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第三章酶第一节酶的概念 课型必修 对象草业 第二节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教学目的 掌握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 激活 教学重点 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教学难点 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第三章酶 第一节酶的概念 15分钟 、概念 15分钟 二、特点 第二节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10分钟 酶的化学组成 20分钟 酶的活性中心 20分钟 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15分钟 四、酶原与酶原激活 小结(5分钟)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思考题 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激活的意义
教学课题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概念 第二节 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课型 必修 对象 草业 教学目的 掌握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 激活 教学重点 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教学难点 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1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概念 一、概念 二、特点 第二节 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一、酶的化学组成 二、酶的活性中心 三、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四、酶原与酶原激活 小结(5 分钟) 酶的概念、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与酶原激活 思考题 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酶原激活的意义
教学课题第二节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课型必修 第三节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对象草业 教学目的 掌握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教学重点 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教学难点 同工酶、别构酶、根据酶的反应性质进行酶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20分钟 五、同工酶 20分钟 六、别构酶 5分钟 七、修饰酶 10分钟 八、多酶复合体与多酶体系 5分钟 九、多功能酶 第三节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根据酶的反应性质、将酶分成六大类 20分钟 (一)氧化还原酶类 (二)转移酶类 (三)水解酶类 (四)裂解酶类 (五)异构酶类 (六)合成酶类 10分钟 、习惯命名法 5分钟 系统命名法 小结(5分钟)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思考题 同工酶、别构酶
教学课题 第二节 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课型 必修 对象 草业 教学目的 掌握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教学重点 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教学难点 同工酶、别构酶、根据酶的反应性质进行酶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20 分钟 2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五、同工酶 六、 别构酶 七、修饰酶 八、多酶复合体与多酶体系 九、多功能酶 第三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一、根据酶的反应性质、将酶分成六大类 (一) 氧化还原酶类 (二) 转移酶类 (三) 水解酶类 (四) 裂解酶类 (五) 异构酶类 (六)合成酶类 二、习惯命名法 三、系统命名法 小结(5 分钟) 同工酶、别构酶、多酶复合体、酶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思考题 同工酶、别构酶
教学课题 第四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课型必修 对象草业 第五节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教学目的 掌握酶促反应特点和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米曼氏( Michaelis-Ment)方程式 时间安排 第四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30分钟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催化速率 (二)酶催化具有高度特异性 (三)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40分钟 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一)酶(E)与底物(S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 (二)酶与底物的过渡状态互补 (三)酶促反应作用机制 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2.多元催化 3.表面效应 第五节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10分钟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5分钟 (一)底物浓度曲线 (二)米曼氏( Michaelis-Menten)方程式 小结(5分钟)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思考题 酶促反应作用机制
教学课题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课型 必修 对象 草业 教学目的 掌握酶促反应特点和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米-曼氏(Michaelis-Menten)方程式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30 分钟 40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一)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催化速率 (二) 酶催化具有高度特异性 (三) 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二、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一) 酶(E)与底物(S)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 (二)酶与底物的过渡状态互补 (三)酶促反应作用机制 1.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2.多元催化 3.表面效应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底物浓度曲线 (二)米-曼氏(Michaelis-Menten)方程式 小结(5 分钟) 酶促反应特点、酶促反应作用机制、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思考题 酶促反应作用机制
教学课题 第五节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课型必修 对象草业 教学目的掌握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米氏方程、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10分钟 (三)米氏方程中的Km与Vmax的意义 15分钟 (四)Km和Vmax值的测定 10分钟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10分钟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pH 15分钟 五、激活剂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不可逆性抑制 15分钟 1.非专一性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2、专一性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二)可逆性抑制作用 1.竞争性抑制作用 20分钟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小结(5分钟)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思考题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教学课题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课型 必修 对象 草业 教学目的 掌握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米氏方程、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10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三)米氏方程中的 Km 与 Vmax 的意义 (四) Km 和 Vmax 值的测定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四、pH 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 pH 五、激活剂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 不可逆性抑制 1.非专一性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2、专一性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二) 可逆性抑制作用 1.竞争性抑制作用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小结(5 分钟) 米氏方程、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思考题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