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数深 教学课题 课型草地培育学 第一章绪论 理论课 对象草业2002级 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草地植物生物学基本术语和概念 2.熟悉:草业科学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重点1.草原培育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以及国外草业发展的概况 2.草原概念,国内外草原发展概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1.草地植物生物学术语。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一、草业科学所涵盖的内容 40分钟 、草业科学不同方向研究的热点问题 10分钟三、草业科学学科发展概况 35分钟四、草地培育学的内容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结1.草业科学科及草地培育学所包含的内容 2.草业科学不同方向研究的10个热点问题及学科发展概况。 (5分钟) 思考题1.草业科学包括哪几个方向?各方向都有哪些研究热点问题? 2.草地培育学都要学习哪些内容?国内外发展概况如何?
草 地 培 育 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一章 绪论 课型 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 对象 草业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草地植物生物学基本术语和概念。 2.熟悉:草业科学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重点 1. 草原培育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以及国外草业发展的概况。 2. 草原概念,国内外草原发展概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草地植物生物学术语。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40 分钟 10 分钟 3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草业科学所涵盖的内容 二、草业科学不同方向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草业科学学科发展概况 四、草地培育学的内容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小 结 (5 分钟) 1.草业科学学科及草地培育学所包含的内容。 2.草业科学不同方向研究的 10 个热点问题及学科发展概况。 思 考 题 1.草业科学包括哪几个方向?各方向都有哪些研究热点问题? 2.草地培育学都要学习哪些内容?国内外发展概况如何?
教学课题 课型草地培育学 第二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 理论课 对象|草业2002级 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多年生草类产量及营养价值动态及其与草地利用的关系。 2.熟悉: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株丛型及分枝分蘖类型,掌握各草类定义 3.了解:各草类枝条生长发育特点,熟悉和本科牧草的分蘖及其春夏分蘖产生的枝条所 处的条件及生长发育 教学重点|1.常见饲用植物生活型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2.常见饲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价值动态 教学难点1.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株丛型及分枝分蘖类型,牧草再生性的三个指标。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30分钟 草地植物生活型类别及生物学特点 10分钟 多年生草类枝条的生长发育 10分钟 多年生草类的繁殖、更新及再生 10分钟四.多年生草类根系的生长发育 10分钟 五.多年生草类贮藏营养物质积累动态 10分钟 六.多年生草类产量和营养价值动态 10分钟 七.多年生草类的饲用评价 5分钟 八.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 结1.草地植物的8种生活型及各自的生物学特点 2.常见饲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价值动态。 (5分钟) 思考题|1.草地植物的8种生活型是什么?各生活型植物有何生物学特点? 2.一年当中饲用植物各营养成分如何变化? 3.草地植物分为哪些经济类群?如何评价多年生草类的饲用价值?
教学课题 第二章 草地植物的生物学 课型 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 对象 草业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多年生草类产量及营养价值动态及其与草地利用的关系。 2.熟悉: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株丛型及分枝分蘖类型,掌握各草类定义。 3.了解:各草类枝条生长发育特点,熟悉和本科牧草的分蘖及其春夏分蘖产生的枝条所 处的条件及生长发育。 教学重点 1. 常见饲用植物生活型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2. 常见饲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价值动态。 教学难点 1. 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株丛型及分枝分蘖类型,牧草再生性的三个指标。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3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草地植物生活型类别及生物学特点 二.多年生草类枝条的生长发育 三.多年生草类的繁殖、更新及再生 四.多年生草类根系的生长发育 五.多年生草类贮藏营养物质积累动态 六.多年生草类产量和营养价值动态 七.多年生草类的饲用评价 八.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 小 结 (5 分钟) 1. 草地植物的 8 种生活型及各自的生物学特点。 2. 常见饲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价值动态。 思 考 题 1.草地植物的 8 种生活型是什么?各生活型植物有何生物学特点? 2.一年当中饲用植物各营养成分如何变化? 3. 草地植物分为哪些经济类群?如何评价多年生草类的饲用价值?
