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购存货的成本:预付款购货:赊购,一般会计处理及附有现金折扣条件 的赊购、具有融资性质的赊购: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2)自制存货的成本;自制存货的成本自制存货的会计处理。 (3)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 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习题练习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 (2)委托加工业务涉及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实务中坚守准则,通过厘清不同渠道存货的成本计量,不虚计存货成本,不 虚列存货财务报表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1.主要内容 (1)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3)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2)生产经营领用的原材料。 (3)生产经营领用的周转材料—-周转材料的含义及核算要求,周转材料的摊 销方法(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4)出售的存货。 (5)其他用途发出的存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发出存货不同计价方法的优缺点
(1)外购存货的成本;预付款购货;赊购,一般会计处理及附有现金折扣条件 的赊购、具有融资性质的赊购;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2)自制存货的成本;自制存货的成本自制存货的会计处理。 (3)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 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习题练习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 (2)委托加工业务涉及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实务中坚守准则,通过厘清不同渠道存货的成本计量,不虚计存货成本,不 虚列存货财务报表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1.主要内容 (1)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3)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2)生产经营领用的原材料。 (3)生产经营领用的周转材料----周转材料的含义及核算要求,周转材料的摊 销方法(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4)出售的存货。 (5)其他用途发出的存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发出存货不同计价方法的优缺点
(2)习题练习周转材料不同摊销方法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掌握发出存货的成本的计算,理解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在学生具有 一定的成本数据计算能力,具有分析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影响的能力基础上,养 成仔细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和具有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质疑能力: 第四节计划成本法(略讲, 1.主要内容 (1)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2)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3)存货的发出及成本差异的分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制定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设置“材料采购” 科目:存货日常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通过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存货 (发出和结存)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反映。 (2)外购的存货: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3)发出存货的一般会计处理:周转材料采用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委托加 工存货的会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计划成本法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2)习题练习计划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1.主要内容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3)材料存货的计量
(2)习题练习周转材料不同摊销方法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掌握发出存货的成本的计算,理解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在学生具有 一定的成本数据计算能力,具有分析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影响的能力基础上,养 成仔细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和具有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质疑能力。 第四节 计划成本法(略讲) 1.主要内容 (1)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2)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3)存货的发出及成本差异的分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制定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设置“材料采购” 科目;存货日常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通过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存货 (发出和结存)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反映。 (2)外购的存货;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3)发出存货的一般会计处理;周转材料采用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委托加 工存货的会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计划成本法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2)习题练习计划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1.主要内容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3)材料存货的计量
(4)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内涵、可变现净值的定义。 (2)确定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材料存货的期 末计量。 (3)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基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 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减值判断的依据如何把握? (2)为什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转回? 4.思政元素 通过讲授“獐子岛”生物资产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案例分析,依据 存货准则,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判断存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计算,不利用 存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第六节存货清查 1.主要内容 (1)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 (2)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存货盘盈的内涵及会计处理 (2)存货盘亏的内涵及会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企业为什么期末进行存货清查? (2)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期末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4)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内涵、可变现净值的定义。 (2)确定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材料存货的期 末计量。 (3)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基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 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减值判断的依据如何把握? (2)为什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转回? 4.思政元素 通过讲授“獐子岛”生物资产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案例分析,依据 存货准则,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判断存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计算,不利用 存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第六节 存货清查 1.主要内容 (1)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 (2)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存货盘盈的内涵及会计处理 (2)存货盘亏的内涵及会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企业为什么期末进行存货清查? (2)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期末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存货具体内容的讲解,学生要在实务中坚守准则,厘清不同渠道存货的 成本计量,不虚计存货成本,不虚列存货财务报表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新时代、新形势下财会监督的内涵与外延。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相互联系地 看问题;依据存货准则,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判断存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 计算,不利用存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存货的范围及分类。 2.简述外购存货的成本及会计处理 3.简述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4.简述自制存货的成本 5.简述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 6。简述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 7.简述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 8.简述计划成本法 9.简述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10.简述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1L.简述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 本概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课后布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ppt报告展示。 第四章金融资产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存货具体内容的讲解,学生要在实务中坚守准则,厘清不同渠道存货的 成本计量,不虚计存货成本,不虚列存货财务报表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新时代、新形势下财会监督的内涵与外延。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相互联系地 看问题;依据存货准则,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判断存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的 计算,不利用存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四)思考与实践 1. 简述存货的范围及分类。 2. 简述外购存货的成本及会计处理 3. 简述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4. 简述自制存货的成本 5. 简述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 6. 简述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 7. 简述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 8. 简述计划成本法 9. 简述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10. 简述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11. 简述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 本概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课后布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 ppt 报告展示。 第四章 金融资产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掌握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的四分类的意义及方法:重点 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持 有期间确认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确 认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了解各类金融资产减值的原理。 2.育人目标 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坚守准则,正确划分金融资产,不操纵财务报表, 准确进行不同种类金融资产核算,提供可靠相关财务信息:防范金融风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1.主要内容 (1)金融资产的内容 (2)金融资产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项、股权 投资、债权投资等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债权投资 (4)贷款和应收款项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企业金融资产如何分类? (2)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4.思政元素 讲授金融资产分类,融入金融资产分类不当的风险及危害:线上布置案例资 料阅读,通过对准则应用的临时调整防范化解了重大金融风险,全面揭示了企业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掌握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的四分类的意义及方法;重点 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持 有期间确认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确 认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了解各类金融资产减值的原理。 2.育人目标 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坚守准则,正确划分金融资产,不操纵财务报表, 准确进行不同种类金融资产核算,提供可靠相关财务信息;防范金融风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1.主要内容 (1)金融资产的内容 (2)金融资产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项、股权 投资、债权投资等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债权投资 (4)贷款和应收款项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企业金融资产如何分类? (2)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4.思政元素 讲授金融资产分类,融入金融资产分类不当的风险及危害;线上布置案例资 料阅读,通过对准则应用的临时调整防范化解了重大金融风险,全面揭示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