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中国现代诗砍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13569322786制作 川江号子 蔡其矫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 来自万丈断崖下,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 从悬岩到悬岩, 从漩涡到漩涡。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 向我流来,流来。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 支桨四个人; 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但是几千年来 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王命的律动 作者简介 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蔡其矫诗选》等 诗中有两类意象,一类是视觉意象—悬岩、漩涡、桨、云、树、野庙、飞箭般的船、凶猛的浪 潮……另一类是听觉意象—呼号、回声……你朗读这首诗,是不是在脑海里映现清晰的画面,耳畔 ①选自《蔡其娇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制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中国现代诗砍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13569322786制作 响起巨大的轰鸣声?如果给这画面或场景以一个激动人心的命名,你将选用什么样的词语或句子? 些诗句可谓含泪带血,内蕴深重,“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 沉默无声的鱼”,这些诗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饱含诗人怎样的激情和心愿? 注意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在当时充斥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作品的诗坛上,它是一个危险的 “异类”,连同诗人一起受到了无情的批判,这一遭遇给诗作增添了另一重悲壮、悲愤的情调 思考⑤那 、朗读诗歌要把握好感情基调和语言节奏,读得抑扬顿挫。本单元这几首 诗歌,从声律节奏方面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要朗读好它们,应该掌握哪些要 二、人有身体外在的运动,也有内心的“运动”;诗人内心的“运动”比常 更复杂。在这方面,杜运燮的《井》有明显的表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 的内心“运动”是如何展开的 三、诗人的感觉、思维跟常人不一样,他们会有奇特的想象,如郭沫若说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是月的光”,“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杜运燮把 自己想象 静默,清澈”的水井,穆旦看见“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数 这些感觉、思维显然“违背”常理,但人们不认为荒谬,反而乐于接受并认真欣 赏,这是为什么? 四、现代诗歌中使用的人称富于变化,有“我”“你”“他(她)”“它”等, 有时一篇诗作中网时出现多个人称,但用得最多的还是“我”和“你”。结合诗 歌作品,探究人称的选择与思想感情的表达之间的关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制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中国现代诗砍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13569322786制作 走进诗的世界 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九位文艺女神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是诗神缪斯;在令人眼花缭 乱的文学星空中,最明亮、最璀璨夺目的是诗的星座。诗的历史最为悠久,诗的生命却永 远年轻。诗与青春有相通的含义。今天,诗作为文学的灵魂,已渗入到各种文学形式之 中,造成了散文和叙事文学的诗化 在生活中,由于诗总是和艺术、美联系在一起的,以致人们往往超越文学、艺术的范 围,而用诗指称人类社会精神领域中的某一最高境界,如美好的理想可以称为诗的理想, 美好的境界可以称为诗的境界,美好的语言可以称为诗的语言……可以说凡是美好的东 西,凡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都常常被称为诗。 广义的诗尽管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毕竟不是我们所要探讨 的诗。我们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诗,即作为文学品种之一,与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 文学等并列的诗。 那么,什么是狭义的诗呢?这个问题真可以称得上是个诗学上的斯芬克斯之谜了 自从诗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释就从没有统一过。别林斯基曾经风趣地谈到,尽管 所有的人都谈论诗,可是,只要两个人碰到一起,互相解释他们各自对“诗”这个词的理 解,那时我们就知道,原来一个人把水叫做诗,另外一个人却把火叫做诗。的确如此 千个诗人有一千个诗的观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诗的定义。 诗的定义为什么会这样异态纷呈呢?看来主要是因为“诗是什么”这一问题,不是 第白坐 个具体的知识性问题,而是与诗人的整个人生观、艺术观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人们对世 界、对现实、对艺术有多少种不同看法,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诗的定义。这正像我们间:的 海是什么?”有人从视觉上回答:“海是蔚蓝的。”有人从味觉上回答:“海是又涩又苦的。” 有人则从海洋学上回答:“海是为岛或半岛所分割的大洋的边缘部分。”回答一个具体的海的 问题尚且众说纷纭,对远为抽象、复杂得多的诗有不同的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为所有诗人和读者所公认的定义还没有 出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诗无论从主题、样式还是语言、技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因此我们也不打算给诗下一个固定的定义,而只想在介绍有关诗的若干基本特征的同 时,指出某些关于诗的认识,廓清一下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就像在大理石上雕像 去掉了多余的部分,所要雕的东西就自然呈现了 首先,所有的诗在外形上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特点就是分行。当然这是针对现代诗而 言,我国古代的诗是不分行的;还有一种不分行的诗体叫散文诗,但它与一般意义的诗不 大一样。现代诗大多采取分行排列的形式,有时行数多了还要分节,这主要是根据内容需 要而安排的。