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1.2010年《考试大纲》(课标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所谓“常用”,即将一些生僻的字排除在考査范围之外:所谓“规范”,即指《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所列词语的规范用字,不能再写已淘汰了的字。像繁体 字和某些简化字,就不属于规范汉字 高端 知道考什么,明白怎样考! 凉击∠ 2.命题规律总结 ①考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能力:二是在作文中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②考查重点仍是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以及成语、句子中的错别字,如音同易错字、多音多义易混字、形近义别易混字、形近音同易混字以及生活中 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俗语、惯用语中的别字。 ③通过题干要求来看,设问形式有以下3种类型: a.“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5年以前考查字形,都是这样的要求,现在这仍然是最主要的设问形式 b.“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如2009年的重庆卷 c.“有错别字的一组(句)是”,如2009年的湖南卷 3.命题趋势解读 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高考对字形的考查力度呈逐年减小的趋势:2006年有15套试题考查,2007年有12套,2008年仅有8套,2009年有9套,其中有2 套是结合语音考査。2007、2008年新课改高考实验区除山东省考查字形外,广东、江苏和海南·宁夏试题均出现轮空的情况。2008年山东卷将字形同字音放 在一起考査,比重相对降低,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卷继续轮空,但2009年新加入课改的5个省市中,有天津、淅江、安徽卷考査了字形,使得课改区的 考查比例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高 考越来越注重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字形也出现分解考查的现象,如在文言文翻译、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主观题以及作文书写等试题中,对汉字 的书写都有一定的要求。没有直接考查 份,考生需注意其隐蔽性的分考查影响。 ②考查的形式仍将以客观单项选择题为主,题干要求仍将沿袭以往。命题主要集中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别字(特别是常用字中的别字)的考查,其中同音 字、形近字仍将是考查的重点。语言材料将在二字、三字、熟语的基础上引入诗词名句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考查的范围更广 1.(2009年渐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专心爱心用心
专心 爱心 用心 1 1.2010 年《考试大纲》(课标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 A 级(识记)。 所谓“常用”,即将一些生僻的字排除在考查范围之外;所谓“规范”,即指《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所列词语的规范用字,不能再写已淘汰了的字。像繁体 字和某些简化字,就不属于规范汉字。 2.命题规律总结 ①考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能力;二是在作文中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②考查重点仍是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以及成语、句子中的错别字,如音同易错字、多音多义易混字、形近义别易混字、形近音同易混字以及生活中 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俗语、惯用语中的别字。 ③通过题干要求来看,设问形式有以下 3 种类型: a.“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5 年以前考查字形,都是这样的要求,现在这仍然是最主要的设问形式。 b.“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如 2009 年的重庆卷。 c.“有错别字的一组(句)是”,如 2009 年的湖南卷。 3.命题趋势解读 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高考对字形的考查力度呈逐年减小的趋势:2006 年有 15 套试题考查,2007 年有 12 套,2008 年仅有 8 套,2009 年有 9 套,其中有 2 套是结合语音考查。2007、2008 年新课改高考实验区除山东省考查字形外,广东、江苏和海南·宁夏试题均出现轮空的情况。2008 年山东卷将字形同字音放 在一起考查,比重相对降低,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卷继续轮空,但 2009 年新加入课改的 5 个省市中,有天津、浙江、安徽卷考查了字形,使得课改区的 考查比例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高 考越来越注重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因而对字形也出现分解考查的现象,如在文言文翻译、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主观题以及作文书写等试题中,对汉字 的书写都有一定的要求。没有直接考查字形的省份,考生需注意其隐蔽性的分考查影响。 ②考查的形式仍将以客观单项选择题为主,题干要求仍将沿袭以往。命题主要集中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别字(特别是常用字中的别字)的考查,其中同音 字、形近字仍将是考查的重点。语言材料将在二字、三字、熟语的基础上引入诗词名句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考查的范围更广。 1.(2009 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课前= 一测,看看差距在哪里! 