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SCP范式。 2.新奥地利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观点与哈佛学派相比有何不同? 2.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有哪些? 3.试利用SCP范式来分析某一具体产业
1.简述 SCP 范式。 2.新奥地利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观点与哈佛学派相比有何不同? 2.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有哪些? 3.试利用 SCP 范式来分析某一具体产业
三、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对所谓“市场”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在微观经济学的视野 中,市场是一个单一的、完全同质的产品的抽象概念。尼达姆(Needham,l978) 认为市场是指一组从事买卖或交易的供方和需方,这些供方和需方在同一地域范 围内买卖效用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谢泼德(Shepherd,1979)认为市场是一组 买者和卖者对特定产品所进行的交易,这一特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 很高。弗格森(Ferguson,.1994)认为市场是一组厂商的集合,这一组厂商生产 的产品在买者看来具有很高的替代弹性。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分析方法, 它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十分注重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 的关系结构以及产业内各企业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并由此结构出发研究整个产 业的整体行为。代表为哈佛学派。 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即“生存检验”的过程,其基本理论主张是维护市 场竞争机制、鼓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等,它非常强调和重视厂商行为分析。代 表为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 4.可竞争性理论:为鲍莫尔(Baumol et al,l982)等人所创立,也称为“进 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Theory)。它克服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 与厂商行为那种单一的和既定的逻辑关系,更加强调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 影响。 5.进入壁垒:哈佛学派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 比,现存厂商所亭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 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Bain,1956)。芝加哥学 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指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 本,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6.反垄断:过度竞争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竞争也会走向自身的反面从 而产生垄断,而垄断的弊端则是人所皆知的,由此提出的反对和阻止这种导向的
三、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对所谓“市场”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在微观经济学的视野 中,市场是一个单一的、完全同质的产品的抽象概念。尼达姆(Needham, 1978) 认为市场是指一组从事买卖或交易的供方和需方,这些供方和需方在同一地域范 围内买卖效用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谢泼德(Shepherd, 1979)认为市场是一组 买者和卖者对特定产品所进行的交易,这一特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 很高。弗格森(Ferguson, 1994)认为市场是一组厂商的集合,这一组厂商生产 的产品在买者看来具有很高的替代弹性。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分析方法, 它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十分注重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 的关系结构以及产业内各企业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并由此结构出发研究整个产 业的整体行为。代表为哈佛学派。 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即“生存检验”的过程,其基本理论主张是维护市 场竞争机制、鼓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等,它非常强调和重视厂商行为分析。代 表为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 4.可竞争性理论:为鲍莫尔(Baumol et al ,1982)等人所创立,也称为“进 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它克服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 与厂商行为那种单一的和既定的逻辑关系,更加强调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 影响。 5.进入壁垒:哈佛学派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 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 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Bain,1956)。芝加哥学 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指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 本,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6.反垄断:过度竞争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竞争也会走向自身的反面从 而产生垄断,而垄断的弊端则是人所皆知的,由此提出的反对和阻止这种导向的
产业政策就是反垄断。 四、案例分析之一: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案 贝尔(1847-1922)是电话的发明人,因此世界上许多电信公司都取名为贝 尔公司。贝尔本人创立的贝尔电话公司曾形成庞大的贝尔系统(Bell System), 并垄断美国的电信事业达百年之久,贝尔系统以AT&T公司为母公司,下属众 多子公司和研究所。但另一方面,设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另一些贝尔公 司(如美国的贝尔通信研究所,Bellcore;比利时的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Bell Telephone Manufacturing Co..,BTM;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虽名为“贝尔 却并不属于贝尔系统。 贝尔于1876年取得电话专利权,第二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1880年又成立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初步形成贝尔系统。为了发展长途电话,贝尔公司于1885 年成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此后不断发展,1899年成为以AT&T为母 体的贝尔系统,包含制造器材设备的西电公司、从事科研的贝尔研究所和运营电 话业务的贝尔运营公司。贝尔的电话专利到期后,美国各地涌现出数以千计的独 立电话公司。但由于贝尔系统拥有强大的科研和生产力量,拥有庞大的电信网 所以曾长期垄断80%的美国市内电话业务和90%的长话业务,并垄断了美国的 电信器材设备市场。 1893年,贝尔公司(即后来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长达17年的专利权 到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全国出现了6000多家电话公司。一方面,美国的 电话用户增加了10倍,电话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些公司抢走了 AT&T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使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AT&T处于极大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AT&T决定进行反击,夺回它所失去的电话业垄断地位。它的策 略主要有两个:第一,AT&T利用自己独家拥有的长途网络,禁止任何其他公司 接入,使长途电话成为AT&T用户的特有权利(网间接续)。第二,在保持长话 高额资费的同时,对市话业务低于成本销售,利用长话利涧对其进行补贴(交叉 补贴),.1907年,当时的AT&T总裁维尔提出了公司的口号:“One network( 个网络),One policy(一个政策),Universal service(普遍服务)