它依据人们呼吸的休止,把空间间隔转化为时间间隔,使小的停顿与大的间 歇更为明晰;它又适应人们的感情波动,把重要的东西用分行来强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制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中国现代诗砍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13569322786制作 可是,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特别是对于新诗来说,分行虽说有重大作用,但它毕竟 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构成诗的决定因素。有些非诗的东西,即便分了行也丝毫不会令其 增色,比如分行写的标语口号能算诗吗?郭沫若曾经讲:“广义的来说吧,我所写的好些 剧本或小说或论述,倒有些确实是诗,而我写的一些‘诗’却毫无疑问地包含有分行写出 的散文或韵文”(《序我的诗》)。这话固然包含着郭沫若的自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 他以及许多现代诗人创作的实际情况,因而有着普遍意义。 其次,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韵脚)来实 现的。押韵不仅使诗具有了音乐性,便于记忆,而且相同的韵脚本身构成了一种复沓,这 就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 不少新诗人都是很重视押韵的。不过,有的人把押韵强调得过分甚至绝对化了,就难免适 得其反。某些初学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他们为了追求押韵甚至矫揉造作,削足 适履。其实,韵并非构成一首诗的决定因素,押韵的不一定是诗。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 押韵。惠特曼的《草叶集》不押韵,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押韵,但没有谁说 它们不是诗。 再次,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述发人深 省的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 代诗歌散文欣 组合不一定是诗。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 美,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诗人朱湘认为:“本来在诗里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 笨最乏的方法;有想象力的人是决不肯滥用它们的。遇到不得已的时候,他们只是轻描淡 写的用一二个字带过去,决不让读者的注意耗费在这种小的枝节上。”(《闻君一多的诗》) 有些人写诗,却不从内在的本质下功夫,而是致力于堆砌词藻,结果只会引人反感。诗的 语言是一种形象的语言、独创的语言。诗人善于将自己的崭新发现或超拔领悟,用一种十 分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诗贵在发现,即诗人要有自己的语言。诗人不写诗则已,要写就 要力求出新,要让作品有独特的情思,独特的神韵,独特的风采 最后,诗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生活。有人认为,既然诗来源于生 活,那么生活中有什么我就照样写什么,于是大量罗列生活现象的“诗”就制作出来,并 充斥在我们的书刊上了。新诗初期,有位诗人康白情写了一本新诗集《草儿》,里面有许 多出色的作品,但也有不成功的尝试,比如他的《庐山纪游》三十七首,便好像一个学生 的旅行日记,如:“十日晴:/偕两叶,東轻装,/请挑子,裏面包,/带牛奶,/漫游 去 “十一日晴。/脱靴子;/换草鞋;再上山;/蝉声泉声又远远地来迎我们了……” 照这样写法,说句笑话,连“刷完牙,/洗好澡,/铺被子,/放枕头·/去睡觉……”也都 可以是“诗”了。生活现象的罗列不一定是诗,诗不是生活的“照相”。诗与现实的关系, 不像平面镜似的直接反映,而是要经过诗人头脑的折射。因此,诗与现实生活相比,有省 略,有集中,有模糊,有变形,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诗人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在各种文学形 式中,诗的主观性最强,一般不宜太实。当然这不是说诗排斥写实,实的细节、情景、场 面,放在一个特定的诗的构思中去,也会有妙趣 读到这里,你也许对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的问题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了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制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中国现代诗砍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13569322786制作 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贺新郎①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③。更那堪③凄然相向,苦情重诉①。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⑤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⑥,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 重东门路,照横塘⑦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③割断愁 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②,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0。 第 白半 《贺新郎》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告别爱妻时心中的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 攀 它继承了某些古典诗词的意境,不乏温柔缠绵的韵致。不过与历代文人墨客的低吟浅唱不同,词作 最后情调上扬,豪气于云,一扫陈旧阴霾,表现出英雄气概、领袖情怀和高尚情感 这首词通过形象化的词句抒情写意,抓住几个细节,描写特定场景,给人深刻印象;最后“昆仑 崩绝壁”“台风扫實宇”“重比翼,和云翥”的虚拟景象,是词人内心澎湃激情的外化,又从侧面反映 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欣赏这首词,要品味这些细节和场景的描写,品味其中精粹、蕴藉的语句 体会作品由低迷转向高昂的情调 ①选自《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贺新郎是词牌名,②(挥手从兹去)本于李自《送友人》 挥手自兹去”,③那堪)哪堪,哪能忍受,④(重( chong)诉)反复诉说,⑤(零)(泪水)下落 ⑤过眼滔滔云共雾)意思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云雾比喻误会,⑦(横塘)指长沙东门外的清水塘 附近有火车站。③[凭)借以,②(要似昆仑崩绝壁)和下面的“又恰像台风扫寰字”都表示参加革命斗争的 决心,⑩(重比翼,和云翥(hi)指将来再会晤时在云霄中比翼双飞,,鸟飞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清电子版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13569322786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