基距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暮,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像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由同音字、形近字造成的易错现象,在识别时注意以义辨形(如A项“立竿见影”的“竿”是“竹竿”的意思,而不是“树杆”的意 思)、以音辨形(如B项的“偏面”读音应当是“pidn”而不是“pian”可以判定应当写作“片面”)。对于其中的近音、近义字则需要多角度辨析(如D项“高 潮迭起”的“迭”是“履,连着”的意思,“叠”是“重复地堆,积累”的意思,二字字义相近)A.“立杆见影”一“立竿见影”:B.“偏面”一“片面”:D.“高 潮叠起”一“高潮迭起”。 【答案】C 2.(2009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解析】本题吸取了往年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 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 是正确的。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答案】D 3.(2009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 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 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答案】B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出其制胜瞩目(zh)人才荟萃(kuai) B.杀戮宁静致远莅临(wei)鸢飞鱼跃(yun) 专心爱心用心
专心 爱心 用心 2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像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由同音字、形近字造成的易错现象,在识别时注意以义辨形(如 A 项“立竿见影”的“竿”是“竹竿”的意思,而不是“树杆”的意 思)、以音辨形(如 B 项的“偏面”读音应当是“piàn”而不是“piān”可以判定应当写作“片面”)。对于其中的近音、近义字则需要多角度辨析(如 D 项“高 潮迭起”的“迭”是“履,连着”的意思,“叠”是“重复地堆,积累”的意思,二字字义相近)A.“立杆见影”—“立竿见影”;B.“偏面”—“片面”; D.“高 潮叠起”—“高潮迭起”。 【答案】 C 2.(2009 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 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 年,我们激情飞扬。 【解析】 本题吸取了往年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 A 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 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 是正确的。C 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答案】 D 3.(2009 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 A 级。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 运用正 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筚路蓝缕, 以起山林” 中的 “起”应为“启”,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 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 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 “坐阵”中的 “阵”应为“镇”, 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 也用于比喻”。 【答案】 B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目(zhǔ) 人才荟萃(kuài)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临(wèi) 鸢飞鱼跃(yuān)
C.平添励精图治缜密(zhen)鹬蚌相争(yu) D.松弛老奸巨猾揣度(du6)身陷囹固(wu)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汉字。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是大力提倡的一 种命题思路。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读音错误的相对较少。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可以通过义辨法区别。A项,其一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i”;B 项,“莅”音“l”:D项,“固”音“y 【答案】C 5.(2009年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重点考查形近字,辨析时要注意从字义上来区别。“嬉戏”有“玩”的意思,而“嘻” 是叹词,无“嘻戏”一词 嘻戏”是网络词语,不规范,出题者出这道题应该是一种对规范用词的引导 【答案】D 高考语文命題对字形这一考点的考查重点为词语(包括熟语)或句子中的同音字、形似字和音近形似字。另外,在主观表述题、填空题等类型的试题中,尤其是 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中也会涉及,对此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考点主要包括同音字和形似字 同音字 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 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穷形尽象(相)”“人才倍(辈)出”“不悲(卑)不亢”“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追不急(及)待”“变换(幻)无穷” 直接(截)了当”“记忆尤(犹)新”“察颜(言)观色”“既往不究(咎)”“相辅相承(成)”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人才倍出”许多同学都误以为是正确的,从意思上似乎可解释为“人才加倍地出现”,殊不知应为“辈出”,即指人才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 “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言”指言语,“色”指脸色。“察言观色”是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如果我们懺得了这一点,平时多翻词典,注意从意义上去记忆词语,就能避免许多同音别字的误写 (2)音同形似字 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 如:“弛”和“驰”,“蓬”和“篷”,“籍”和“藉”,“骛”和“鹜”,“梁”和“粱”等 专心爱心用心
