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歌剧的来源及其早期的发展 (一)歌剧的来源 歌剧(○pera)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 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 第部歌剧的产生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的活动直接有关。 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意大利语 camerata)小组 以巴尔迪公爵为首,包括作家、画家、音乐家等,经常在巴尔迪伯爵家里讨论人文主义 和音乐方面的问题。 他们研究了古希腊罗马的音乐思想,对古代单声部音乐的简朴风格很是认可,认为 自己身边的复调音乐容易把声乐中的歌词搅得混淆不清,因此他们主张向复调的声乐作 品进行斗争。 16世纪末有不少的作曲家为此作过试验,产生一种被称为“单声音乐”的新风格: 歌唱的旋律近似于说和唱之间,伴奏被减缩到最低限度,只用键盘乐器和低音弦乐器来 支持上方的旋律。他们继而发现这种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 诗歌中,而且还可以用来表现一出戏剧,这样便产生了最早的—批歌剧。 欧洲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由诗人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歌剧《达夫尼》 ( Dafne),可惜乐谱已经失传。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优丽迪茜》,由里努契尼写脚 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 返回
返 回 第一节、歌剧的来源及其早期的发展 (一)歌剧的来源 ▪ 歌剧(Opera)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 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 ▪ 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的活动直接有关。 ▪ 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意大利语camerata)小组 以巴尔迪公爵为首,包括作家、画家、音乐家等,经常在巴尔迪伯爵家里讨论人文主义 和音乐方面的问题。 ▪ 他们研究了古希腊罗马的音乐思想,对古代单声部音乐的简朴风格很是认可 ,认为 自己身边的复调音乐容易把声乐中的歌词搅得混淆不清 ,因此他们主张向复调的声乐作 品进行斗争。 ▪ 16世纪末有不少的作曲家为此作过试验,产生一种被称为“单声音乐”的新风格: 歌唱的旋律近似于说和唱之间,伴奏被减缩到最低限度,只用键盘乐器和低音弦乐器来 支持上方的旋律。他们继而发现这种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 诗歌中,而且还可以用来表现一出戏剧,这样便产生了最早的一批歌剧。 ▪ 欧洲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由诗人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歌剧《达夫尼》 (Dafne),可惜乐谱已经失传。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优丽迪茜》,由里努契尼写脚 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
(二)意大利歌剧 1、蒙特维尔第和他的《奥菲欧》 蒙特维尔第( Montverdi,1567-1643)是早期意大利歌剧最突出的作曲家。他 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在当地的大教堂里接受音乐训练,后来成为重 要的宫廷音乐家。 蒙特维尔第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歌剧题材与佩里的歌剧《优丽迪茜》相同,只是采用了原神话的悲剧结局,即冥王 再次夺取了优丽迪茜的生命,最后,阿波罗神把奥菲欧变成一个星座,使他发出永 恒的光芒,与优丽迪茜同在。 蒙特维尔第是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 在他的创作中,一切音乐手法都服从于戏剧的需要。 他主张音乐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要去挖掘人的内 心世界。他把音乐作为表现人的最有力的手段,这 个人是指整个的人,包括他的一切欲望、幸福、失 特维尔第 望、愤怒、痛苦等等。他的歌剧中的人物都是有真 实情感的人物,用歌声来表达喜怒哀乐。 No风 7解更多
(二)意大利歌剧 1、蒙特维尔第和他的《奥菲欧》 蒙特维尔第(Montverdi,1567-1643)是早期意大利歌剧最突出的作曲家。他 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在当地的大教堂里接受音乐训练,后来成为重 要的宫廷音乐家。 ▪ 蒙特维尔第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歌剧题材与佩里的歌剧《优丽迪茜》相同,只是采用了原神话的悲剧结局,即冥王 再次夺取了优丽迪茜的生命,最后,阿波罗神把奥菲欧变成一个星座,使他发出永 恒的光芒,与优丽迪茜同在。 ▪ 蒙特维尔第是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 在他的创作中,一切音乐手法都服从于戏剧的需要。 他主张音乐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要去挖掘人的内 心世界。他把音乐作为表现人的最有力的手段,这 个人是指整个的人,包括他的一切欲望、幸福、失 望、愤怒、痛苦等等。他的歌剧中的人物都是有真 实情感的人物,用歌声来表达喜怒哀乐。 了解更多 蒙 特 维 尔 第
在《奧菲欧》这部歌剧中,蒙特维尔第为了力求准确地表达歌词中的情感,首 次在作品中使用了弦乐震音和拨弦奏法。他从情节的戏剧性出发,在这部歌剧中自 由地运用了独唱、重唱、合唱,并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当时被视为“尖锐”的二 度、七和弦等和声手法)来增强情绪表现。蒙特维尔第的这种音乐风格被称为“激 情风格”( stile concitato)。 同时蒙特维尔第是第一个用管弦乐队来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并基本确立了早 期乐队的编制。佩里的《优丽迪茜》只用了几个硫特琴和羽管键琴,而蒙特维尔第 在《奥菲欧》中运用了40多件乐器,这在当时是个创举。 √歌剧的结构在蒙特维尔第的作品中初步定型: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 (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以及舞蹈综合在一起。 √蒙特维尔第的创作贡献对歌剧后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巛奧菲欧》第二幕奥菲欧的咏叹调“你们回忆葱郁的森林 《奥菲欧》序曲 返回
