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征。学习与掌握对材质的运用 与造型的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对 积、空间、材质等不同的三维形态 的重要元素进行研究。 理解体积是三维形态最基本的体现 第二章 体积建 形式,通过对形态的重新构建、指 讲授法 4 1 体积 定元素的重复组合:点、线、面、 构 体状形态语言的造型,掌握三维形 案例法 态的不同的造型表现语言 了解体积与空间的材料与方法的多 从平面 样性,通过使用切、割、折、叠等 第三 手段改变纸原本所具有的平面特 讲授法 思维草 到一维 1 转换 8 半形态 ,掌握从平面通往体积、空间的 案例法 图表现 形式法则规律与手段以及对审美认 识的培养。 了解材料的特征与空间状况,运用 第四章 从平面 纸质材料进行体积与空间的练习。 讲授法 到空间 掌握纸质材料在切割、折叠后的名 8 案例法 空间 2、3 形态 个立体展示面之间的面积、空间关 课堂练习 了解体与体的组合所产生的丰富名 组织多 变的形态空间,掌握每个独立的体 元素进 第五章 体与体 讲授法 的大小、形态。材质、色彩等形态 行思维 形体 的组合 课堂练习 2、3 语言因素以及对体积 空间形态组 和视觉 织的审美能力。 训练 合计 32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训) 疗 项目名称 内容 学时 项目 项目 对应课 类型 题求得日标 认识训练 不同材质的视觉表现力的认识 4 实训 1 2 表现实训 简单组合、切割等手段的应用 4 实训 2 必做 表现实训 二维半形态的制作 8 实训 1、2 4 表现实训 纸面切制与折叠练习 8 实训 3 表现实训 三维综合形态实训 8 大作业 2、3 合计 32 27
27 的特征。学习与掌握对材质的运用 与造型的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对体 积、空间、材质等不同的三维形态 的重要元素进行研究。 第二章 体积 体积建 构 理解体积是三维形态最基本的体现 形式,通过对形态的重新构建、指 定元素的重复组合;点、线、面、 体状形态语言的造型,掌握三维形 态的不同的造型表现语言。 4 讲授法 案例法 1 第三章 转换 从平面 到二维 半形态 了解体积与空间的材料与方法的多 样性,通过使用切、割、折、叠等 手段改变纸原本所具有的平面特 征。掌握从平面通往体积、空间的 形式法则规律与手段以及对审美认 识的培养。 8 讲授法 案例法 思维草 图表现 1 第四章 空间 从平面 到空间 形态 了解材料的特征与空间状况,运用 纸质材料进行体积与空间的练习。 掌握纸质材料在切割、折叠后的各 个立体展示面之间的面积、空间关 系。 8 讲授法 案例法 课堂练习 2、3 第五章 形体 体与体 的组合 了解体与体的组合所产生的丰富多 变的形态空间,掌握每个独立的体 的大小、形态、材质、色彩等形态 语言因素以及对体积、空间形态组 织的审美能力。 8 讲授法 课堂练习 组织多 元素进 行思维 和视觉 训练 2、3 合计 32 --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训) 序 号 项目名称 内容 学时 项目 类型 项目 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1 认识训练 不同材质的视觉表现力的认识 4 实训 必做 1 2 表现实训 简单组合、切割等手段的应用 4 实训 2 3 表现实训 二维半形态的制作 8 实训 1、2 4 表现实训 纸面切割与折叠练习 8 实训 3 5 表现实训 三维综合形态实训 8 大作业 2、3 合计 32 --
《中国设计史》教学大纲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80215 课程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3 总学时 理论 测试 复习 48 时 48 0 时 0 y0t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课程 开课 类术学院 适用 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单位 专业 环境设计 课程负 河利源 责人 刘洪帅 撰写人 冯利源 审核人 孙晓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设计史是视觉传达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 握中国自人类起源以来所创作和使用的器物文化、礼仪祭祀文化以及中国设计发 展的相关历史的概况、形式特点、方法步骤和审美规律:了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 律;了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鉴赏能力、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综 合运用能力,辅助视觉传达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能够具备较强的广告创意、设 计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类设计机构、广告公司、传媒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及 网络、多媒体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应 用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从而开阔视野人才培养的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 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major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history,form characteristics,method steps and aesthetic rules of the artifact culture ritual sacrifice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development created and used in China since the origin of mankind;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laws of design development:Understand the basic common sense in the field of design,and cultivate students'artistic creation ability,appreciation ability,cognitive ability,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literac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design work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periods,and assist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in talent training.The process can have strong advertising creativity,design
28 《中国设计史》教学大纲 (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8021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48 测试 学时 0 复习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美术学院 适用 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课程负 责人 冯利源 刘洪帅 撰写人 冯利源 审核人 孙晓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设计史是视觉传达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握中国自人类起源以来所创作和使用的器物文化、礼仪祭祀文化以及中国设计发 展的相关历史的概况、形式特点、方法步骤和审美规律;了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 律;了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鉴赏能力、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综 合运用能力,辅助视觉传达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能够具备较强的广告创意、设 计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类设计机构、广告公司、传媒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及 网络、多媒体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应 用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从而开阔视野人才培养的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 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major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history, form characteristics, method steps and aesthetic rules of the artifact culture, ritual