专心 爱心 用心 3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密(zhěn) 鹬蚌相争(yù)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duó) 身陷囹圄(wú)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汉字。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是大力提倡的一 种命题思路。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读音错误的相对较少。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可以通过义辨法区别。A 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ì”;B 项,“莅”音“lì”;D 项,“圄”音“yǔ”。 【答案】 C 5.(2009 年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 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本题重点考查形近字,辨析时要注意从字义上来区别。“嬉戏”有“玩”的意思, 而“嘻” 是叹词,无“嘻戏”一词。 “嘻戏”是网络词语, 不规范, 出题者出这道题应该是一种对规范用词的引导。 【答案】 D 高考语文命题对字形这一考点的考查重点为词语(包括熟语)或句子中的同音字、形似字和音近形似字。另外,在主观表述题、填空题等类型的试题中,尤其是 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中也会涉及,对此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考点主要包括同音字和形似字。 1.同音字 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 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穷形尽象(相)”“人才倍(辈)出”“不悲(卑)不亢”“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迫不急(及)待”“变换(幻)无穷” “直接(截)了当”“记忆尤(犹)新”“察颜(言)观色”“既往不究(咎)”“相辅相承(成)”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人才倍出”许多同学都误以为是正确的,从意思上似乎可解释为“人才加倍地出现”,殊不知应为“辈出”,即指人才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 “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言”指言语,“色”指脸色。“察言观色”是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平时多翻词典,注意从意义上去记忆词语,就能避免许多同音别字的误写。 (2)音同形似字 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 如:“弛”和“驰”,“蓬”和“篷”,“籍”和“藉”,“骛”和“鹜”,“梁”和“粱”等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高考中因音、形相近致误的错例就有29例 如:装祯(帧)、通课(牒)、亵黩(渎)、一张一驰(弛)、味同嚼腊(蜡)、嘻(嬉)笑怒骂、姆(拇)指、痉孪(挛)、娇(矫)揉造作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其中括号中为 正确写法) (3)音同义近字 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极易出现错误 如:“水蒸气”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 2.形似字 形似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 如:“喧”与“喧”、“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 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2008年高考江西卷将“好高骛远”写成“好高鹜远”,将“功亏一 篑”写成“功亏一匮”,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 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如“掂量”的“掂”写成“惦”就错了,它应是 种用手来完成的动作。“砝码”是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最初为石制的,所以把“砝”写作“法”不对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 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 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仗义直言”的“直”不正确,应改为“执”。这个成语由“仗义”和“执言”两个动宾短语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 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近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⑥根据语境,斟酌取字:如“群英荟萃”的“荟”,“济济一堂”的“济济”,“化装”与“化妆”用哪一个,应根据语境来选择。一个字往往有一个词义系统, 这个系统常由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组成,它们之间常常有着某种联系。如“夹”,知道它有“从两个不同方向用力,使物体固定”之义,就可推知“夹层” “夹生饭”中的“夹”是正确的写法,但如果将“汗流浃背”的“浃”写成“夹”,则“夹”就是别字了。这里的“浃”有“透”“遍及”的意思,与“夹”无 关。如果学会在语境中取字,答题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⑦了解出处,探源选字:如“墨守成規”,不能写成“默守成规”,为什么?因为这个成语是指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 ⑧通用汉字,切忌误判:如“蹒跚”可以写成“盘跚”,不是错别字;再如“辞藻”写成“词藻”,也不属于错别字,等等 1.(2010年南京调研)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瘐毙坟莹阜盛掎角之势 专心爱心用心
