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查方式灵活。虽然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是主观应用题的形式可能会被 更多地采用,也会出现在病句修改中,要求修改语段中出现的错误成语。 (3)关注生活及社会现实。在选材等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与社会现实 的结合。 3.高考词语运用题命题特点对于词语复习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1)复习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这个重点就是成语,应以积累成语为重 点,尤其是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能力点必须要强化。“全面”是指实词和 虚词。不可忽视近义词的辨析。虚词辨析靠语感,不必刻意复习。对于近义实词 要掌握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2)复习训练时突出语境的把握能力。 (3)增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意识 、词语(实词、虚词) 构建解答近义词辨析题的知识体系 从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 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査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 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 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 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 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 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 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边练边悟1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侧重点。 ①安置安排 辨析: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后者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 ②陡峭峻峭 辨析: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 ③扩大扩充 辨析:前者重在“由小到大”,后者重在“增长充实” (2)把握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 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 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 仰慕意,程度更重 边练边悟2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词义轻重。 ①妨碍妨害 辨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晩了还放录音 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 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2)考查方式灵活。虽然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是主观应用题的形式可能会被 更多地采用,也会出现在病句修改中,要求修改语段中出现的错误成语。 (3)关注生活及社会现实。在选材等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与社会现实 的结合。 3.高考词语运用题命题特点对于词语复习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1)复习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这个重点就是成语,应以积累成语为重 点,尤其是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能力点必须要强化。“全面”是指实词和 虚词。不可忽视近义词的辨析。虚词辨析靠语感,不必刻意复习。对于近义实词, 要掌握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2)复习训练时突出语境的把握能力。 (3)增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意识。 一、词语(实词、虚词) 构建解答近义词辨析题的知识体系 一、从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 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 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 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 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 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 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 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边练边悟 1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侧重点。 ①安置 安排 辨析: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后者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 员)。 ②陡峭 峻峭 辨析: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 ③扩大 扩充 辨析:前者重在“由小到大”,后者重在“增长充实”。 (2)把握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 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 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 仰慕意,程度更重。 边练边悟 2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词义轻重。 ①妨碍 妨害 辨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 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 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②诬蔑诬陷 辨析:“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 ”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 (3)看其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 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还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 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 地辨别。 边练边悟3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范围大小 ①边疆边境边界 辨析: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 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墳”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 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②年龄年纪 辨析:“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牛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 龄,词义范围小。 2.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 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例 如:“果断”“决断”“武断”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 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 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诞 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不过, 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 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 边练边悟4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色彩。 (1)成果结果后果 辨析:这三个词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 有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贴 (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结果”无褒贬的意义,为中性 (2)见面会见 辨析:“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如“改进”后跟的是工作、方法、技术,“改善”后 跟的是生活、条件、关系等 边练边悟5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何不同 ①发扬发挥 辨析:“发扬”后跟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后跟才干、作用、创造性等 ②交流交换 辨析:“交流”后跟思想、经验、物资,“交换”后跟意见、礼物、资料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有的词是动词,有的词是名词,词性不同在句中的语 法功能自然不同,如“阻碍”与“障碍”,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边练边悟6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②诬蔑 诬陷 辨析:“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 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 陷害,词义较重。 (3)看其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 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还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 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 地辨别。 边练边悟 3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范围大小。 ①边疆 边境 边界 辨析: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 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 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②年龄 年纪 辨析:“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 龄,词义范围小。 2.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 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例 如:“果断”“决断”“武断”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 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 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诞 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不过, 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 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 边练边悟 4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色彩。 (1)成果 结果 后果 辨析:这三个词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带 有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 词(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结果”无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 (2)见面 会见 辨析:“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如“改进”后跟的是工作、方法、技术,“改善”后 跟的是生活、条件、关系等。 边练边悟 5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何不同 ①发扬 发挥 辨析:“发扬”后跟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后跟才干、作用、创造性等。 ②交流 交换 辨析:“交流”后跟思想、经验、物资,“交换”后跟意见、礼物、资料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有的词是动词,有的词是名词,词性不同在句中的语 法功能自然不同,如“阻碍”与“障碍”,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边练边悟 6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①精彩精华 辨析:“精彩”是形容词,“精华”是名词。 ②偶尔偶然 辨析:“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 ③3)适用对象不同。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 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如“爱护”一词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 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边练边悟7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适用对象。 ①敬赠惠赠 辨析:“敬赠”用于自己对他人的赠送,“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②赡养扶养 辨析:“赡养”用于老人,“扶养”用于同辈或晩辈。 个角度辨析近义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虚词的考査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 涉及助词的使用。近义虚词的辨析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 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 的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 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1)表示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 味的,只能用“对”。(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 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 既 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 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 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 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 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 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 然……那么 等。 边练边悟8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虚词 ①但是不过 辨析:“但是”转折语气重,“不过”转折语 ②况且何况 辨析:“况且”与“还”相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 ③因为由于 辨析:“因为”常与“所以”相搭配,“由于”不能:“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 句,而“因为”前后分句皆可用
①精彩 精华 辨析:“精彩”是形容词,“精华”是名词。 ②偶尔 偶然 辨析:“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 (3)适用对象不同。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 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如“爱护”一词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 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边练边悟 7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适用对象。 ①敬赠 惠赠 辨析:“敬赠”用于自己对他人的赠送,“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②赡养 扶养 辨析:“赡养”用于老人,“扶养”用于同辈或晚辈。 二、从三个角度辨析近义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 涉及助词的使用。近义虚词的辨析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 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 的”。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 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1)表示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 味的,只能用“对”。(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 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 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 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 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 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 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 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 然……那么……”等。 边练边悟 8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虚词。 ①但是 不过 辨析:“但是”转折语气重,“不过”转折语气轻。 ②况且 何况 辨析:“况且”与“还”相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 ③因为 由于 辨析:“因为”常与“所以”相搭配,“由于”不能;“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 句,而“因为”前后分句皆可用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词不离义一一察语义 要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语法功 能等),尤其要“求同辨异”。抓住那个相异语素,就可以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二步:词不离句一一析语境 弄清语境,就是对一个句子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谦敬色彩、搭配对象、词性、 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词语题的语境很小,只是一个句子,故很好把握。 第三步:词境合 把词语的意义与语境的特点两相对照,如高度一致、吻合,则是正确的;反之 则不正确。 示例 (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篡改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①辨析词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 词。“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性词。 ②弄清语境:所填的空应为一个作谓语的动词,宾语是“历史”,从“妄图”看, 是一个贬义语境。 ③词境合一:“篡改”色彩与语境的贬义特点一致,故选“篡改” (2)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 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故,原来的,从前的,旧的;里,家乡。