sacrifice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development created and used in China since the origin of mankind;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laws of design development; Understand the basic common sense in the field of desig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rtistic creation ability, appreciation ability, cognitive ability,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literac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design work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ssist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in talent training. The process can have strong advertising creativity, design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and can work in art design,advertising creativity. advertising production,etc.in various design agencies,advertising companies.media organizations,cultural enterprises,and networks,multimedia and other departments. Compound application-oriented art design talents need to broaden the horizon of talent cultivation,improve artistic qu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and enhanc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quality.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设计学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学、人文学、社会学等其 他学科对中国设计史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做针对性的了解。 果程目标2:能够具备艺术宙美的鉴赏方法,提升对千艺术宙美的识别能力 运用正确的审美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中国不同时 期、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的社会成因、审美特征及表现方法等。 课程目标3:能够通过中国设计史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 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具有一定设计风格的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23 1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基本法律知识, 掌握艺 术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知识、设计历史、设计美学 5.人格修养:具备优秀品质,具有中国本土人文素养和国际文化视 野,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中国设计史 朱和平 湖南术出版 2003.5 中国美术史 李福顺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3.7 中国审美文化通史 傅合远、周来样 安猫教有出版补 参考书目 2007.12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下宗舞、周旭、史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 玉琢 (2)课程网站 中外设计史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SICNU-1001971004?tid=1002082002 设计史话_中国大学M0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mn/SDU-10021050057tid=1003159007#/leamn/announce 平面设计史1MOOC中国-慕课改变你,你改变世界 https://www.mooc.cn/coursc/6499.html 29
29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can work in art design,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dvertising production, etc. in various design agencies, advertising companies, media organizations, 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networks, multimedia and other departments. Compound application-oriented art design talents need to broaden the horiz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mprove artistic qu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2. 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能够运用设计学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学、人文学、社会学等其 他学科对中国设计史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做针对性的了解。 课程目标 2:能够具备艺术审美的鉴赏方法,提升对于艺术审美的识别能力, 运用正确的审美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中国不同时 期、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的社会成因、审美特征及表现方法等。 课程目标 3:能够通过中国设计史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 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具有一定设计风格的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基本法律知识,掌握艺 术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知识、设计历史、设计美学。 √ 5.人格修养:具备优秀品质,具有中国本土人文素养和国际文化视 野,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中国设计史 朱和平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5 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 李福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中国审美文化通史 傅合远、周来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12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卞宗舜、周旭、史 玉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 (2)课程网站 中外设计史_四川师范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SICNU-1001971004?tid=1002082002 设计史话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SDU-1002105005?tid=1003159007#/learn/announce 平面设计史 | MOOC 中国 - 慕课改变你,你改变世界 https://www.mooc.cn/course/6499.html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试 评价依据 课堂随考(权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重1/3) 度,在学期中进行一次课堂开卷考核。 