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理班级043840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 授课方式 教师周专业技 学 术职务讲师(大,小班,大班\时 实习)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授课题目(章,节) 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 二、坏死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变性、坏死概念、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 熟悉:变性、坏死的原因 了解:坏死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1)细胞水肿(2)脂肪沉积 (3)玻璃样变性(4)纤维蛋白样变性 2.坏死:(1)病理变化 (2)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 (3)坏死结局及对机体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CAI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变性各类型的病变特点 2.坏死的病变特点及类型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年2月10日
6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 理 班级 0438-40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 教 师 周 伊 专业技 术职务 讲 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 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 二、坏死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变性、坏死概念、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 熟悉: 变性、坏死的原因 了解:坏死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1)细胞水肿 (2)脂肪沉积 (3)玻璃样变性 (4)纤维蛋白样变性 2.坏死:(1)病理变化 (2)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 (3)坏死结局及对机体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 CAI 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变性各类型的病变特点 2.坏死的病变特点及类型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 年 2 月 10 日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分复习 、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 5分钟 在一定强度的损伤因素的作用下,由于组织、细胞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 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形态 变化称为变性,一般是可复性改变。 5分钟 )细胞水肿(水样变性) 实例 细胞内水和钠过多积聚,见于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1、原因 感染、中毒、缺氧等→胞膜直接受损:线粒体受损,钠泵运转障碍 图肾小管 上皮细胞 、病变 水肿 大体:体大,肿胀,色淡,混浊无光泽,切面隆,缘外翻。(混浊肿胀 镜下:细胞体大,淡染,浆内出现大量粉染细颗粒(颗粒变性)→胞浆 3、意义: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若原因持续存在,可出现脂变或坏死。/多多 疏松,呈空网状→胞浆清亮,膨大如气球(气球样变) 图肝细 (二)脂肪变性: 10分钟 除脂肪组织外,在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 增多的现象,称脂肪变性。常见于心、肝、肾。 1、原因 图肝脂变 肝脂变: 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如食脂过多或饥饿时贮脂分解加强 b、脂肪酸氧化障碍:如缺氧、中毒等。 c、脂蛋白合成障碍:如磷脂、胆碱缺乏或酒精、氯仿等中毒 自制大专 2、病变 版病理学 大体:肝均匀增大,包膜紧张,色淡黄,触之质如泥,有油腻感, CAI课件 镜下:细胞体大,浆内有大小不等空泡(石蜡切片,E染色)。 图心肌脂 (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桔红色;锇酸染色→黑色)。 补充:心肌脂变 严重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 肌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条纹,故称虎斑心。镜下:脂肪空泡细小,位于
7 教 学 内 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 在一定强度的损伤因素的作用下,由于组织、细胞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 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形态 变化称为变性,一般是可复性改变。 (一)细胞水肿(水样变性): 细胞内水和钠过多积聚,见于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1、原因: 感染、中毒、缺氧等→胞膜直接受损;线粒体受损,钠泵运转障碍。 2、病变: 大体:体大,肿胀,色淡,混浊无光泽,切面隆,缘外翻。(混浊肿胀) 镜下:细胞体大,淡染,浆内出现大量粉染细颗粒(颗粒变性)→胞浆 疏松,呈空网状→ 胞浆清亮,膨大如气球(气球样变)。 3、意义: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若原因持续存在,可出现脂变或坏死。 (二)脂肪变性: 除脂肪组织外,在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 增多的现象,称脂肪变性。常见于心、肝、肾。 1、原因: 肝脂变: a、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如食脂过多或饥饿时贮脂分解加强。 b、脂肪酸氧化障碍:如缺氧、中毒等。 c、脂蛋白合成障碍:如磷脂、胆碱缺乏或酒精、氯仿等中毒。 2、病变: 大体:肝均匀增大,包膜紧张,色淡黄,触之质如泥,有油腻感。 镜下:细胞体大,浆内有大小不等空泡(石蜡切片,HE 染色)。 (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桔红色;锇酸染色→黑色)。 补充:心肌脂变 严重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 肌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条纹,故称虎斑心。镜下:脂肪空泡细小,位于 5 分复习 5 分钟 5 分钟 实例 图肾小管 上皮细胞 水肿 图肝细胞 水肿 10 分钟 图肝脂变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CAI 课件 图心肌脂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