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名称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研究范畴和进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起 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要求 重点草地、草地生态学的概念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草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提问出 需要掌握的概念: 草原和 10分 (一)草地生态学( Grassland 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草地概 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念,引导 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学生进 生态学研究的尺度:个体生态学一种群生态学一群落生态学一生行比较。 态系统生态学一景观生态学一区域生态学一全球生态学。 系统在以后会涉及到。(二)草地( Grassl and):是草类和其着生 的土地构成的综合的自然体 草原:( pasture)大面积的天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 15分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王栋、贾慎修、任继周、许鹏、李毓堂等几位先生提出的草地和 草原的概念。 介绍我国草业学界专家对草地和草原概念的辨析,以及国外一些 专家和书籍对草地和草原的定义。(三)世界草地分布: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欧亚( steppes)、非洲( savannahs)、北美 ( prairies)、南美( pampas)、澳大利亚( australia)和草甸( meadow)、 次生草地( secondary grassland)稀疏灌丛占世界面积33.5% 我国:草地占国土面积41%。 羊草为广旱生根茎禾草,由羊草作为建群种而形成的羊草草原被 认为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所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我国内蒙古东部 以及东北地区,蒙古东部以及中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广泛的分布 羊草草原。 (四)草地基本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 (五)研究对象:草地生态系统( Grassland ecosystem):二、草地 生态学的性质和内容 25分 )性质:作简要介绍 草地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 它以生物学、地学和普通生态学为基础, 与农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联系和渗透, 为草地畜牧业及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草地生态学的 基础理论和相应的技术 草地生态学的内容:一般性了解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 名称 绪 论 目的 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研究范畴和进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起 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重点 难点 草地、草地生态学的概念 时间 教学组织 10 分 15 分 25 分 一、 草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需要掌握的概念: (一)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 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 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的尺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一群落生态学—生 态系统生态学一景观生态学一区域生态学一全球生态学。 系统在以后会涉及到。(二)草地(Grassland):是草类和其着生 的土地构成的综合的自然体。 草原:(pasture)大面积的天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 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王栋、贾慎修、任继周、许鹏、李毓堂等几位先生提出的草地和 草原的概念。 介绍我国草业学界专家对草地和草原概念的辨析,以及国外一些 专家和书籍对草地和草原的定义。(三) 世界草地分布: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欧亚(steppes)、非洲(savannahs)、北美 (prairies)、南美(pampas)、澳大利亚(australia))和草甸(meadow)、 次生草地(secondary grassland)稀疏灌丛占世界面积 33.5% 我国:草地占国土面积 41%。 羊草为广旱生根茎禾草,由羊草作为建群种而形成的羊草草原被 认为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所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我国内蒙古东部 以及东北地区,蒙古东部以及中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广泛的分布 羊草草原。 (四) 草地基本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 (五) 研究对象: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二、 草地 生态学的性质和内容 (一)性质:作简要介绍 草地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 它以生物学、地学和普通生态学为基础, 与农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联系和渗透, 为草地畜牧业及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草地生态学的 基础理论和相应的技术。 草地生态学的内容:一般性了解 三、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提问出 草原和 草地概 念,引导 学生进 行比较。
(一)国外: 60年代以前:草地管理、利用 20世纪60年以来,生态学、系统学的发展孕育了草地生态学的 诞生。 1962年,和 Humphrey编写《 range ecology》;1971, spedding编 写的《 grassland ecology》 80年代以来,草地生态学迅速发展,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 草地植物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结构和动态:等等 (二)国内: 70年代:从事草地管理和利用的研究 80年代:快速发展,翻译《 range ecology》 (三)草地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渊源 原始社会人类对草地生态的干扰较小 农业发展后,加大了对草地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草地生态; 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 了草地破坏程度;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展牧草育种,草地改良,建 立人工草地,将自然的草地生态系统发展为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 人工自然混合的生态系统,即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 利益。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草地生态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包括草地区 划、改良等,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我国的草地时我们需要研究的 主要问题。 名称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第一节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 要求 重点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难点 教学 时间 教学组织 方法 2
2 (一)国外: 60 年代以前:草地管理、利用 20 世纪 60 年以来,生态学、系统学的发展孕育了草地生态学的 诞生。 1962 年,和 Humphrey 编写《range ecology》;1971,spedding 编 写的《grassland ecology》 80 年代以来,草地生态学迅速发展,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 草地植物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结构和动态;等等 (二)国内: 70 年代:从事草地管理和利用的研究。 80 年代:快速发展,翻译《range ecology》。 (三)草地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渊源: 原始社会人类对草地生态的干扰较小; 农业发展后,加大了对草地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草地生态; 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 了草地破坏程度;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展牧草育种,草地改良,建 立人工草地,将自然的草地生态系统发展为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 人工自然混合的生态系统,即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 利益。 四、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草地生态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包括草地区 划、改良等,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我国的草地时我们需要研究的 主要问题。 名称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目的 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 重点 难点 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 方法
(一)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所构成,并具有一定/碳述 、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 功能的集合体。 (二)系统的特征 1.系统是由若干组分构成 2.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系统的组分以整体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草地生态系统:( 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 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 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 (一)组分: 1.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环境:基质、参加循环的物质 2.生物因素: 生产者( producers):绿色植物,属于自养生物 (autotrophs) 消费者( consumers):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heterotrophs); 分解者( decomposers):微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二)组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两个过程:第一性生产( primary production),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第二性生产:消费者的再生产过程:分解者的分解过程也 非常重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但是由于不合人类发生直接经济 关系,暂时不做重点研究 名称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目的 树立草地生态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系统 关系。 要求 重点草地生态系统可以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建立草地自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难点 时间 2