专心 爱心 用心 4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高考中因音、形相近致误的错例就有 29 例。 如:装祯(帧)、通谍(牒)、亵黩(渎)、一张一驰(弛)、味同嚼腊(蜡)、嘻(嬉)笑怒骂、姆(拇)指、痉孪(挛)、娇(矫)揉造作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其中括号中为 正确写法)。 (3)音同义近字 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极易出现错误。 如:“水蒸气”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 2.形似字 形似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 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 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2008 年高考江西卷将“好高骛远”写成“好高鹜远”,将“功亏一 篑”写成“功亏一匮”,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 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如“掂量”的“掂”写成“惦”就错了,它应是 一种用手来完成的动作。“砝码”是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最初为石制的,所以把“砝”写作“法”不对。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 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 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仗义直言”的“直”不正确,应改为“执”。这个成语由“仗义”和“执言”两个动宾短语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 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近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⑥根据语境,斟酌取字:如“群英荟萃”的“荟”,“济济一堂”的“济济”,“化装”与“化妆”用哪一个,应根据语境来选择。一个字往往有一个词义系统, 这个系统常由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组成,它们之间常常有着某种联系。如“夹”,知道它有“从两个不同方向用力,使物体固定”之义,就可推知“夹层” “夹生饭”中的“夹”是正确的写法,但如果将“汗流浃背”的“浃”写成“夹”,则“夹”就是别字了。这里的“浃”有“透”“遍及”的意思,与“夹”无 关。如果学会在语境中取字,答题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⑦了解出处,探源选字:如“墨守成规”,不能写成“默守成规”,为什么?因为这个成语是指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 进。 ⑧通用汉字,切忌误判:如“蹒跚”可以写成“盘跚”,不是错别字;再如“辞藻”写成“词藻”,也不属于错别字,等等。 1.(2010 年南京调研)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瘐毙 坟莹 阜盛 掎角之势
B.亵渎纨绔委糜恬退隐忍 C.眷写婉转谲诈良晨美景 D.国粹喧哗诡辩自惭形秽 【解析】A.坟茔:B.委靡:C.良辰美景 【答案】D 随 些 精练 2.(2010年江西九校联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坍塌瞋视绊脚石乐不可知 B.国粹阑珊结骨眼轻歌曼舞 C.祓除纨绔乐陶陶振聋发聩 D.博奕矛戟大杂烩悬梁刺股 【解析】A.知一支:B.结一节:D.奕一弈 【答案】C 3.(2010年潍坊质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观摩闭门羹首屈一指真人不露像 B.屏障拌脚石作壁上观朽木不可雕 C.遨翔穷折腾真知灼见物以稀为贵 D.魔杀 景川流不息高义薄云天 【解析】A.像一相;B.拌一绊;C.遨一翱 【答案】D 4.(2010年青岛质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演译化妆品欢度良宵置之死地而后生 嘉宾荧光屏眼花缭乱冤家易解不易结 C.威慑绿茵场电影角本磨刀不误砍柴工 安分家具城万古长青宰相肚里能撑船 【解析】A项,“演译”应为“演绎”:B项,“冤家易解不易结”应为“冤家宜解不宜结”;C项,“电影角本”应为“电影脚本”。 【答案】D 专心爱心用心
专心 爱心 用心 5 B.亵渎 纨绔 委糜 恬退隐忍 C.誊写 婉转 谲诈 良晨美景 D.国粹 喧哗 诡辩 自惭形秽 【解析】 A.坟茔;B.委靡;C.良辰美景。 【答案】 D 2.(2010 年江西九校联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坍塌 瞋视 绊脚石 乐不可知 B.国粹 阑珊 结骨眼 轻歌曼舞 C.祓除 纨绔 乐陶陶 振聋发聩 D.博奕 矛戟 大杂烩 悬梁刺股 【解析】 A.知—支;B.结—节;D.奕—弈。 【答案】 C 3.(2010 年潍坊质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观摩 闭门羹 首屈一指 真人不露像 B.屏障 拌脚石 作壁上观 朽木不可雕 C.遨翔 穷折腾 真知灼见 物以稀为贵 D.厮杀 杀风景 川流不息 高义薄云天 【解析】 A.像—相;B.拌—绊;C.遨—翱。 【答案】 D 4.(2010 年青岛质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演译 化妆品 欢度良宵 置之死地而后生 B.嘉宾 荧光屏 眼花缭乱 冤家易解不易结 C.威慑 绿茵场 电影角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 D.安分 家具城 万古长青 宰相肚里能撑船 【解析】 A 项,“演译”应为“演绎”;B 项,“冤家易解不易结”应为“冤家宜解不宜结”;C 项,“电影角本”应为“电影脚本”。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