合起来就是故乡。 ②弄清语境:“故里”所处的位置是“对”的宾语,是动词“修复”的对象,被 “这位名人”修饰。从“修复”一词看,它适用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不是大而空 阔的东西。 ③词境合一:“故里”范围太大,很抽象,不能是“修复”的对象,故运用不正 确,这里应用较为具体的“故居”。 即时巩固 1.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汘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陵墓/陵寝, 墓茔/墓室)。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①辨析词义: ②弄清语境: ③词境合 答案①前三个词都指坟墓,“墓室”应是坟墓的一部分。前两个词专指帝王皇 后的,“墓茔”指一般人的。“陵墓”专指帝王后妃的坟墓,“陵寝”是指帝王 后妃的坟墓及其周围的宫殿建筑。②这座坟是君主为其爱妃建的,而且是很美丽 的建筑。③根据句中人物,可排除后两个。句中的“陵”不光是“坟墓”,还有 建筑,故选“陵寝”。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遏止环境恶 化的正确选择。(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 ②弄清语境: ③词境合 答案①“遏止”,用力阻止,指控制住、制止住,一般不带宾语。②所处位置 是动词,宾语是“恶化”,从“逐步”“减少”等词语可推断出“只是控制程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词不离义——察语义 要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语法功 能等),尤其要“求同辨异”。抓住那个相异语素,就可以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二步:词不离句——析语境 弄清语境,就是对一个句子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谦敬色彩、搭配对象、词性、 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词语题的语境很小,只是一个句子,故很好把握。 第三步:词境合一 把词语的意义与语境的特点两相对照,如高度一致、吻合,则是正确的;反之, 则不正确。 示例 (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篡改 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①辨析词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 词。“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性词。 ②弄清语境:所填的空应为一个作谓语的动词,宾语是“历史”,从“妄图”看, 是一个贬义语境。 ③词境合一:“篡改”色彩与语境的贬义特点一致,故选“篡改”。 (2)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 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故,原来的,从前的,旧的;里,家乡。合起来就是故乡。 ②弄清语境:“故里”所处的位置是“对”的宾语,是动词“修复”的对象,被 “这位名人”修饰。从“修复”一词看,它适用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不是大而空 阔的东西。 ③词境合一:“故里”范围太大,很抽象,不能是“修复”的对象,故运用不正 确,这里应用较为具体的“故居”。 即时巩固 1.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_(陵墓/陵寝/ 墓茔/墓室)。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①辨析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三个词都指坟墓,“墓室”应是坟墓的一部分。前两个词专指帝王皇 后的,“墓茔”指一般人的。“陵墓”专指帝王后妃的坟墓,“陵寝”是指帝王 后妃的坟墓及其周围的宫殿建筑。②这座坟是君主为其爱妃建的,而且是很美丽 的建筑。③根据句中人物,可排除后两个。句中的“陵”不光是“坟墓”,还有 建筑,故选“陵寝”。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遏止环境恶 化的正确选择。(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遏止”,用力阻止,指控制住、制止住,一般不带宾语。②所处位置 是动词,宾语是“恶化”,从“逐步”“减少”等词语可推断出“只是控制程
度”,非“控制住”。③“遏止”的目的是“止住”,语境中体现的是“一定程 度上控制”,且有宾语,故运用不正确,应用“遏制”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 收益了。如果 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 有再好的气 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 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 A.决定即使提升息息相关 B.决定虽然提高休戚相关 C.确定即使提升休戚相关 D.确定虽然提高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决定”,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示将做出某一行为的心意已定。确定:明 确肯定;坚定。“虽然”是表示对已存在的情况发表看法,而“即使”是对未出 现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说是对假设出现情况的一种看法,由前面的“如果”可 以看出在这儿应用“即使”。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 送(矿物、材料等)。提髙: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休戚 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息 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 较窄,一般只能指福祸互相关联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福 祸可言的一般事物 词语(熟语) 熟知常考成语的8种易误类型 、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 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 成语的实质意义。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 “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之义;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 透本义,如“刻舟求剑”;还要关注意义的整体,因为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 简单相加,如“胸有成竹” 另外,做题中对那些可以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成语要格外留心 边练边悟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 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髙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 答案登髙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 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2.(2013·山东)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 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度”,非“控制住”。③“遏止”的目的是“止住”,语境中体现的是“一定程 度上控制”,且有宾语,故运用不正确,应用“遏制”。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 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 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 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___。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答案 A 解析 “决定”,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示将做出某一行为的心意已定。确定:明 确肯定;坚定。“虽然”是表示对已存在的情况发表看法,而“即使”是对未出 现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说是对假设出现情况的一种看法,由前面的“如果”可 以看出在这儿应用“即使”。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 送(矿物、材料等)。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休戚 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息 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 较窄,一般只能指福祸互相关联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福 祸可言的一般事物。 二、词语(熟语) 熟知常考成语的 8 种易误类型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 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 成语的实质意义。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 “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之义;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 透本义,如“刻舟求剑”;还要关注意义的整体,因为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 简单相加,如“胸有成竹”。 另外,做题中对那些可以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成语要格外留心。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 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 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2.(2013·山东)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 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