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脂酶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 以酶原形式在胰腺泡中合成,进入肠腔后,被 胰蛋白酶从其N端切去一个五肽而被激活。 rut 辅脂酶是胰脂酶对脂肪消化不可缺少的蛋白 质辅因子,本身不具脂酶的活性,但它具有与 脂肪及胰脂酶结合的结构域, 氢键 胰脂酶 辅脂酶 - 疏水键 G 11
11 辅脂酶的特点及作用 以酶原形式在胰腺泡中合成,进入肠腔后,被 胰蛋白酶从其N端切去一个五肽而被激活 N端切去一个五肽而被激活 。 • 特点 : 辅脂酶是胰脂酶对脂肪消化不可缺少的蛋白 质辅因子,本身不具脂酶的活性,但它具有与 脂肪及胰脂酶结合的结构域, 胰脂酶 辅脂酶 氢键 疏水 键 TG
胰腺泡 十二指肠 胰蛋白酶 辅脂酶原 辅脂酶 五肽 与脂肪及胰脂酶结合 ·作用:促进脂肪水解 >结合胰脂酶和脂肪 >完全解除胆汁酸盐对胰脂酶的抑制 >防止胰脂酶在水油界面的变性 12
12 辅脂酶原 胰腺泡 十二指肠 辅脂酶 五肽 胰蛋白酶 与脂肪及胰脂酶结合 • 作用:促进脂肪水解 :促进脂肪水解 完全解除胆汁酸盐对胰脂酶的抑制 结合胰脂酶和脂肪 防止胰脂酶在水油界面的变性
二、脂类的吸收 部位: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1、短链、中链(<10C)脂酸及甘油可直接吸收,经门 静脉进入血循环 2、长链脂酸的吸收: 混合 扩散 小肠粘膜 重新酯化 乳糜微粒 微团 细胞内 载脂蛋白、磷 脂、胆固醇 血循环 淋巴 13
13 二、脂类的吸收 混合 微团 扩散 小肠粘膜 细胞内 重新酯化 载脂蛋白、磷 脂、胆固醇 乳糜微粒 血循环 淋巴 1、短链、中链(<10C)脂酸及甘油可直接吸收 (<10C)脂酸及甘油可直接吸收,经门 静脉进入血循环 2、长链脂酸的吸收 长链脂酸的吸收: 部位: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甘油一酯途径 肠粘膜细胞中由甘油一酯合成TG的途径 脂酰CoA合成酶 CoA RCOOH RCOCoA ATP AMP PPi CH,OH 酯酰CoA CH2O-C-R2 酯酰CoA CH,O-C-R2 CHO-CR 转移酶 cho-Ur 转移酶 CHO-C- CH,OH R,COCoA CoA CH,OH R,COCoA CoA P CH2O-C-R3 14
14 甘油一酯途径 CoA + RCOOH RCOCoA 脂酰CoA合成酶 ATP AMP PPi 酯酰CoA 转移酶 R2COCoA CoA R3COCoA CoA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H CH2OH CHO-C-R1 = O CH2OH CH2OH CHO-C-R1 = O CH2OH CH2O-C-R2 CHO-C-R1 = O = O CH2OH CH2O-C-R2 CHO-C-R1 = O = O CH2O-C-R3 CH2O-C-R2 CHO-C-R1 = O O = = O 肠粘膜细胞中由甘油一酯合成TG的途径
第三节甘油三脂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rut 肝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 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 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 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15
15 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 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肝 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 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 ,但不能储存脂肪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