产业政策就是反垄断。 四、案例分析之一: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案 贝尔(1847-1922)是电话的发明人,因此世界上许多电信公司都取名为贝 尔公司。贝尔本人创立的贝尔电话公司曾形成庞大的贝尔系统(Bell System), 并垄断美国的电信事业达百年之久,贝尔系统以 AT&T 公司为母公司,下属众 多子公司和研究所。但另一方面,设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另一些贝尔公 司(如美国的贝尔通信研究所,Bellcore;比利时的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Bell Telephone Manufacturing Co.,BTM;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虽名为“贝尔” 却并不属于贝尔系统。 贝尔于 1876 年取得电话专利权,第二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1880 年又成立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初步形成贝尔系统。为了发展长途电话,贝尔公司于 1885 年成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此后不断发展,1899 年成为以 AT&T 为母 体的贝尔系统,包含制造器材设备的西电公司、从事科研的贝尔研究所和运营电 话业务的贝尔运营公司。贝尔的电话专利到期后,美国各地涌现出数以千计的独 立电话公司。但由于贝尔系统拥有强大的科研和生产力量,拥有庞大的电信网, 所以曾长期垄断 80%的美国市内电话业务和 90%的长话业务,并垄断了美国的 电信器材设备市场。 1893 年,贝尔公司(即后来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长达 17 年的专利权 到期。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内,全国出现了 6000 多家电话公司。一方面,美国的 电话用户增加了 10 倍,电话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些公司抢走了 AT&T 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使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 AT&T 处于极大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AT&T 决定进行反击,夺回它所失去的电话业垄断地位。它的策 略主要有两个:第一,AT&T 利用自己独家拥有的长途网络,禁止任何其他公司 接入,使长途电话成为 AT&T 用户的特有权利(网间接续)。第二,在保持长话 高额资费的同时,对市话业务低于成本销售,利用长话利润对其进行补贴(交叉 补贴)。1907 年,当时的 AT&T 总裁维尔提出了公司的口号:“One network(一 个网络),One policy(一个政策),Universal service(普遍服务)
第五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内容提要 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经济既是竞争的起点又是竞 争的结果,它涉及到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大规模的企业存在,或者说什么是最低 经济规模,规模与效率之间以及最低经济规模与企业实际规模之间的关系如何。 所以,规模经济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它的目的是在保护和 发挥市场机制下的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 率,获得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 本章从讨论集中度的含义和集中度的度量出发,分析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的含义以及不同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论述了最低经济规模确定的三种 方法,并就三种方法的利弊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之 间的密切联系,最后还探讨了规模、垄断、竞争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集中度 2.基尼系数 3.规模经济 4.规模不经济 5.X非效率 6.范围经济 7.(最低经济规模)MES (二)单项选择题 1.衡量市场集中度的相对法采用的指标是()
第五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内容提要 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经济既是竞争的起点又是竞 争的结果,它涉及到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大规模的企业存在,或者说什么是最低 经济规模,规模与效率之间以及最低经济规模与企业实际规模之间的关系如何。 所以,规模经济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它的目的是在保护和 发挥市场机制下的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 率,获得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 本章从讨论集中度的含义和集中度的度量出发,分析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的含义以及不同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论述了最低经济规模确定的三种 方法,并就三种方法的利弊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之 间的密切联系,最后还探讨了规模、垄断、竞争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集中度 2.基尼系数 3.规模经济 4.规模不经济 5.X 非效率 6.范围经济 7.(最低经济规模)MES (二)单项选择题 1.衡量市场集中度的相对法采用的指标是( )
A.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I) B.E指数 C.几家最大厂商的市场份额(C和) D.基尼系数 2.关于规模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既定条件下,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1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 就存在规模经济 B.只要在一个企业将两条或更多的生产线合并起来比各自分开生产更能节约成 本的话,就存在规模经济 C.规模经济并不局限于生产领域,可扩展到诸如市场销售、资金筹集、人员培 训等方面 D.规模经济既是竞争的起点又是竞争的结果 3.关于范围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范围经济是由于企业的范围而不是规模而产生的成本节约 B.范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在于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可共享的投入或一定的不可任 意分割性。 C.范围经济是由于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D.范围经济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存在于企业外部、行业内部及国家层次 4.下列因素中对规模经济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工厂内部技术水平 B.企业的地理位置 C.外部成本 D.学习曲线 5.目前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是( )。 A.生产能力较强 B.产业组织结构高度集中 C.许多行业都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D.中国达到MES的企业生产集中度显著偏低 (三)多项选择题 1.市场集中度的度量指标包括(
A.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IHH) B.E 指数 C.几家最大厂商的市场份额(CRn) D.基尼系数 2.关于规模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既定条件下,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 1 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 就存在规模经济 B.只要在一个企业将两条或更多的生产线合并起来比各自分开生产更能节约成 本的话,就存在规模经济 C.规模经济并不局限于生产领域,可扩展到诸如市场销售、资金筹集、人员培 训等方面 D.规模经济既是竞争的起点又是竞争的结果 3.关于范围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范围经济是由于企业的范围而不是规模而产生的成本节约 B.范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在于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可共享的投入或一定的不可任 意分割性。 C.范围经济是由于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D.范围经济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存在于企业外部、行业内部及国家层次 4.下列因素中对规模经济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工厂内部技术水平 B.企业的地理位置 C.外部成本 D.学习曲线 5.目前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是( )。 A.生产能力较强 B.产业组织结构高度集中 C.许多行业都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D.中国达到 MES 的企业生产集中度显著偏低 (三)多项选择题 1.市场集中度的度量指标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