返 回 ✓ 在《奥菲欧》这部歌剧中,蒙特维尔第为了力求准确地表达歌词中的情感,首 次在作品中使用了弦乐震音和拨弦奏法。他从情节的戏剧性出发,在这部歌剧中自 由地运用了独唱、重唱、合唱,并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当时被视为“尖锐”的二 度、七和弦等和声手法)来增强情绪表现。蒙特维尔第的这种音乐风格被称为“激 情风格”(stile concitato)。 ✓ 同时蒙特维尔第是第一个用管弦乐队来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并基本确立了早 期乐队的编制。佩里的《优丽迪茜》只用了几个硫特琴和羽管键琴,而蒙特维尔第 在《奥菲欧》中运用了40多件乐器,这在当时是个创举。 ✓ 歌剧的结构在蒙特维尔第的作品中初步定型: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 (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以及舞蹈综合在一起。 ✓ 蒙特维尔第的创作贡献对歌剧后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奥菲欧》第二幕 奥菲欧的咏叹调“你们回忆葱郁的森林” 《奥菲欧》序曲 听 赏 :
2、威尼斯歌剧 继蒙特维尔第之后,卡瓦利和切斯第成为威尼斯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卡瓦利继承了蒙特维尔第的优秀创作传统,而切斯第却把威尼斯歌剧艺术引上 了另外一条发展的道路,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的纯音乐性及装饰性因素,忽视了歌 剧的戏剧性因素。他的歌剧多选用历史题材,特别是爱情题材,由阉人歌手担任英 雄角色,同时为了适应贵族和市民的欣赏趣味,歌剧的舞台装置往往豪华壮观,尽 量追求奇异、堂皇的表面装饰。 例如切斯第的歌剧《金苹果》,有五幕,合唱很多,因为这部歌剧是为奥地利皇 帝的婚礼而创作的,演出所用的费用可以没有限制。当时为这次演出专门建立了 座能容纳五干观众的大剧院,聘请名雕刻家加上最华丽精美的雕刻装饰,非常的豪 华壮观。演员与乐队的阵容都很庞大,注重舞台的灯光、布景和效果,舞台上使用 了大量的机械设施来表现暴风雨、大火、天神从天而降等景象。由于过于追求感官 的享受,剧情的内容反而处于次要地位
2、威尼斯歌剧 继蒙特维尔第之后,卡瓦利和切斯第成为威尼斯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卡瓦利继承了蒙特维尔第的优秀创作传统,而切斯第却把威尼斯歌剧艺术引上 了另外一条发展的道路,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的纯音乐性及装饰性因素,忽视了歌 剧的戏剧性因素。他的歌剧多选用历史题材,特别是爱情题材,由阉人歌手担任英 雄角色,同时为了适应贵族和市民的欣赏趣味,歌剧的舞台装置往往豪华壮观,尽 量追求奇异、堂皇的表面装饰。 例如切斯第的歌剧《金苹果》,有五幕,合唱很多,因为这部歌剧是为奥地利皇 帝的婚礼而创作的,演出所用的费用可以没有限制。当时为这次演出专门建立了一 座能容纳五千观众的大剧院,聘请名雕刻家加上最华丽精美的雕刻装饰,非常的豪 华壮观。演员与乐队的阵容都很庞大,注重舞台的灯光、布景和效果,舞台上使用 了大量的机械设施来表现暴风雨、大火、天神从天而降等景象。由于过于追求感官 的享受,剧情的内容反而处于次要地位
3、那不勒斯歌剧 到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重心转移到那不勒斯这座城市,那不勒斯歌剧不但 称雄意大利,而且统治整个欧洲歌剧舞台长达一个世纪。 在那不勒斯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已高度地程式化,用宣叙调来展开和叙 述剧情,咏叹调则集中进行音乐表现;和戏剧相比,那不勒斯歌剧中的音乐被提到 了第一位,注重旋律的华美和外在的效果,尤其是歌唱者声音的美感,声乐独唱技 巧达到了高峰。 歌剧中普遍使用“返始咏叹调”( Da Capo aria),即ABA的三段体,第一 段提示主要主题,抒发基本情绪;第二段发展第一段的主题或是出现对比性的材料; 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歌唱者可以即兴变化,随意添加装饰音和花腔来炫耀美妙的歌 喉,乱用难度较高的装饰音和经过句哗众取宠。 这种单纯地追求“美声”以至于后来发展为只重形式而忽略戏剧内容的不良 倾向,演员和观众都只注重歌唱的技巧,歌剧成为由一系列彼此孤立的咏叹调组成 的“化妆音乐会”。正因为如此,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极度多产,却又很少有优秀 的作品流传下来。 那不勒斯歌剧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 返回
3、 那不勒斯歌剧 ▪ 到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重心转移到那不勒斯这座城市,那不勒斯歌剧不但 称雄意大利,而且统治整个欧洲歌剧舞台长达一个世纪。 ▪ 在那不勒斯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已高度地程式化,用宣叙调来展开和叙 述剧情,咏叹调则集中进行音乐表现;和戏剧相比,那不勒斯歌剧中的音乐被提到 了第一位,注重旋律的华美和外在的效果,尤其是歌唱者声音的美感,声乐独唱技 巧达到了高峰。 ▪ 歌剧中普遍使用“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即ABA的三段体,第一 段提示主要主题,抒发基本情绪;第二段发展第一段的主题或是出现对比性的材料; 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歌唱者可以即兴变化,随意添加装饰音和花腔来炫耀美妙的歌 喉,乱用难度较高的装饰音和经过句哗众取宠。 ▪ 这种单纯地追求“美声”以至于后来发展为只重形式而忽略戏剧内容的不良 倾向,演员和观众都只注重歌唱的技巧,歌剧成为由一系列彼此孤立的咏叹调组成 的“化妆音乐会”。正因为如此,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极度多产,却又很少有优秀 的作品流传下来。 ▪ 那不勒斯歌剧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