课堂交流(权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问题回答的逻辑表述 平时成绩(40%) 重13) 能力,及对新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出勤及课塑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表现(权重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1/3) 主要题型从判断、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绘 期末考试(60%) 闭卷考试 图分析、案例分析等选择,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 能力题约占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误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能够了解概论章节中重点的 理论教 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运 学、讨 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论、专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 题研计 中国古代 阅读并 识。 和案伤 第一章设计艺术 查阅相 1、2 重占:中闲中前设计艺术发 分析, 概论 文献。 展的概括及现代平面设计的 多堪估 欣赏利 难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形 课堂练 式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规律 习 能够了解本章节中重点的基 下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远 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 理论教 对前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 学、讨 章节的 识。对青铜器的纹饰、器型 中国古代 内容进 第二章 及社会功能与价值做系统学 青铜设计 6 行复习 1、2、3 习。 和案伤 并阅读 艺术 重占:吉铜器的浩型艺术特 分析, 杏阅泰 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纹饰及 多媒体 章节相 图形的影响 欣赏 关文献 难点:青铜器的装饰纹饰艺 术特占。 第三章 中国古代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 6 理论教 对前 玉器设计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学、讨章节的 1、2、3
30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40%) 课堂随考(权 重 1/3)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度,在学期中进行一次课堂开卷考核。 课堂交流(权 重 1/3)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问题回答的逻辑表述 能力,及对新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出勤及课堂 表现(权重 1/3)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考试(6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从判断、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绘 图分析、案例分析等选择,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 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中国古代 设计艺术 概论 能够了解概论章节中重点的 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运 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 识。 重点:中国史前设计艺术发 展的概括及现代平面设计的 影响。 难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形 式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规律 4 理论教 学、讨 论、专 题研讨 和案例 分析, 多媒体 欣赏和 课堂练 习 阅读并 查阅相 文献。 1、2 第二章 中国古代 青铜设计 艺术 能够了解本章节中重点的基 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运 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 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 识。对青铜器的纹饰、器型 及社会功能与价值做系统学 习。 重点:青铜器的造型艺术特 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纹饰及 图形的影响。 难点:青铜器的装饰纹饰艺 术特点。 6 理论教 学、讨 论、专 题研讨 和案例 分析, 多媒体 欣赏 对前一 章节的 内容进 行复习, 并阅读 查阅本 章节相 关文献。 1、2、3 第三章 中国古代 玉器设计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点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6 理论教 学、讨 对前一 章节的 1、2、3
艺术 运用。对玉器的人文历史 纹饰特点及社会意义掌握等 愿研讨 相关的知识点做系统研究和 和案例 并阅读 分析。 分析, 查阅本 重点:不同时期玉器纹饰设 多媒体 计特点及对现代设计的应 依和 用。 课堂练 对玉器 难点:不同时期玉器的社会 习 功能性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理论教 运用。对玉器建筑的人文历 学、讨 对前 、纹饰风格特点、社会意 中国古代 不同区域民族的建筑 章节的 内容进 格等相关的知识点做系统研 和案例 1、2. 第四章建筑设计 究和分析。 10 分析, 行复习 艺术 重占.中国古代建销的结构 多估 准备随 特点及形式风格特色及对中 欣赏和 堂测试 内容 国现代设计形成的影响。 课堂绮 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 功能性。 考试后 自我总 对期中前期的教学内容进行 结和评 针对性的考核。 随堂测 第五章随堂测试 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 4 考核形式:开卷考试 章节相 关文献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点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 理论教 运用。对原始彩陶和中国瓷 器的人文历史、纹饰材料特 学、讨 对前 论、专 章节的 性、器型特征、特饰风格 中国古代 点、 社会意义、不同时期 题研讨 内容进 第六章 和案伤 行复习 陶瓷设计 格特点等相关的知识点做系 1、2 并阅 梦术 统研究和分析。 分析, 多媒使 查阅本 重点:中国古代瓷器的时代 特点对中围现代设计的影 欣常和 章节相 课堂练 关文献 响。 难点:中国古代瓷器的种类 习 划分特征及装饰特点。 第七章 中国古代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片 理论教 对 学、讨章节的 1、2 家具设计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31 艺术 运用。对玉器的人文历史、 纹饰特点及社会意义掌握等 相关的知识点做系统研究和 分析。 重点:不同时期玉器纹饰设 计特点及对现代设计的应 用。 难点:不同时期玉器的社会 功能性 论、专 题研讨 和案例 分析, 多媒体 欣赏和 课堂练 习 内容进 行复习, 并阅读 查阅 本 章节 相 关文献。 对玉器 第四章 中国古代 建筑设计 艺术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点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运用。对玉器建筑的人文历 史、纹饰风格特点、社会意 义、不同区域民族的建筑风 格等相关的知识点做系统研 究和分析。 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特点及形式风格特色及对中 国现代设计形成的影响。 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 功能性。 10 理论教 学、讨 论、专 题研讨 和案例 分析, 多媒体 欣赏和 课堂练 习 对前一 章节的 内容进 行复习, 准备随 堂测试 内容。 1 、2. 、 3 第五章 随堂测试 对期中前期的教学内容进行 针对性的考核。 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 考核形式:开卷考试 4 随堂测 试 考试后 自我总 结和评 定,阅读 查阅 本 章节 相 关文献。 3 第六章 中国古代 陶瓷设计 艺术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点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运用。对原始彩陶和中国瓷 器的人文历史、纹饰材料特 性、器型特征、装饰风格特 点、社会意义、不同时期风 格特点等相关的知识点做系 统研究和分析。 重点:中国古代瓷器的时代 特点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 响。 难点:中国古代瓷器的种类 划分特征及装饰特点。 8 理论教 学、讨 论、专 题研讨 和案例 分析, 多媒体 欣赏和 课堂练 习 对前一 章节的 内容进 行复习, 并阅读 查阅 本 章节 相 关文献。 1 、 2 第七章 中国古代 家具设计 能够了解掌握本章节中重点 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理的 4 理论教 学、讨 对前一 章节的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