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3:能运用形态构成规律,从构成的角度分析理解设计作品,提升 对视觉元素的理解和表现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23 2.基本技能:具备平面媒体、当代媒体的基本实践技能,能将艺术表现与 图形创意相结合、图形创意与新媒体相结合。 3.思维方法:掌握图形创意方法、具备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意识:掌握 牌传播系统方油 3.课程资派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王雪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维设计基础 2018.9 参考教材 补 平面构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9 参考书日 艺术与视知觉 鲁道夫阿恩海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6 姆著滕守尧译 设计与自姻 周至禹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11 形式基 周至 高等教有出版 2018.11 (2)课程网站 平面构成学堂在线精品中文慕课(MOOC)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NJMXY-1449625166 一维设计基础学堂在线精品中文幕课(MOOC)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CIT-1207033801 视觉魔术-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师涛-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大学M000 https://www.icoursel63.org/course/SFAI-1207441802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1 每周课堂作业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表现程度 平时作业 每周课堂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达标程度。 (70分) 3、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构成意识。 平时成绩(30%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做工精良。 课堂表现 1、遵守教学纪律、课堂积极参与度。 2、出勤情况。 (30分) 3、创作态度。 3
22 课程目标 3:能运用形态构成规律,从构成的角度分析理解设计作品,提升 对视觉元素的理解和表现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2.基本技能:具备平面媒体、当代媒体的基本实践技能,能将艺术表现与 图形创意相结合、图形创意与新媒体相结合。 √ √ 3.思维方法:掌握图形创意方法、具备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意识;掌握品 牌传播系统方法。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二维设计基础 王雪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社 2018.9 平面构成 王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9 参考书目 艺术与视知觉 鲁道夫.阿恩海 姆著滕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6 设计与自然 周至禹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11 形式基础 周至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11 (2)课程网站 平面构成_学堂在线_精品中文慕课(MOOC)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NJMXY-1449625166 二维设计基础_学堂在线_精品中文慕课(MOOC)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CIT-1207033801 视觉魔术-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师涛-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大学 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FAI-1207441802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平时作业 (70 分) 1、每周课堂作业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表现程度。 2、每周课堂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达标程度。 3、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构成意识。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做工精良。 课堂表现 (30 分) 1、遵守教学纪律、课堂积极参与度。 2、出勤情况。 3、创作态度
1、系统体现课程知识点。 终评作业 2、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形式美感。 术科考试(70%) 3、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正向审美意识。 (100分)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5、 作品与课程目标符合度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章节 方法和手段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时 课内 课后 程 了解构成概念及形成与发展: 构成的激 明确一维形态构成课程的基 第一章 起与课程 础性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讲 4 讲授法 文献资料 查阅 认知 明确该课程对后续专业方向 课的支撑性作用 通过案例进行课程概念的代 第二章 入使学生了解有关点线面的 寻找点线 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两 察,去寻找并记录自然环境 5 面 讨论法 的点线面,并瑞摩视觉形式构 成的美感。 设计训练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学拆 讲授法 第三章点线的构 点线的形态特征,进行点线的 室例 成 形态练习,注意体会各种工具 6 讨论法 材料的应用。 课堂练习 了解和掌握面的概念和形态 特征:了解图与底的相辅相成 讲授法 第四章 面的构成 的关系,了解面积关系在画面 案例法 资料查阅 3 中的重要性,掌握通过大 讨论法 设计训练 面积的组合使画面产生不同 课堂练习 的视觉效果的能力。 了解骨骼的元素构成的基本 第五章 形态组合 秩序与规律法则,掌握骨酪法 讲授法 资料查阅 规律形式 则及形式语言,以及对从一个 案例法 2、3 设计训练 美法则 基本元素无限展开的组合形 课堂练习 本的把握 以设计应用来强化对理论的 点线面的 理解,给学生足够的创意想象 讲授法 资料查阅 第六章 综合构成 6 课堂练习 设计训练 2、3 应用 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建立和提 升设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作业总结 作品整理 合计 32
23 术科考试(70%) 终评作业 (100 分) 1、系统体现课程知识点。 2、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形式美感。 3、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正向审美意识。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5、作品与课程目标符合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 的课 程 目标 课内 课后 第一章 构成的源 起与课程 认知 了解构成概念及形成与发展; 明确二维形态构成课程的基 础性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讲授 明确该课程对后续专业方向 课的支撑性作用 4 讲授法 文献资料 查阅 1 第二章 寻找点线 面 通过案例进行课程概念的代 入使学生了解有关点线面的 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观 察,去寻找并记录自然环境中 的点线面,并揣摩视觉形式构 成的美感。 5 讨论法 设计训练 第三章 点线的构 成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点线的形态特征,进行点线的 形态练习,注意体会各种工具 材料的应用。 6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课堂练习 1 第四章 面的构成 了解和掌握面的概念和形态 特征;了解图与底的相辅相成 的关系,了解面积关系在画面 中的重要性,掌握通过大、小 面积的组合使画面产生不同 的视觉效果的能力。 3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课堂练习 资料查阅 设计训练 1 第五章 形态组合 规律-形式 美法则 了解骨骼的元素构成的基本 秩序与规律法则,掌握骨骼法 则及形式语言,以及对从一个 基本元素无限展开的组合形 态的把握。 8 讲授法 案例法 课堂练习 资料查阅 设计训练 2、3 第六章 点线面的 综合构成 应用 以设计应用来强化对理论的 理解,给学生足够的创意想象 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建立和提 升设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6 讲授法 课堂练习 作业总结 资料查阅 设计训练 作品整理 2、3 合计 32 --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训 序 学项目 对应课 项目名称 内容 项目要求 时 类型 程目标 寻找点线面 自然形态中寻找和记录点线 2 实训 1、2 点线面的形态 在理解点线面形态特征的基 2 实训 1、2、3 及构成实训 础上进行形态多元化练习 形态构浩训练 在形态构成训练中灵活运用 实训 必做 1、2、3 形式美的规律 综合构成应用 将前期构成练习在任选载体 4 实训 2、3 上加以应用 合计 32
24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训) 序 号 项目名称 内容 学 时 项目 类型 项目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1 寻找点线面 自然形态中寻找和记录点线 面 2 实训 必做 1、2 2 点线面的形态 及构成实训 在理解点线面形态特征的基 础上进行形态多元化练习 12 实训 1、2、3 3 形态构造训练 在形态构成训练中灵活运用 形式美的规律 14 实训 1、2、3 4 综合构成应用 将前期构成练习在任选载体 上加以应用 4 实训 2、3 合计 32 --
