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0433 课程名称:内部控制 英文名称:Intemal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32 学分:32 适用对象: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会计学,审计,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按照本科生培养的课程特点和会计人才培 养框架,《内部控制》课程拟从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讲授这门课程,特别是 在实践教学环节,计划以案例分析、项目教学、课堂讨论和专题拓展为主要模块,拓 展课程实践教学的空间,形成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英文简介:Accoun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development scheme of accounting students,we plan to teach internal o from theory parts and practice parts respectively.This course includes case analysis,project teaching theme developing that the students an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力图综合宏观地引导学生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 考,运用己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储备,全面深入地讲授现代内部控制思想在企业 运用时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 及中国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的实际例证,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帮助他们熟练运用分 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达到: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企业内部治理的要求: 2.理解现代内部控制思想,把握风险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2.提高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内部控制问题的能力: 3.把握企业发展问题的宏观视角,拓宽微观思维空间
1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0433 课程名称:内部控制 英文名称:Internal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 分:32 适用对象: 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会计学,审计,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按照本科生培养的课程特点和会计人才培 养框架,《内部控制》课程拟从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讲授这门课程,特别是 在实践教学环节,计划以案例分析、项目教学、课堂讨论和专题拓展为主要模块,拓 展课程实践教学的空间,形成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英文简介:Accoun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development scheme of accounting students, we plan to teach internal control from theory parts and practice parts respectively. This course includes case analysis, project teaching, discussion and theme developing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connect the theory contents with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力图综合宏观地引导学生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 考,运用已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储备,全面深入地讲授现代内部控制思想在企业 运用时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 及中国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的实际例证,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帮助他们熟练运用分 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达到: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企业内部治理的要求; 2.理解现代内部控制思想,把握风险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2.提高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内部控制问题的能力; 3.把握企业发展问题的宏观视角,拓宽微观思维空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的几个阶段, 以及每一阶段的特点。了解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内部控制 的要求 掌握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相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具有的进步性, 了解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了解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企业内 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中外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 3.问题与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的几个重要阶段 4.第二节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进步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3.问题与应用:历史演进的环境要求 (三)思考与实践 历史演进的环境要求 (四)思政点 内部控制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了解 内部控制全员性,了解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的 领导作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内部控制的全面性,理解内部控制的全程性,理解内 部控制的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内部控制想需要遵循的原则,理解内部 控制的五大要素,理解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定义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中外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的几个阶段, 以及每一阶段的特点。了解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内部控制 的要求。 掌握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相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具有的进步性, 了解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了解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企业内 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中外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 3.问题与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的几个重要阶段 4.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进步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3.问题与应用:历史演进的环境要求 (三)思考与实践 历史演进的环境要求 (四)思政点 内部控制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了解 内部控制全员性,了解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的 领导作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内部控制的全面性,理解内部控制的全程性,理解内 部控制的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内部控制想需要遵循的原则,理解内部 控制的五大要素,理解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中外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 3.问题与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二节内部控制的目标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目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目标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 第三节内部熔制的原则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原则 2.基本撼今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原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要素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五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3.问题与应用:五要素的应用 第五节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环境要求,先进性,原则,要素和局限性 (四)思政点 内部控制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防弊”“兴利”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内部环境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架构的定义,了解组织架构的两个层面及其关系, 了解内部机构的四种类型,理解治理结构的主要风险,理解发展战略的定义,理 解发展战略的制定,理解人力资源的定义,了解社会责任,了解企业文化,堂握 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组 织架构的设计原则,掌握治理结构的设计,掌握发展战略的意义,掌握人力资源 管理的主要风险,掌握社会责任的意义,掌握企业文化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环境概述
3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 3.问题与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目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目标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3.问题与应用:五要素的应用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环境要求,先进性,原则,要素和局限性 (四)思政点 内部控制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防弊”“兴利”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 内部环境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架构的定义,了解组织架构的两个层面及其关系, 了解内部机构的四种类型,理解治理结构的主要风险,理解发展战略的定义,理 解发展战略的制定,理解人力资源的定义,了解社会责任,了解企业文化,掌握 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组 织架构的设计原则,掌握治理结构的设计,掌握发展战略的意义,掌握人力资源 管理的主要风险,掌握社会责任的意义,掌握企业文化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部环境概述
1,主要内容: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环境 3.问题与应用: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组织架构 1.主要内容:组织架构的定义、架构和运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组织架构 3.问题与应用:组织架构的定义、架构和运行 第三节发展战略 1.主要内容:发展战略的概述、制定和实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发展战略 3.问愿与应用:发展战略的概述、制定和实施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要素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3.问题与应用:五要素的应用 第五节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1.内部环境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 2.何谓企业的组织架构?分为哪几个层面? 3.如何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5.如何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6.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其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意义? (四)思政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诚信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四章风险评估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风险定义、分类、特征及风险管理过程:理解目标设 4
4 1.主要内容: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环境 3.问题与应用: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组织架构 1.主要内容:组织架构的定义、架构和运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组织架构 3.问题与应用:组织架构的定义、架构和运行 第三节发展战略 1.主要内容:发展战略的概述、制定和实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发展战略 3.问题与应用:发展战略的概述、制定和实施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3.问题与应用:五要素的应用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1.内部环境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 2.何谓企业的组织架构?分为哪几个层面? 3.如何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5.如何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6.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其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意义? (四)思政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诚信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四章 风险评估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风险定义、分类、特征及风险管理过程;理解目标设
定的定义及其制定:了解风险识别的定义和方法:了解风险评估的定义和方法: 掌握风险应对的定义、策略及其选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目标设定 1.主要内容:风险管理过程,目标设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定义、分类、特征 3.问题与应用:风险管理过程,目标设定 第二节风险识别 1.主要内容: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过程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识别 3.问题与应用:风险识别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节风险分析 1.主要内容:风险分析的定义和内容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分析 3.问题与应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风哈应对 1.主要内容:风险应对策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应对策略 3.问题与应用: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 (三)思考与实践 1.企业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则是什么? 2.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方法有哪些? 3.影响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4.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5.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方法?如何理解两类方法之间的 关系? 7.风险应对策略有哪些?各种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8.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四)思政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国家安全意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五章控制活动
5 定的定义及其制定;了解风险识别的定义和方法;了解风险评估的定义和方法; 掌握风险应对的定义、策略及其选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目标设定 1.主要内容:风险管理过程,目标设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定义、分类、特征 3.问题与应用:风险管理过程,目标设定 第二节 风险识别 1.主要内容: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过程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识别 3.问题与应用:风险识别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节 风险分析 1.主要内容:风险分析的定义和内容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分析 3.问题与应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风险应对 1.主要内容:风险应对策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险应对策略 3.问题与应用: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 (三)思考与实践 1.企业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则是什么? 2.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方法有哪些? 3.影响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4.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5.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方法?如何理解两类方法之间的 关系? 7.风险应对策略有哪些?各种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8.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四)思政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国家安全意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五章 控制活动