他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掀 起了新教的宗教剧变。维滕堡及其大学成为路德反抗罗马教皇和神圣 罗马帝国皇帝的司令部,学生和全体教员都成为改革的热心支持者。2 11502年由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Ⅲ)所建,1813年被拿破仑关闭,1817年与哈 雷大学合并,成为哈雷一维滕堡大学,又称马丁·路德大学。一译者注 2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种行业公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它既不受任何上级 的管辖,也不受所在地方的限制。大学的自治性还表现在它享有其他一些特权,如免纳捐税, 平时免服兵役,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这有助于理解本书中大学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一 译者注 17
无人读过的书 到了1527年,路德教派已经从异端变成德意志的正统。 路德的首席教育副职菲利普·梅兰希通(Philipp Melanchthon, 1497一1560)管理着维滕堡大学。他的敬佩者尊称他为“德意志的导 师”。路德写道:“我为战斗而生…而菲利普大师则平和沉静地前行, 默默地播种,上帝所赋予他的才能是如此丰厚。”梅兰希通热衷于天文 学,当维滕堡大学长期任职的天文学教授去世,而数学教授又转投哲学 系时,他就委任两名年轻的研究生接任空缺。 得到高等任命的赖因霍尔德来自于莱比锡和纽伦堡之间的萨菲尔德 小镇,他1530年进入维滕堡大学,几年后在那里得到硕士学位3。此后, 他出众的能力几乎使他一毕业就赢得了一个教员职位。所有的叙述都 表明他是一位治学扎实而深受爱戴的老师。那时,教员们轮值文学院 (Arts faculty)院长,赖因霍尔德曾在1540年和1549年分别就任,并在 1549一1550年短暂地担任过校长。甚至当他不是院长时,因为书法清 晰有力,也常被请来书写正式的入学许可名册的标题。 雷蒂库斯是在1532年夏天与其他130名学生一起进入维滕堡大学 的。在他的同学中,几乎不再有人具有足够的影响能位列于克里斯蒂 安·约赫尔(Christian Jocher)所编的《通俗学术词典》(Allgemeines Gelebrten-Lexicon)之中,这本词典是德意志文艺复兴时期人物传记的权 威资料。但雷蒂库斯的出色足以引起梅兰希通的注意,在1536年刚刚 得到硕士学位时,二十二岁的他就被聘为“初等数学”讲师。同年,赖 因霍尔德也成为天文学讲师。 3中世纪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无程度上的差别,它们的区别是,硕士考试不公开,合格者发 给证书,取得教学资格:博士考试则公开举行,有隆重仪式和宴会,通过考试者,到主教所辖 的地区,由副主教赐给学位。但博士考试所需的一切费用要由答辩者负担,因此大多数人都只 要了硕士学位,如梅兰希通、雷蒂库斯、开普勒及其老师梅斯特林等。—译者注 18
第二章开始追踪 雷蒂库斯和赖因霍尔德显然不是一类人。事实上,“雷蒂库斯”并 不是他的原姓,因为他的一些同事把大家的德文名字都进行了风雅的 希腊语翻译。比如施瓦策特(Schwarzerdt)就成了梅兰希通,尽管大家 还是习惯简单地称呼他为菲利普。约阿希姆·卡梅拉留斯(Joachim Camerarius)是一位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是他最终劝说年轻的雷蒂库 斯转到莱比锡去的,他的姓原本叫做卡默迈斯特(Kammermeister)。然 而,“雷蒂库斯”并不是在他最初的姓上翻译过来的,他以前就改过一 次姓。年轻的雷蒂库斯在洗礼中被取名为格奥尔格·约阿希姆·伊塞林 (Georg Joachim Iserin),但在他十四岁那年,他当内科医生的父亲因诈 骗罪而被斩首。受到伤害的少年不得不另取一个名字。进入维滕堡大学 后,他开始使用他母亲的娘家姓一德波里斯(de Porris),但很快他就 以雷蒂库斯而为人所知了。这个名字源自地名雷蒂亚(Rhaetia),它是 古罗马帝国边境上的一个行省,位于今日奥地利的西南部。 尽管他与赖因霍尔德是亲密的同事,赖因霍尔德也称他为“我们 的约阿希姆”,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是要好的朋友。除了对占星 术极感兴趣之外(赖因霍尔德对此的态度就大不一样),雷蒂库斯还 与一群浮躁而反传统的青年诗人过从甚密。他们中的一位还写了一篇 讥讽大学领导的粗俗文章,其中含沙射影地提到了赖因霍尔德妻子的 不忠。这个年轻人立刻就被解雇了,而团体中的其他年轻人大多也感 到维滕堡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不适合,就连雷蒂库斯也觉得是该做一 次远行的时候了。于是,1538年,他带着梅兰希通的推荐信南下纽 伦堡。 在纽伦堡,雷蒂库斯遇到了定居在那里的学者约翰·舍纳(Johann 19
无人读过的书 Schoner),他忙于占星术,制作纸制的仪器4,并且整理出版前一世纪 留下来的重要天文学手稿的档案,这是因为15世纪头十年最重要的天 文学家约翰内斯·雷吉奥蒙塔努斯(Johannes Regiomontanus)就生活在 纽伦堡。想来雷蒂库斯正是从舍纳那里了解到在“地球遥远的一角”(哥 白尼自己正是这样描述他所生活和工作的波兰最北部教区的)的尚在 发展中的新宇宙学5。毫无疑问,是舍纳告诉他,在弗劳恩堡大教堂工 作的教士,即那个波兰天文学家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点,他认为太 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而看起来坚实而稳定的地球却在运动。舍纳究竟 是如何知道哥白尼的呢?可谓众说纷纭。一些人推测,在1514年后,哥 白尼已经散发了至少一份其日心说体系的初步介绍,即所谓的《纲要》 (Commentariolus)6,而舍纳可能正好看到了一份。或者舍纳可能通过确 实存在于16世纪天文学家之间的联系而听到了一些天文学的小道消息, 从而得到了这个信息。关于这点,赖纳·杰马·弗里修斯(Reiner Gemma Frisius)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他是一名荷兰医生兼数学家,早在 1531年,杰马就从一位波兰名门那里了解到一些有关哥白尼的情况,这 位名士叫做约翰内斯·丹蒂斯库斯(Johannes Dantiscus),他曾经在低 地国家(Low Countries)待过了一段时间,后来成为杰马的庇护人。于 是,有关哥白尼的消息不胫而走。 命途多舛的雷蒂库斯早已被塑造为一个叛逆者,与当时根深蒂固的 4 舍纳出版了一本有关行星定位仪(equatorium)的书,这本书附有一些活动的圆盘可以用来确 定行星的位置。这些纸制的圆盘被称为转盘(volvelle),它们有时候被用作实际的计算设备,有 时仅仅用于教学。例如,在1538年维滕堡大学所使用的入门天文学教科书萨克罗博斯科的《天 球》(Sh)中总是包含有三四个教学用的转盘,并且很快,在威尼斯、巴黎和安特卫普出版 的教科书中就出现了这种转盘。 5 由于后来雷蒂库斯把他在拜访哥白尼时写下的有关日心说体系的《初讲》题献给了舍纳,所以 我们猜测在雷蒂库斯到纽伦堡拜访舍纳期间,他一直在研究哥白尼。 6全称为《关于天体运动的假说,即地球绕日运动理论的初步纲要》。一译者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