《三维形态构成》教学大纲 (3-D Composition) 一、基本信息 课程 B2380120 课程 必修■选修口 编号 属性 总学时 理论 32 上机 实训 64 学时 学时 0 学时 32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课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二维形态构成等 开课 关术学院 适用 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单位 专业 环境设计 课程负 责人 孙晓毅 撰写人 毛选波 审核人 刘洪州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等不同形态,以及体 积、空间与材质的宏观与微观的综合、宽泛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这些因素 的相互关系、组织关系、形式法则,培养对体积、空间形态的塑造与表现能力和 在体积、空间形态中对材质、色彩的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创造三维形态造型的规 律并研究赋予这些造型以生命与寓意的可能性。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 different forms,such as dot,line,face and volume,the material space and comprehensive,broad understanding of macro and micro,an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factors,organizational relations,in the form of law,develop to the volume,and the moulding of space form and expression ability and the volume of material,color,space,form the application ability,make its master the regular pattern of creating 3 d shape modelling and give life to the modell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建立空间造型意识。 课程目标2:不同介质对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影响。 课程目标3: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空间造型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对于 视觉设计的跨专业研究提供可能性。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25 《三维形态构成》教学大纲 ( 3-D Composition )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80120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32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二维形态构成等 开课 单位 美术学院 适用 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课程负 责人 孙晓毅 撰写人 毛选波 审核人 刘洪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等不同形态,以及体 积、空间与材质的宏观与微观的综合、宽泛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这些因素 的相互关系、组织关系、形式法则,培养对体积、空间形态的塑造与表现能力和 在体积、空间形态中对材质、色彩的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创造三维形态造型的规 律并研究赋予这些造型以生命与寓意的可能性。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dot, line, face and volume, the material space and comprehensive, broad understanding of macro and micro, an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factors,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form of law, develop to the volume, and the moulding of space form and expression ability and the volume of material, color, space, form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make its master the regular pattern of creating 3 d shape modelling and give life to the modell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建立空间造型意识。 课程目标 2:不同介质对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影响。 课程目标 3: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空间造型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对于 视觉设计的跨专业研究提供可能性。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23 2基本技能:具备平面媒体、当代媒体的基本实践技能,能将艺术表现与 图形创意相结合、图形创意与新媒体相结合。 3思维方法:掌握图形创意方法、具备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意识: 掌握 牌传播系统方法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日 米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补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三维设计基础 王雪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参考书目设计折学英]保罗.杰克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 (2)课程网站 维设计基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GMART-1207108806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华侨大学_中国大学MO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OU-100258200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每周课堂作业对知识点的掌握、 理解和表现程度 平时作业 2每周课堂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达标程度, (70分) 3、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巧妙构思。 平时成绩(30%)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课堂表现 遵守教学纪律、课常积极参与度 出勤情况 (30分) 3、创作态度 1、系统体现课程知识点 2、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形式美感】 术科考试(70% 终评作业 3、具备创意思维与正向审美意识。 (100分)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5、作品与课程目标符合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 章节 主要内 教学要求 学 方法和手段 的课 容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材料与 理解材料与质地在三维造型中的重 相关文 材料 讲授法 项地 要意义,感受与了解它们各自不同 献查阅
26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2.基本技能:具备平面媒体、当代媒体的基本实践技能,能将艺术表现与 图形创意相结合、图形创意与新媒体相结合。 √ √ 3.思维方法:掌握图形创意方法、具备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意识;掌握品 牌传播系统方法。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三维设计基础 王雪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参考书目 设计折学 [英]保罗.杰克逊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1 (2)课程网站 三维设计基础_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GMART-1207108806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_华侨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QU-100258200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平时作业 (70 分) 1 每周课堂作业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表现程度。 2 每周课堂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达标程度。 3、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巧妙构思。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课堂表现 (30 分) 1、遵守教学纪律、课堂积极参与度。 2、出勤情况。 3、创作态度。 术科考试(70%) 终评作业 (100 分) 1、系统体现课程知识点。 2、具有艺术表现力与形式美感。 3、具备创意思维与正向审美意识。 4、作品符合规范要求。 5、作品与课程目标符合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 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 的课 程 目标 课内 课后 第一章 材料 材料与 质地 理解材料与质地在三维造型中的重 要意义,感受与了解它们各自不同 4 讲授法 相关文 献查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