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置呈“倒三角” 理想的模式是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保健问题应在社区 解决,仅有10%的病人需要到专科大医院门诊治疗,1%的病人 需要到大医院专科住院治疗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仍是头重脚轻的“倒三角”结构,80% 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髙精尖设备在数量规模上已 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仅有很少部分资源配置到基层 方面城市卫生资源数量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社区卫 生资源严重不足,质量不高 于是,群众只能舍近求远涌向大医院,使大医院拥挤不 堪,这又反过来刺激了大医院的扩张行为。大部分城市的社 区卫生资源的人均占有不少,但卫生资源分属各个部门,各 个行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散、交叉多、功能低、效 益差 卫生资源在治疗和预防的配置中失衡,用于预防的资源比 例呈下降趋势
2、配置呈“倒三角” 理想的模式是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保健问题应在社区 解决,仅有10%的病人需要到专科大医院门诊治疗,1%的病人 需要到大医院专科住院治疗。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仍是头重脚轻的“倒三角”结构,80% 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高精尖设备在数量规模上已 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仅有很少部分资源配置到基层。 一方面城市卫生资源数量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社区卫 生资源严重不足,质量不高。 于是,群众只能舍近求远涌向大医院,使大医院拥挤不 堪,这又反过来刺激了大医院的扩张行为。大部分城市的社 区卫生资源的人均占有不少,但卫生资源分属各个部门,各 个行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散、交叉多、功能低、效 益差。 卫生资源在治疗和预防的配置中失衡,用于预防的资源比 例呈下降趋势
3、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社区卫生服务成为一种时髦,一哄而起,一二三级医 院都在搞;有的地方,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单纯的医疗延伸 是医院伸腿到社区“找饭吃” 有的地方不计成本、免费服务、赔本办站,结果医务 人员不稳定,医院也不堪重负; 还有的地方抽调大批人力,开展大规模入户调查,建 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而信息管理跟不上,档案失去时 效性成为死档,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有的地方抽调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群众不信任 结果门庭冷落; 些单位的领导,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成了“下岗 分流”中转站,“老弱病残”收容站,这些做法十分有害
3、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社区卫生服务成为一种时髦,一哄而起,一二三级医 院都在搞;有的地方,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单纯的医疗延伸 ,是医院伸腿到社区“找饭吃” ; 有的地方不计成本、免费服务、赔本办站,结果医务 人员不稳定,医院也不堪重负; 还有的地方抽调大批人力,开展大规模入户调查,建 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而信息管理跟不上,档案失去时 效性成为死档,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有的地方抽调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群众不信任, 结果门庭冷落; 一些单位的领导,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成了“下岗 分流”中转站, “老弱病残”收容站,这些做法十分有害
4.基层卫生单位的现有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不适应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要求,应突出健康教育和预 防保健,但对基层预防保健工作的投入主要是靠医疗收入来礻 偿的 就全国来看,基层防保人员的工资、奖金不能全额拨款, 防保工作经费补贴不足,可能进入预防保健工作做得越多,垫 付经费越多的恶性循环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一般愿意选择到大医院, 不愿意跟基层卫生单位挂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赖以生存的医 疗业务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4.基层卫生单位的现有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不适应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要求,应突出健康教育和预 防保健,但对基层预防保健工作的投入主要是靠医疗收入来补 偿的。 就全国来看,基层防保人员的工资、奖金不能全额拨款, 防保工作经费补贴不足,可能进入预防保健工作做得越多,垫 付经费越多的恶性循环。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一般愿意选择到大医院, 不愿意跟基层卫生单位挂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赖以生存的医 疗业务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5.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偏旧,距离全科医生的要求 差距大 据调查,当前卫生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他们知 识结构仍属医疗型,难以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 全国大部分的基层卫生单位经济效益欠佳,单位无力支 持医生的继续教育,而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基层去,因此基层 单位的医务人员学历低、知识陈旧、年龄老化。 长期以来治疗专科越分越细,许多医生对人体健康与疾病 缺乏整体认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缺乏,难以适应 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5.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偏旧,距离全科医生的要求 差距大 据调查,当前卫生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他们知 识结构仍属医疗型,难以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 全国大部分的基层卫生单位经济效益欠佳,单位无力支 持医生的继续教育,而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基层去,因此基层 单位的医务人员学历低、知识陈旧、年龄老化。 长期以来治疗专科越分越细,许多医生对人体健康与疾病 缺乏整体认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缺乏,难以适应 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6.居民健康意识低,自我保健投入少 由于国民素质低,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居民健康 意识普遍较低,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淡薄,不良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尽管居民生活水平有 较大提高,但目前对健康的投入偏低,仅占平均收入的 2%左右,远低于烟酒的消费。社区常出现为医护人员上 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而遭到拒绝的怪事
6.居民健康意识低,自我保健投入少 由于国民素质低,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居民健康 意识普遍较低,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淡薄,不良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尽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 较大提高,但目前对健康的投入偏低,仅占平均收入的 2%左右,远低于烟酒的消费。社区常出现为医护人员上 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而遭到拒绝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