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2对人体的影响 2)慢性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和侵害肝脏,有肌肉震颤、肝肿大、中 枢神经及骨髓障碍、贫血等。 3)致癌性 主页●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2 对人体的影晌 2)慢性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和侵害肝脏,有肌肉震颤、肝肿大、中 枢神经及骨髓障碍、贫血等。 3)致癌性
第四章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3在食品中的残留 DDT和六六六在禽畜肉、蛋、奶、 水产等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量比较高。 近年来对有机氯农药使用的限制,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逐年降低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3 在食品中的残留 •DDT和六六六在禽畜肉、蛋、奶、 水产等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量比较高。 •近年来对有机氯农药使用的限制,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逐年降低
第四章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4预防 (2)加热 ·已被DDT、六六六污染或残留量 超过国家标准的粮食食品,一定 要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 (1)去皮壳粮食在外壳层较高, 通过去皮可除去一部分,以至全 部除去。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4 预防 •已被DDT、六六六污染或残留量 超过国家标准的粮食食品,一定 要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 (1)去皮壳 粮食在外壳层较高, 通过去皮可除去一部分,以至全 部除去。 (2)加热
第四章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5制定允许残留量 表1食品中六六六、DDT的允许残留量 食品种类 允许残留量(mg/kg) 粮食 六六六≤0.3 DDT≤0.2 蔬菜、水果 ≤0.2 ≤0.1 脂肪<10% ≤0.4 ≤0.2 肉 脂肪>10% ≤4 ≤1 蛋(去壳) ≤2 ≤1 牛奶 <1 <0.1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第四章 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有机氯农药污染 5 制定允许残留量 食品种类 允许残留量(mg/kg) 粮食 六六六≤0.3 DDT ≤0.2 蔬菜、水果 ≤0.2 ≤0.1 肉 脂肪<10% ≤0.4 ≤0.2 脂肪>10% ≤4 ≤1 蛋(去壳) ≤2 ≤1 牛奶 < 1 < 0.1 表1 食品中六六六、DDT的允许残留量
第四章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二)有机磷农药污染 1938年,德国发现有机磷有强大的杀虫效果后,开始 广泛应用于农业。 1性质和种类 •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解毒,在食用作物中残留 时间极短,所以慢性中毒较为少见,与有机氯农药相比,在慢 性中毒方面较为安全。但急性毒性较强,误食造成中毒。 -我国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甲胺磷、乐果、敌敌畏、对硫磷等。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有机磷农药污染 •1938年,德国发现有机磷有强大的杀虫效果后,开始 广泛应用于农业。 1 性质和种类 •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解毒,在食用作物中残留 时间极短,所以慢性中毒较为少见,与有机氯农药相比,在慢 性中毒方面较为安全。但急性毒性较强,误食造成中毒。 –我国常用的有机磷农药 有甲胺磷、乐果、敌敌畏、对硫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