教学课题 课型草地培育学 第三章草地发生发展的诸因素 理论课 对象|草业2002级 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生物等各因素对草地发生发展的作用 2.熟悉:如何利用各因素为草地创造良好声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大气因素、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 2.人类活动因素 教学难点1.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匚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0分钟 大气因素 30分钟 土壤因素 30分钟 生物因素 15分钟四.人类的生产活动因素 结1.大气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2.土壤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5分钟)3.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4.人类的生产活动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思考题1.大气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2.土壤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3.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教学课题 第三章 草地发生发展的诸因素 课型 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 对象 草业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生物等各因素对草地发生发展的作用 2.熟悉:如何利用各因素为草地创造良好声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1. 大气因素、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 2. 人类活动因素。 教学难点 1. 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0 分钟 30 分钟 30 分钟 1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大气因素 二.土壤因素 三.生物因素 四.人类的生产活动因素 小 结 (5 分钟) 1. 大气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2. 土壤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3. 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4. 人类的生产活动因素对草地的影响。 思 考 题 1. 大气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2. 土壤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3. 生物因素对草地的影响是什么?
教学课题 课型草地培育学 第四章放牧地的合理利用 理论课 第一节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对象|草业2002级 第二节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本科 第三节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教学目的.掌握:天然草地放牧的有关基本概念及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2.熟悉: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3.了解:放牧制度及其各自优缺点 匚教学重点1.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教学难点1.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30分钟 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30分钟 35分钟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结1.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2.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5分钟)3.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思考题1.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都有哪些? 3.什么叫自由放牧?什么叫划区轮牧?
教学课题 第四章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 第一节 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第三节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课型 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 对象 草业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天然草地放牧的有关基本概念及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2.熟悉: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3.了解:放牧制度及其各自优缺点 教学重点 1.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教学难点 1.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30 分钟 30 分钟 3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二.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三.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小 结 (5 分钟) 1. 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 2. 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 3.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 思 考 题 1.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都有哪些? 3.什么叫自由放牧?什么叫划区轮牧?
教学课题 课型|草地培育学 第四章放牧地的合理利用 理论课 第四节划区轮牧制度 对象草业2002级 第二节放牧地的轮换 本科 第三节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教学目的1.掌握:划区轮牧的基本原则,能够设计轮牧方案:了解更换营盘放牧。 2.熟悉:放牧地合理利用的措施、组织及管理 3.了解:牛羊的分布及其饮水与补饲,了解家畜的作息时间及放牧卫生。 教学重点,放牧地的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及划区轮牧的原则、以及方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1.划区轮牧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50分钟 划区轮牧制度 放牧地的轮换 20分钟 25分钟 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结1.划区轮牧的原则 2.划区轮牧的实施 (5分钟)|3.放牧地轮换的意义及方法 4.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思考题1.划区轮牧要掌提哪些原则? 2.如何实施划区轮牧? 3.放牧地的轮换有哪几种方法? 4.放牧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哪些问题?
教学课题 第四章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 第四节 划区轮牧制度 第二节 放牧地的轮换 第三节 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课型 草地培育学 理论课 对象 草业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划区轮牧的基本原则,能够设计轮牧方案;了解更换营盘放牧。 2.熟悉:放牧地合理利用的措施、组织及管理。 3.了解:牛羊的分布及其饮水与补饲,了解家畜的作息时间及放牧卫生。 教学重点 1.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及划区轮牧的原则、以及方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1.划区轮牧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50 分钟 20 分钟 2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划区轮牧制度 二.放牧地的轮换 三.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小 结 (5 分钟) 1. 划区轮牧的原则 2. 划区轮牧的实施 3. 放牧地轮换的意义及方法 4. 放牧的组织与管理 思 考 题 1.划区轮牧要掌握哪些原则? 2.如何实施划区轮牧? 3.放牧地的轮换有哪几种方法? 4.放牧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