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赵卵生编写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赵卯生 编写
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二、教学基本要求: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5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V第一节哲学的一般规定性6一、什么是哲学.6二、哲学的性质和功能...6三、哲学的基本问题.6四、哲学派别的划分,.6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7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二、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8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d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9第一节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O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09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观)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观)C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0第二节人类的意识活动.10一、意识的起源.10二、意识的本质10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1四、意识和人工智能,.11复习与思考题:11拓展阅读书目:11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本性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2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12.12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12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12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目 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5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5 二、教学基本要求:.5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规定性.6 一、什么是哲学.6 二、哲学的性质和功能.6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6 四、哲学派别的划分.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现时代.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8 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 二、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8 复习与思考题:.8 拓展阅读书目:.8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9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9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观).9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观) .9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0 第二节 人类的意识活动.10 一、意识的起源.10 二、意识的本质.10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1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11 复习与思考题:. 11 拓展阅读书目:. 11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本性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2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2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12 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12 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12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四、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12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13.13一、矛盾及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矛盾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13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3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14一、质、量、度、..14.14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4四、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意义.14第四节否定之否定规律.15、肯定和否定、.15二、否定之否定,.15..15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四、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15复习与思考题:.15拓展阅读书目:.16.17第四章认识、真理与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一节人类的实践活动..17一、实践的本质和特点..17二、实践的结构和过程...17.18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18第二节认识的本质和特征,.18、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理解).18二、认识的基本结构,.18三、认识的历史演化.....19..19第三节认识的辩证过程.19一、由实践到认识,..20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三、认识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21第四节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21.21、真理的客观本质..21二、真理的辩证特性,22三、真理的检验标准.....22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第五节科学的思维方法...23一、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23...23二、归纳和演绎,三、分析和综合.24..24四、抽象和具体....24五、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复习与思考题:.252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 四、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12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13 一、矛盾及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3 二、矛盾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13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3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14 一、质、量、度.14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4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4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意义.14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5 一、肯定和否定.15 二、否定之否定.15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5 四、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15 复习与思考题:.15 拓展阅读书目:.16 第四章 认识、真理与科学的思维方法.17 第一节 人类的实践活动.17 一、实践的本质和特点.17 二、实践的结构和过程.17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8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18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18 一、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理解) .18 二、认识的基本结构.18 三、认识的历史演化.19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9 一、由实践到认识.19 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20 三、认识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1 第四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21 一、真理的客观本质.21 二、真理的辩证特性.21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22 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22 第五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23 一、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23 二、归纳和演绎.23 三、分析和综合.24 四、抽象和具体.24 五、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4 复习与思考题:.25
马克思主义哲学.25拓展阅读书目:.26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26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6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6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27..27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27二、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27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28四、阶级: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28...28.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28一、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29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三、国家的实质、类型和职能..29..29第四节社会的意识结构,一、社会意识结构的一般特征..29二、意识形态诸形式及其特点...29..29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29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30..31第六章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创造者..31第一节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31一、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31.31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和改革..32四、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2第二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32..32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2...33第三节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3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3三、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33第四节人类历史的创造者,...33..33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34三、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34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4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343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拓展阅读书目:.25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6 第一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26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6 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6 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27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27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27 二、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27 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28 四、阶级: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28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28 一、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28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29 三、国家的实质、类型和职能.29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29 一、社会意识结构的一般特征.29 二、意识形态诸形式及其特点.29 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29 复习与思考题:.29 拓展阅读书目:.30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创造者.31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31 一、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31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31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和改革.31 四、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2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2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32 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2 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2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3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3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33 三、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33 第四节 人类历史的创造者.33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33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 三、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34 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4 复习与思考题:.34 拓展阅读书目:.34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5第七章历史进步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历史进步与人类文明.35一、社会历史进步的趋势..35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35..35第二节人的本质和价值一、人的本质,..35二、人的价值..36三、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36.第三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36自由和必然...36第四节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6、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36二、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36.复习与思考题:..36拓展阅读书目:..37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 第七章 历史进步与人的发展.35 第一节 历史进步与人类文明.35 一、社会历史进步的趋势.35 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35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35 一、人的本质.35 二、人的价值.36 三、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36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36 一、自由和必然.36 第四节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6 一、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36 二、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36 复习与思考题:.36 拓展阅读书目:.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