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 Naclo溶液 中通入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IO+ HCOa 故A正确 B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 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故B 错误 C碳酸、碳酸氢根离子酸性都强于偏铝酸,则 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 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AlOz+CO2+2H2O=HCO3+A(OH)3↓, 故C正确 D.碳酸、碳酸氢根离子酸性都强于偏铝酸,则 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 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2AO2+CO2+3H2O=CO3-+2A(OH)3↓, 故D正确 故选:B 依据电离常数大小判断酸性强弱,H2CO3>HClO>HCO3>HAO2,依据强酸制备弱酸 规律结合反应物用量对产物影响解答 因为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强于碳酸氢根根离子,所以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论 二氧化碳量多少,反应都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 因为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碳酸、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 碳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根离子,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碳酸根 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依据图表准确判断酸性强弱、明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是 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答案】B 【解析】解: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与其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盐酸的离子反应为 CO-+H+=HCO3,故A错误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的离子反应为O+CQ2+H20-OQE+HCO0, 故B正确; C足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Fe+8H++2NO3=3Fe2++4H20+2NO↑ 故C错误;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为Ca2++Clo+SO2+H2O CaSO4↓+2H++C,故D错误 故选B. A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碳素氢根离子 B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根离子; 第6页,共17页
第 6 页,共 17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 NaClO 溶液 中通入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ClO − + CO2 + H2O = HClO + HCO3 −, 故 A 正确; B.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 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ClO − + CO2 + H2O = HClO+ HCO3 −,故 B 错误; C.碳酸、碳酸氢根离子酸性都强于偏铝酸,则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 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AlO2 − + CO2 + 2H2O = HCO3 − + Al(OH)3 ↓, 故 C 正确; D.碳酸、碳酸氢根离子酸性都强于偏铝酸,则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 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2AlO2 − + CO2 + 3H2O = CO3 2− + 2Al(OH)3 ↓, 故 D 正确; 故选:B。 依据电离常数大小判断酸性强弱,H2CO3 > HClO > HCO3 − > HAlO2,依据强酸制备弱酸 规律结合反应物用量对产物影响解答. 因为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强于碳酸氢根根离子,所以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论 二氧化碳量多少,反应都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 因为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碳酸、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 碳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根离子,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碳酸根 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依据图表准确判断酸性强弱、明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是 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答案】B 【解析】解: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与其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盐酸的离子反应为 CO3 2− + H + = HCO3 −,故 A 错误;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的离子反应为 +CO2 + H2O → +HCO3 −, 故 B 正确; C.足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Fe + 8H + + 2NO3 − = 3Fe 2+ + 4H2O+ 2NO ↑, 故 C 错误;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为Ca 2+ + ClO − + SO2 + H2O = CaSO4 ↓ +2H + + Cl −,故 D 错误; 故选 B. A.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碳素氢根离子; B.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根离子;
C.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 本题考査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BD为 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3.【答案】B 【解析】解:①甲烷的燃烧热指1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焓变 与计量数成正比,故正确 ②可逆反应不能彻底,故错误 ③Ca(HCO3)2在溶液中为易溶物质,要拆,故错误 ④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中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反应为NH3H2O+SO2=NH4+HSO3, 故正确; ⑤S2-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8个电子,故错误 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8个质子的原子:昌80,故正确 ⑦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中F的最外层电子未画出,故错误 ⑧焓变与计量数成正比例关系,2gH2在25c101kpa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2858J mol-1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02(g)=2H2O(1)△H= 2858×2kJ·mol-,故错误 故选B ①甲烷的燃烧热指1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②可逆反应不能彻底 ③Ca(HCO3)2在溶液中为易溶物质,要拆 ④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中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⑤S2-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8个电子; 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8个质子的原子:昔80 ⑦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中F的最外层电子未画出 焓变与计量数成正比例关系.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焓变的计算等知识,为基础内容,要关 注可逆反应不能彻底,焓变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为容易题 4.【答案】D 【解析】解: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任一成分熔点,所以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 故A正确: B该反应方程式为:Na+Al+2H20= NaAlo2+2H21,根据方程式知,若将钠铝合金 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n(A),故B正确; C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溶液和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 淀,故C正确: D根据3A~H21,2Na~H21知,46g钠放出2g氢气,18g铝就可以放出2g氢气,所 以相同质量的钠氯合金中铝含量越大,放出氢气越多,故D错误 故选 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任一成分熔点; 第7页,共17页
第 7 页,共 17 页 C.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 和水;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 BD 为 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3.【答案】B 【解析】解:①甲烷的燃烧热指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焓变 与计量数成正比,故正确; ②可逆反应不能彻底,故错误; ③Ca(HCO3 )2在溶液中为易溶物质,要拆,故错误; ④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中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反应为NH3 ⋅ H2O+ SO2 = NH4 + + HSO3 −, 故正确; ⑤S 2−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 8 个电子,故错误; ⑥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8 个质子的原子: 8 18O,故正确; ⑦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中 F 的最外层电子未画出,故错误; ⑧焓变与计量数成正比例关系,2gH2在25℃101kpa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285.8kJ⋅ mol −1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 (g) + O2 (g) = 2H2O(1) △ H = −285.8 × 2kJ ⋅ mol −1,故错误. 故选 B. ①甲烷的燃烧热指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②可逆反应不能彻底; ③Ca(HCO3 )2在溶液中为易溶物质,要拆; ④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中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⑤S 2−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 8 个电子; ⑥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8 个质子的原子: 8 18O; ⑦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中 F 的最外层电子未画出; ⑧焓变与计量数成正比例关系.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焓变的计算等知识,为基础内容,要关 注可逆反应不能彻底,焓变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为容易题. 4.【答案】D 【解析】解: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任一成分熔点,所以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 故 A 正确; B.该反应方程式为:Na + Al + 2H2O = NaAlO2 + 2H2 ↑,根据方程式知,若将钠铝合金 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 ≥ n(Al),故 B 正确; C.Na 和水反应生成 NaOH,NaOH 溶液和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 淀,故 C 正确; D.根据2 3 Al~H2 ↑,2Na~H2 ↑知,46g 钠放出 2g 氢气,18g 铝就可以放出 2g 氢气,所 以相同质量的钠氯合金中铝含量越大,放出氢气越多,故 D 错误; 故选 D。 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任一成分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