3 一、 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 (一)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所构成,并具有一定 功能的集合体。 (二)系统的特征: 1. 系统是由若干组分构成; 2. 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 系统的组分以整体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 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 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二、 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 (一)组分: 1.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环境:基质、参加循环的物质 2. 生物因素: 生产者( producers ): 绿 色 植 物 , 属 于 自 养 生 物 (autotrophs); 消费者(consumers):动物,属于异养生物(heterotrophs); 分解者(decomposers):微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二)组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两个过程:第一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第二性生产:消费者的再生产过程;分解者的分解过程也 非常重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但是由于不合人类发生直接经济 关系,暂时不做重点研究。 讲述 名称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目的 要求 树立草地生态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系统 关系。 重点 难点 草地生态系统可以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建立草地自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时间 2
第二节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圈的功能单位 海洋、森林、草地、荒漠 占地球陆地面积33% 、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 南美的潘帕斯,澳大利亚草地,欧亚的斯太普,北美普列利;非洲 萨王纳; 禾本科植物是草地上主要植物种 1.调节气候涵养水分 2.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摘自《中国草地资源》 三、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物种演化场地 我国禾本科植物有225属,1200余种;莎草科有30余属,670余种;药用 植物300余种 第三节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获取动物产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人类关系 (一)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研究自然生态规律,观光旅游,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1.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态系统:东北高草草原、高寒草 原、内蒙古典型草原。 2.保护和发展特有、珍稀、濒危生物资源:丹顶鹤、黄羊, 野马、野驴; 3.草地特殊自然景观的保护:湿地,黑龙江的三江湿地,扎 (三)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人类影响小,资源丰富,代表典型等 (四)草地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 探索在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平衡,动植物的自然演化 草地生态系统与运动和旅游观光 民族运动,民族风情 第四节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草地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系统内、外物质的运动,特别是生命物 质的运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非生命物质运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 )地表物质运动与草地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重力作用和重力地貌 2.地表流水与水成地貌
4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物圈的功能单位 海洋、森林、草地、荒漠 占地球陆地面积 33%。 二、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 南美的潘帕斯,澳大利亚草地,欧亚的斯太普,北美普列利;非洲 萨王纳; 禾本科植物是草地上主要植物种 1. 调节气候涵养水分; 2.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3.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摘自《中国草地资源》 三、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物种演化场地 我国禾本科植物有 225 属,1200 余种;莎草科有 30 余属,670 余种;药用 植物 300 余种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一、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获取动物产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人类关系 (一)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研究自然生态规律, 观光旅游,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二)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1. 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态系统: 东北高草草原、高寒草 原、内蒙古典型草原。 2. 保护和发展特有、珍稀、濒危生物资源:丹顶鹤、黄羊, 野马、野驴; 3. 草地特殊自然景观的保护:湿地,黑龙江的三江湿地,扎 龙湿地; (三)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人类影响小,资源丰富,代表典型等 (四)草地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 探索在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平衡,动植物的自然演化 三 草地生态系统与运动和旅游观光 民族运动,民族风情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草地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系统内、外物质的运动,特别是生命物 质的运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一、非生命物质运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 (一)地表物质运动与草地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 重力作用和重力地貌 2. 地表流水与水成地貌
3.风蚀与风成地貌 (二)气候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塑造 不同气候带,草原明显存在差异:气候的节律性变化,会引起草 地的演变。 二生命物质运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ε 微生物-地衣-先锋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草食动物· 三、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 与前述相似 名称 第二章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上) 目的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草地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流动的特点和方 要求|式,加深草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能量流动的特点、物质流动的定律 难点 时间 2 第一节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河组分间 的运动与转移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最终耗散,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增加:草地生态系统 是一个能量开放的系统。 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 关系,相互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叫食物链 1.绿色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命物质的基本来源 为第一营养级。 2.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3.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4.以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
5 3. 风蚀与风成地貌 (二)气候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塑造 不同气候带,草原明显存在差异;气候的节律性变化,会引起草 地的演变。 二 生命物质运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微生物-地衣-先锋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草食动物- 三、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 与前述相似 名称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上)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草地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流动的特点和方 式,加深草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能量流动的特点、物质流动的定律 时间 2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河组分间 的运动与转移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 一、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最终耗散,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增加;草地生态系统 是一个能量开放的系统。 二、 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 关系,相互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叫食物链。 1. 绿色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命物质的基本来源, 为第一营养级。 2. 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3. 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4. 以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